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紅
摘 要:以前有位教育學家發表了一個理論,講的是教師對于學生的積極期待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努力程度和學習表現,只是一種隱形的態度都能夠帶來如此積極的作用,更不用說直接的言語贊揚了。文章所要探討的就是如何利用有效的言語促進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言語表揚
一、找準可以進行夸獎的具體方面
每個個體都有自身特別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小學生個性鮮明,因此贊揚時不能千篇一律,要針對學生獨特的優點進行夸獎,一來能夠讓學生清楚地體會到教師是在關注自己,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的;二來因為教師的夸獎很符合實際,很真實,這讓學生相信教師對自己是真心欣賞與喜歡,最終擁有更大的努力前進的動力[1]。
二、帶著感情對學生做出夸獎
在小學課程經歷了多次的改革之后,情感目標也被納入課程目標之中,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情感的培養,教師應當深入探索學生的情感,并幫助他們理解并升華他們的情感。因此,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夸獎的時候要考慮用學生的情感去感動他們,同時,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優點。比如,母親節那天,在語文課堂上,一位教師正好講到了母親節這一主題,于是教師讓學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一位學生講述了自己花費了許久時間親手為媽媽制作手工禮物,并在節日當天與媽媽進行通話并且問候媽媽的事情。他講得很認真,神情有點悲傷,卻又很幸福,課堂上的每個人都被他給打動了。于是這位教師這樣表揚這位同學:“聽你剛剛講你和媽媽進行電話傾訴的故事,老師也快忍不住要流淚了,你很懂事,也很愛你的媽媽,如果我是你的媽媽,我一定非常開心!爸爸媽媽為了孩子能夠快樂成長,他們付出了很多,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做讓爸爸媽媽開心的孩子!”教師講完以后,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毫無疑問,這堂課不但讓分享的學生傾訴了感情,也讓學生受到了感染,同時也受到了教育。
三、一視同仁,對每個學生都給予贊揚
教學之中一大禁忌就是有差別地對待學生,對有些學生給予很多關注,對有些學生卻忽略不管,這樣不但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與積極性,還會使成績好的學生對老師產生不好的印象與看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之間的友好與平等相處,因此,對學生進行夸獎時也要盡量照顧到每個層次的學生,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2]。比如,在一次數學測試之后,該年級的小學數學老師這樣總結到:“這次我們班的數學整體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小芳的計算題錯的題目減少了很多,小強的應用題也提高了不少,還有小倩,這次卷面整潔了許多……”這樣便使每位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也有了繼續努力的自信心。
四、夸獎應該夸在值得夸的地方
有些教師經常夸獎學生,但是卻怎么也不見什么積極效果,相反,學生對他的課堂還愛搭不理的,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位教師經常這樣夸獎同學:“很棒,不錯,有進步,這次考試總算沒有漏掉等號……”這位教師的夸獎之所以沒有什么作用,原因在于教師對學生的夸獎既不具體,又不能給學生帶來多大的自豪感,所以夸獎需要有其值得之處。比如,在進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學中,一位教師對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文中作者講述了很多與爸爸的不愉快經歷,這表明他是有些不喜歡爸爸的,為什么標題之中還包括爸爸常說的糟糕透了這句話呢?”在一位學生回答之后,語文老師這樣說:“該同學能夠從作者的情感角度去理解題目的用意,說明他是認真體會并且進行了深入思考的,分析得非常細致,也很準確,這位同學的表現值得大家學習!”
對思想意識尚不成熟、學習內在動力還不足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積極對待與有效的言語表揚能使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努力、進步與優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效改善教學效果,因此老師應當適當地夸獎學生:對學生的進步做出具體的贊揚評價,用感情去表揚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表揚,在值得表揚的地方表揚學生,最終促進學生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欣超.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J].學周刊,2015(19):118.
[2]韓麗紅.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科技創新導報,2015(16):138-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