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琳
【摘要】學生的靈感和創造性均在討論中得以有力激發。現代教育必須注重這點,引導孩子自助參與課堂,進行一個小型座談
會,讓不同層次的相應學生都加入到討論中來,得到相應的內容,為最終結果。充分信任學生,同時讓學生成為主體,老師要把自己當作一個主持人,從而調動學生思考與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紅樓夢;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本案例為本人教學實踐中課時安排上的第二課時。因為我們在上次主要簡單介紹了《紅樓夢》及它的作者曹雪芹,并且也對文中的幾府關系和人物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在此我相信學生也有大概的把握。所以下面對《林黛玉進賈府》做出具體的分析,同學也應當知道所選的這一情節在本書中的作用。
鑒賞小說,首先不只是對人物的形象以及大致的性格進行概括,同時深度剖析后面所蘊含的意義。老師在這里就要對學生加以引導,這有利于達到借助這些具體的小說主體讓孩子去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是感情,并且對此進行形象的表達。《紅樓夢》此作品中所有重要的角色是在第三回這一章第一次的出場。節選的部分只用了第五和第六兩段來進行對王熙鳳的描寫,而且這些都聚集在了一起,剛好能夠占據一個課時。還有在這集中的文章之間,詳細描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用各式各樣的手法描述人物。
一、教學設計和課堂呈現
老師應該怎樣去引導學生才能“淘”出文章中出彩的語句呢?
依據以上因素,我從兩方面來安排本堂課的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淘”出佳詞錦句——對“出彩處”進行節錄和評價;老師應該尊重同學們閱讀后的第一感受,但也要對一些閱讀的缺點和不恰當的地方進行點撥,這樣可以讓他們再次突破自己。
以下是我這堂課的一些教學片段:
1.課前預習環節。要求學生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摘抄。
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中的其中一節,也就是《紅樓夢》第三章之前,我給同學們安排了兩個任務,讓他們提前了解一下。一是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原著和作品做一個對比查證,并且能夠在這樣的基礎上,明確情節,了解人物的特點,有自己的感受。;二則是要求他們去抓住經典的語句,有利于積累,并且為今后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上課之前,我決定用3分鐘來抽查,看他們是否在課下預習。請學生朗讀他們摘抄的語句。
大部分學生抄寫的“經典”句子是描述人物形象的句子。
2.課堂教學環節一。啟發學生進行討論,并且讓他們能夠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看法,不要認為是名著就怯于評價,老師要為班級營造和諧的氣氛,這樣才能促進交流。諸如,給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一個學生摘抄的是關于王熙鳳的肖像描寫: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這樣之后,通過對眉眼、面容的表述,我清晰地記得他的表達是這樣的:“王熙鳳的眼睛有點異象,我想‘丹鳳三角眼應當是‘擴大版的狐貍眼睛”,穿過她的眼睛可以看到她的聰穎與狡猾,當他這么說完,班里很多的學生都笑了,但是我可以理解為同學們都認真在聽課,這時候作為老師就應當“趁熱打鐵”,積極的引導孩子做出更深層次的思考。
3.課堂教學環節二。舉行讀后感交流活動,鼓勵同學們積極分享閱讀感受。
班里每個同學都尋找一個“亮點”,彼此相互學習,互相交流進而吸取對方優點,而閱讀質量就在這彼此交流之間得以有效提升。
學生自身有著眾多體會,發言交流不太現實,因此將他們劃分為多個小組,進而實現有效的“讀書交流”,劃分好之后,把場地規定在學習園地。
4.課堂教學環節三。將要結束前,師生共同總結出文章里面最出彩的部分。
最出彩的詩句,必然是描寫賈寶玉的那兩首詞,也就是《西江月》。通過同學們對為什么一定是它們這個問題的辯論,總結出:這兩個詞的創作者用夸獎卻貶低的方法完成了對《紅樓夢》這本名著中賈寶玉的看法。運用反語來表達,十分隱秘的闡述出創作者對賈寶玉的贊頌。
二、教學反思
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因為學生是主體,教師只能將知識以系統的方式講授出來,并且引導孩子去體會其中的含義與情感,但是每個人都是有差別的,所以我們不能要求“千篇一律”,現代教育要達到的目標就是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總結去體會課文真實的情感,在這個過程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所以,在這里作為語文教師我積極地反思了原有的方法,并且充分地分析我班的特點,制定符合孩子的方案。這樣可以讓同學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促進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使學生的思維模式也更加開闊,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之前對《紅樓夢》的內容,基本都是瑣碎并且淺顯的了解,用本節的學習內容,讓他們自己分析,自己思考和評價,對《紅樓夢》中人物特征有了較為整體而細致的認知,培養了對杰出文學作品賞析的方式。在上課期間,學生所展現的觀賞水平,讓我感到十分驚訝。
去欣賞探討一人物的形象,必須盡量不要運用文字語言的直接性。對學生進行點撥,使他們更好地欣賞文字,盡量接近文藝,領悟文字,同文字間進行親密的對話及溝通,讀懂其中包含的豐富內容,并理解作者運用文字的強大能力。單獨想要通過觀看電視電影作品來加強同學們的欣賞力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多多的閱讀這些名著,由《紅樓夢》改編的影視作品,已經失去原本的韻味。出演者的再創造,而且由于網絡的發達,很多自媒體或個人喜歡跟風,就算沒有熟讀《紅樓夢》的經驗也是大肆評價,并且帶有很強的主觀性,這會導致現在的青少年受到不正確的引導。所以,老師必須注重這點,在日常的課堂上提醒學生,并且要求他們在課余時間主動去品讀名著,通過自己的真實接觸,去感受其中的情感。
三、結語
我們必須改變以指導學生研究語言替代組織學生學習語言的做法,同時我們必須明白不是要讓學生去咬文嚼字的分析某句話,最終的目標是感受其中的情感。所以,強化語感教學很關鍵。
參考文獻
[1]沈佩.重“閱讀”之源頭,現“人文”之活水[J].考試周刊,2013(36).
[2]呂世軍.課堂是浪漫而富有詩意的[J].新課程(綜合版),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