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開始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趣味化學實驗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 趣味化學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00-02
一、前言
化學是初中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化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能使學生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在初中化學中應用趣味化學實驗的現實意義
在初中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趣味化學實驗方法滿足了學生對于化學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投入到化學學習中。與傳統干巴巴的講課方式不同,趣味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趣味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化學與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學習化學,不僅為了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還為了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讓化學服務于生活[1]。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能夠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在學生操作實驗失敗后,會總結失敗的原因從而加深對化學知識的掌握。運用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能夠把一些難懂的化學知識以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在初中化學中應用趣味化學實驗的具體策略
1.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有的學校化學實驗設備不齊全,老師素質不高,造成很多化學實驗不能有效操作,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為了實現趣味化學實驗目的,學校要重視對化學實驗設備的投入,為化學實驗提供完善的實驗器材,使得每名學生都有參與到實驗中的機會,提高學生動手操作方面能力[2]。此外,學校還要建立完善的教師團隊,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提高老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更好的傳授知識給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創新教學方法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運用趣味化學實驗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老師在初中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興趣點開展課程,運用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講“銅與稀硝酸的反應”時,運用趣味化學實驗方法,學生會發現試管下面產生氣體,并且氣體上升,逐漸變為紅棕色,這種方式不僅使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3.以小組合作方式開展趣味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要使化學實驗具有趣味性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巧作為支撐。開展趣味化學實驗小組合作方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式,很多復雜的化學實驗都是需要幾個人合作才能完成。例如,在做“鐵與氧氣的反應”時,現象十分劇烈,火星四濺,并產生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這個化學反應比較復雜,適合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驗。這種方式不但使學生直觀的觀察化學反應,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拓展課外化學實驗
化學與現實生活是緊密聯系的,老師在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時,不應該局限于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還要把趣味化學實驗延伸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操作化學實驗。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有用性,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化學,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例如,在講完“酸和碳酸鈣反應”后,可以讓學生回家后做相似的化學反應,看生活中哪些物質屬于酸和碳酸鈣,找出相應的物質進行操作實驗,學生會發現食醋能夠除去水垢,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再如講“石墨能夠除鐵銹具有潤滑作用”后,可以讓學生做類似的化學實驗,用鉛筆芯研成粉末狀用來打開上銹的鐵鎖[3]。這種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不但能夠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化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有用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旭偉. 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16,(08):54-55.
[2]王永旭. 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16,(28):186-187.
[3]吉秋香.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7):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