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 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圍繞“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分層教學”這個課題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在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之間實現了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和發展的目的。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分層教學粗淺地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分組教學 新嘗試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174-01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是按照“分層教學”的理論和原則,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現在一個班級授課,但是同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能進行個別輔導的教學模式,使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立體式互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互動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具體實踐中,筆者認為應遵循以下幾個階段:
一、前期準備階段
(一)進行分組
分組是小組討論學習的關鍵,如何把不同的學生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組,直接影響了小組討論學習的效果。根據學習內容和不同階段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智力發展情況、個性特點、組織操作能力等來進行分組,分組方式為同層分組或異層分組。平時兩種分組方式交替使用,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明確分工
將不同小組的成員進行分工。設置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小組內工作,設置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報告員負責撰寫學習報告進行小組學習成果的匯報。組長和報告員可以實行輪換制,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討論學習中獲得認同感。
(三)提供指導
在分組討論學習前,對參與討論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對于如何傾聽別人的發言、如何與他人開展良性互動、如何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及在自己與其他人意見不一時如何求同存異保留自己的看法,都要對參與討論的學生們一一講明,以此提高討論的效率和討論的效果,更好地促進整體學習成效。
二、小組學習討論開展的時機
小組學習討論模式雖然對于分層教學有很大幫助,但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可使用。使用不當還會浪費時間和教學資源。因此,掌握小組學習討論的時機非常重要。筆者平時在分層教學中一般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采用:
(一)在學習重、難點內容時
當接觸重點、難點內容時,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出現障礙,這時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小組討論學生的積極性,讓領悟力強的同學帶動其他同學進行深入探討,有利于消化和攻克學習的重、難點,同時也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自學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技巧,更多是向學生傳授一種學習的能力。自學就是檢驗學生學習能力強弱的好辦法。由于 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不同,領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自學的效果也不同。有的學生邏輯思維較強,自學方法科學有效,常常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較好的自學效果,而有的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水平不高,解題思路比較模糊,自學意愿不強,自學效果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讓自學效果好的同學向其他同學傳授自學的方法和經驗,一方面鍛煉了發言者的當眾發言能力,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幫助教師分解了教學的壓力,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前學習效果。
(三)在進行課后拓展練習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一個知識點學習結束后,為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教師常常要進行一些課后拓展練習,來增強學生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小組討論學習,通過一個拓展課題,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使學生們在鞏固學過的知識點之后,還能舉一反三,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三、主要操作程序
(一)設置不同的分層目標
分層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癥下藥,而對于不同的學生就要設置不同的分層目標。要保證學困生能基本理解,優秀生能熟練掌握,中等生基本掌握。
(二)練習分層
不但目標要分層,練習也要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練習素材,學困生只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完成大綱要求,而對優等生則要進行課后拓展,注重培養的延伸,中等生掌握方法,盡量熟練應用。
(三)評價分層
分層評價是整個分層教學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是教師反饋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的重要一環。“一刀切”不但扼殺了優秀學生的創造力,更是對學困生拔苗助長,令其感受到學習的困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給予不同層次的評價,這個層次設置可以是優中良,也可以是更加細化的層次,甚至可以根據每個不同的學生個體作出完全適合個體的評價。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每個參與小組討論學習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獲得參與小組討論學習的認同感,以此更好地參與接下來的各階段學習,更好地實現學習效果。
總之,在分層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既是教師關愛學生的體現,又是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對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以及保證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采取小組討論模式進行分層教學,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著非常大的實用價值。相信我們的教育事業將會在小組討論學習這種模式下取得長足的進步。
責任編輯: 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