洪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廣泛應用,本文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學習積極性等四個方面來展示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作用體現,并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實例來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 自主性學習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218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具有組織才能和合作精神已經成為如今社會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課程標準》更是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理念,由此也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對于提升初中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從下面的幾個方面對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和具體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自主性學習能力
在以往的傳統課堂中,一直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在下面聽講,再抄些學習筆記。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過于被動,學生一直在被動接受卻沒有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對于少部分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他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但是對于絕大數學習能力弱點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模式只能是死記硬背,然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思考、討論、詢問、質疑才能真正的變成自己的知識,而這些都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完美體現。通過獨立思考,集體討論,弱者向已會的同學請教,有時候會比我們老師的講解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按照往常的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可以說師在初中學科中難度最大的一門,它極其需要學生能夠自己主動去學習,然而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小組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做到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想法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如在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及其性質》第一節課中,我會在課前給每個小組(4人一組)布置任務:每個小組去用卡紙剪2對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學生有兩種類型的三角形,一般的任意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設計如下問題:1.每個小組能夠利用你們手上的兩個三角形能夠拼的幾個四邊形?2.在你們得到的四邊形中,有平行四邊形嗎?有幾種形狀不同的?在這兩個問題的操作環節中,每組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而且興致比較高,但是又是帶著問題去進行的,在每個人的補充下,每個小組基本都能夠完成這兩個問題。這樣一來對本節課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探究會進行的比較順利,學生的印象也會深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不會太差。又比如下面這個問題:
如圖,在△ABC中,AB=AC,D在AC邊上,BD=BC=AD,
則∠A=_____ 。
這個問題乍眼一看相信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關鍵是找不到思路,但是相信經過小組的討論,每個組都提出點自己的想法:沒有度數卻要求度數,我能不能就利用未知數來設一個度數?相信肯定有其他組進行實驗操作。而本體也正需要用到方程的想法,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樣精彩的小組合作是有味道的,大部分學生也能夠掌握這個問題,對老師來說也減輕了負擔。
三、實現了高水準的學習
在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這章節中,有一個探究活動課題是“把四邊形ABCD等積變換成三角形”。通常,這種四邊形變換成三角形的等積變形的作圖問題,采用“割補”原理來解決,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肯定能夠得到其中的一種解法,但是將問題改變下問:“可以有幾種解法?”
在課堂中能夠解答這個問題的學生幾乎沒有。然而我將這個問題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給了我大大的驚喜。我們的小組是4人一小組,男生女生混合編組。首先對于題目有幾個學生難以理解,但通過詢問本組同學,15分鐘左右,所有學生都能夠成功地作圖,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表明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了。但是對于有幾種解法,學生們用了好幾張紙來作圖,在小組內接二連三地討論,興趣越來越濃厚。正確的答案是八種。作出八種解法的A同學,在開始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回答了班里相對比較差的B同學的問題時,她還只會兩種,但是通過回答了B同學的問題后,她最先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本質:“一條對角線可以作出四種等積三角形,兩條對角線就有八種了“。很快所有的小組都有同學做出了八種解法,解決了這個難題,但也有同學發現:“落于一條邊可以作出兩種等積三角形,四條邊共有八種解法”。但是這個時候,班里比較差的那幾個同學還只能勉勉強強作出一兩個三角形,他們都知道了這種作圖與對角線的關系。(畫對角線BD,過點C做直線CE平行BD交AB的延長線于點E,所得 ADE的面積與元四邊形面積相等。AB邊上有兩種畫法,四邊就有八種了。)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再增加一問:“如果是凸四邊形呢?”相信對學生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通常學生能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少有學生能夠一個人苦思冥想到底,這樣小組合作就能體現它強大的功力,在這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挑戰了自己,實現了高水準的學習。
四、在試卷講評課中的魅力
試卷講評課是考試結束后教師對學生考試的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起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記憶的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查漏補缺和鞏固知識點,教師可以將講評課作為改變教學重點的主要依據。按照傳統的試卷分析課用心點的教師通常會將學生錯的比較多的題目自己在課堂上講解一遍,然而這樣的講解只會顯得很無聊,學生自己的參與度不高,可能教師講解完了他們也不一定理解,但是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將錯誤比較多的題目派發任務給每一個小組,一個小組來負責講解1到2道題目給全班的同學聽,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同時學生講解的話同伴的其他學生會聽得會很認真,而且有些題目學生的講解會比我們老師的講解好理解很多,這樣就會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插入相關的知識點或者相似的拓展性題目,對同一類型的題目進行總結和歸納。小組合作學習除了在試卷講評課中發揮它的魅力外,還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我們平時數學課中的習題課,相信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建立它涉及到很多難題,比如小組的分組、內部分工、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把握及其運用時機等等問題,只有解決好前期的問題及恰當的小組合作學習時機,它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一種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需要教師對次進入深入的研究,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的效用。
參考文獻
[1]莊宇勤.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討[D].蘇州大學,2012
[2]孫穎.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
[3]王勝祥.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誤區和對策研究[J].中學數學參考.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