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我國實行新課改已經一段時間了。素質教育提倡各科教學都要體現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觀念,基礎階段的教育更是如此。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應試教育使學生習慣了跟隨教師的思維,他們成了學習的機器。也是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老師們的教學方法也固定化了。這種習慣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他們的素質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觀念,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并尊重和關心他們,改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提高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73-02
一、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素質
1.積極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專業素質
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很多老師的教學方法固定化。為適應素質教育,老師應該積極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教學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從原本單純的“教”,變成與學生互動,教學相長;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作為一個新課改大環境下的小學老師,老師應該積極更新自己的思維,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教給學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習某種知識就是學會學習的方法。如果學生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不但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學生本身具備的能力,堵住了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道路。老師參加專業的教師培訓能夠提高教師專業業務能力,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更能夠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2.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
最近幾年,頻繁出現教師私自補課現象。很多老師在課堂上不把重要的知識教給學生,卻在補課中講解,收取高額的補課費。這種做法嚴重偏離了教師本來的職業道德。作為一個教師,傳業、授道、解惑便是你的天職,為了一己私利而放棄應當遵循的職業道德,這種行為破壞了教師這個高貴職業的純潔性。應當及時制止。同時教師也應當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保護教師職業的純潔性。
二、使數學教學生活化
1.素質教育要求小學數學教育應當接近生活
人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是秉持“以人為本”的基本設計思想來設計編排的,教材在教學內容上與生活實踐相聯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材中常有實踐活動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去,夠鍛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避免學生學得的知識范圍過于狹隘。
2.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創新情境數學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不同的情境來講授知識能夠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由情境可認啟發學生對解題思路的獨特的想法與思路,這一過程既是形成數學構思的過程,也是展開合理解題思路的思維過程。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使用與學生的理解能力相適應的數學語言,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發展原則
1.適應學生本身發展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問題,它必須與學生的知識結構一致和協調,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全面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用符合年齡階段的知識去引導學生的努力方向。現在小學階段,由于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們為了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很流行給孩子報奧數比賽。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范圍.但這在當下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使得學生誤以為“數學難”,破壞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2.采取符合學生發展原則的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無法總結出具體的學習方法,習慣于學習老師的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其真正的含義是適合教師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就像是某一種學習方法或許非常適合某個同學,卻不一定適合每個同學。某一種學習方法對于某一個班級適合而對于另一個班級就未必適合,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適合大多數的學生,而對于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境或者是專門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應于他們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為了自己的方便而讓學生使用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1.營造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氛圍
創新是促進發展的重要思維,思維決定能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是創新的主體,沒有學生的參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像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無從談起。而輕松、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激發自己的求知欲,進而形成創新意識。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想象、開闊思維,激發創新意識,促進自己創新能力的形成。
2.鼓勵學生探索多種解題思路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運用于生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數學知識的學習其實是解題方法的學習。所以說,數學教師應當提倡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和想法,提出多樣化的解題思路。當然,要想讓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設置一些問題和懸念,由簡到難,層層遞進,以簡單為主。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進行探索。
五、結語
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類學科的基礎,而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基礎至關重要,因此,教師一定要積極轉變思維,改善教學方法。筆者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包括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情境時教學模式的采用、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其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國家的人才培養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