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職業倫理在高職教育中的滲透

2017-11-15 19:51:16丁紅玲劉晶晶
職教論壇 2017年24期
關鍵詞:高職教育滲透

丁紅玲+劉晶晶

摘 要:職業倫理是人們在社會職業勞動中所遵守和奉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道德規范,是人作為職業人所應具備的精神修為。職業倫理從外在而言體現為一種職業道德規范,從內在而言體現為一種職業情操。職業倫理文化緣起于學徒制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三大源流,其文化精髓集中體現為一種職業信仰觀、職業價值觀、職業意義觀和職業道德觀。職業倫理是職業領域職業人所必須具備的質素。高職教育中滲透職業倫理的意義在于:有助于為未來培養合格職業人;有助于提高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有助于促進高職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實踐中,職業倫理在高職院校中滲透的具體路徑包括:一、創設校園文化,營造職業倫理文化氛圍;二、開展靈性教育,豐富職業倫理教育的內涵;三、深化課程建設,提升職業倫理教育的效能;四、加強高職教師職場靈性培育,發揮其職業倫理精神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職業倫理;高職教育;靈性教育;滲透

作者簡介:丁紅玲(1965-),女,山西運城人,山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研究;劉晶晶(1992-),女,山西呂梁人,山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成人教育、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太原市教育局專項課題“太原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研究”(編號:2015058020),主持人:丁紅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24-0012-06

一、職業倫理內涵及文化緣起

(一)職業倫理內涵的界定

關于倫理的內涵,《倫理學大辭典》將其界定為“指一定社會的基本人際關系規范及其相應的道德原則”。《倫理學大辭典》提出“倫理”一詞的最早出現源自于《禮記·樂記》中的“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東漢的鄭玄、唐代的孔穎達都曾對“倫理”一詞有過注解,意指“把不同的事物、類別區分開來的原則、規范”。《倫理百科詞典》中提出“英語中的‘倫理源于古希臘語的伊索恩(Eθos),具有風俗、品格的意思。”由此可以認為,倫理是指人作為社會人和精神人所應具備的行為規范,是由外而內升華了的精神品格,是人之為人的一種行為操守,包括良心、道義、使命、責任、義務在內的一切向善的情操,具有崇高性、神圣性。

關于職業倫理的內涵,中外學者有不同的界定,如有學者認為“職業倫理是關于從事某種職業的群體或個人的總體性的價值要求之一,職業倫理是某一職業的從業者對具有總體性的社會倫理和社會主導價值觀的遵循,是一種特殊的倫理立法,從業者必須恪守的行為規范和倫理準則。”[1]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指出“職業倫理是一種基于人之社會性本身發育而成的大同情感”。[2]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認為,職業倫理“本質上是以社會責任感為核心的公民精神。”[3]由此可以認為,職業倫理就是人們在社會職業勞動中所遵守和奉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道德規范,是人作為職業人所應具備的精神修為。職業倫理既是基于人作為職業人受到所在社會群體或集團群體約定俗成的文化風俗和制度要求所需遵循的行為規范,也是基于人性向善的天然屬性,也即基于人作為精神人本身精神發育而生成的內在情感(如道義、良心、信仰)。職業倫理集中體現為責任感,可以歸結為作為職業人對自己的責任、對他人的責任、對組織或集團的責任、乃至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職業倫理具有多樣性,社會職業千差萬別,每一種職業崗位專業和性質不同,對職業崗位人的職業倫理要求不同,都有不同于其他職業群體的職業倫理道德規范。

(二)職業倫理文化的緣起

1.學徒制文化。關于職業倫理文化的緣起,最早可以追溯到行會學徒制時期,早在中世紀的行會學徒制時期,行會組織就對學徒制有了嚴格的規范,要求師傅不僅教授徒弟專業技術技能,還要對徒弟進行職業倫理教育,包括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尊業敬業等良好道德品格方面的教育。為了規范學徒制,行會組織對學徒的教學內容有系統明確的規定,如師傅招收學徒除了教授專業技術技能外,還必須教授行業行規,還要對學徒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包括教導學徒如何做人,要求學徒不能從事不道德的活動。通過對師傅的教學內容的嚴格規定,無形中使工作技能和職業倫理、職業精神實現了完美的融合。師傅從某種程度上充當了徒弟精神人格的引領角色,師傅的言傳身教和師傅嫻熟的技術、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影響著徒弟,潛移默化使徒弟產生對師傅人格上的敬仰,進而產生對自己所從事行業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神圣感。

2.西方基督教文化。西方人的職業觀產生于基督教的天職觀。天職觀最早是由馬丁·路德提出來的,他將職業賦予了宗教倫理的色彩。路德認為職業倫理是上帝的旨意,個人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謀生,更是上帝賦予人的一項神圣使命;無論是神職人員的工作,還是世俗的工作都是天職,是上帝的呼召,需要絕對地服從。加爾文對路德的天職觀進行了拓展和進一步補充,他和路德一樣都認為任何工作都是天職,但他對天職觀的踐行更為積極,強調人要通過努力做好任何工作,無論是神職人員的工作,還是世俗的工作,要盡心盡責盡天職來榮耀神。韋伯正是在路德和加爾文天職觀的基礎上,提出引起資本主義精神的原因因素很多,但其源頭和根本因素是新教倫理。換言之,正是得益于禁欲主義宗教倫理文化所包孕的良心、冷靜、克制、敬業、理性、積極、嚴格和正直等精神因子,才孕育出了近代資本主義精神。韋伯認為,職業不單單是謀生的工具,從根本上屬于信仰范疇。主張將本職和天職融為一體,將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融為一體,本職工作天職化;強調個人在世俗職業生活中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不難看出,韋伯所提倡的職業倫理表達的是這樣一種精神品位和價值意蘊:把人當作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來看待,強調人來到世間的價值和意義;個體對職業責任的敬重就是對自己主體人格的敬重,也就是對自己人之為人精神人格的敬重。由此看出,韋伯的天職觀充滿濃郁的對人性、人的精神、人的人格、人的價值的人文關照。endprint

3.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國職業倫理思想產生于儒家文化土壤。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仁愛”,“仁愛”形成了中國人基因里所特有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

仁愛的核心價值觀是“內圣外王”,“內圣”是指人作為精神的人要不斷加強自我內在修養,不斷修繕自己的德性和品格。“外王”是指人作為社會人要承擔起對家庭、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推及到職業崗位,要求人作為職業人要有集體觀念,發揚集體主義精神,有集團榮譽感和集體責任擔當。

仁愛在行為上表現為施利。施利是一種寬厚仁慈的情懷,充分考慮和顧及他人、群體和組織利益,盡可能多地施利于他人、群體和組織集體,推及到職業崗位,就是要求人作為職業人要有奉獻精神。

仁愛在人際關系上強調要誠信為本。孔子曰“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強調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他又進一步斷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為政》),告誡人們人與人相處若缺乏誠信則寸步難行。孟子更是把誠信置于關乎國家存亡的高度極力推崇,他說“君子行忠信,可以保一國”(《孟子·離婁下》)。將儒家的誠信思想推及到職業崗位,要求人作為職業人無論是在組織集團內部行事,還是在組織集團外部行事,都要誠實做人,誠守信用,謹守做人道德。

二、職業倫理在高職教育中滲透的現實意義

(一)有助于為未來培養合格職業人

職業倫理從外在而言表現為一種職業道德規范,從內在而言體現為一種職業情操和職業精神。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而且特別強調高職學生除了應具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外,還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現代社會發展對職業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高職學生作為未來的準職業人,除了需具有高超的技術技能以外,還需要有職業倫理精神,包括奉獻精神、敬業愛崗精神、敬業樂群、團隊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等,這些素養是高職學生作為未來職業人重要的精神品質,有助于提升高職學生作為未來職業人的整體素質。但我國高職教育辦學理念的實用主義、技能主義導向,導致培養的人才與現代社會對高素質職業人的要求相去甚遠,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未來準職業人素質不盡如人意。職業倫理教育是一種新人文主義教育觀,倡導重視精神教育,推及到職場領域,倡導組織在追求實用的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關照員工的內心世界,關照員工的靈性訴求,以達到人性的和諧與發展;以實現組織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和人文價值的和諧統一。顯然,在高職教育中滲透職業倫理教育,是對傳統職業教育辦學理念的顛覆與完善,以便于為未來社會職場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

(二)有助于提高高職學生職業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表現為單向度,一味地強調“術性”的一面,卻忽略了在“術性”背后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性”的一面。從一定意義上來看,技術不僅僅是物,而是浸透著豐富人文靈性的魂,技術中蘊含著人的思想、情感、理性和智慧。換言之,人性是本,術性是末、是衍生。如果本末倒置、一味地強調受教育者被動地吸收專業技術技能,卻忽略了決定其職業能力提升的基礎——人的職業精神的守護和培養,勢必會釜底抽薪,影響職業能力的培養。而職業精神屬于職業倫理范疇,是一種心理資源,是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情感和職業能力形成的潛在資源,對學生的職業學習力和職業能力的提升產生雙重的“乘數效應”。這是因為,心理資源是一種精神資源,這種資源沉淀和積累得越多,人的職業崗位智能指數和靈商就越高,職業技能的操作水平就越嫻熟,程序化工作任務完成的效率就越高,從而完成復雜、非程序化工作任務的能力就越強,職業崗位的創造力和創新力也就越強。而高職學生作為未來企業的高技術技能人才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人力資本,對其進行職業倫理教育,可以激活其潛在的心理資源,催發其職業學習認知能力,使其生發出對所學專業職業崗位的熱情,從而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進而提高其職業能力。

(三)有助于促進高職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是一個意義和價值的存在。人,不僅是一個物質的人,還是一個精神的人。職業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要培養僅僅為了謀生而附著在現代化技術鏈條上的工具人,而是要培養有理想、有抱負、有愛、有信仰、有責任心、有追求的精神豐滿的健全人格的人。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知識教育,他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為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熱誠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須獲取對美和道德上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像一只受過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4]職業倫理教育就是要通過對高職學生進行系統化的職業倫理規范教育,喚醒其處于沉睡狀態的潛在的向“善”的種子,從而使其生發出高貴的理性、崇高的覺悟、神圣的責任感,如對工作由衷的敬畏,對職業堅韌的信仰,團隊中與人相處的包容、理解與仁慈,從而以不懈的信念、不息的激情,積極向上,努力工作,從而活出生命應有的姿態。可見,職業倫理教育洋溢著濃郁的人文主義情懷,有助于培養高職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工作觀和職業價值觀,增強其作為準職業人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促使其健全人格的養成。

三、職業倫理在高職院校中滲透的具體路徑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取向上表現為單向度的技能主義,重技能,輕精神,導致高職學生職業倫理精神缺失,價值觀扭曲。基于職業倫理在高職教育中的現實意義,加強高職院校職業倫理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一)創設校園文化,營造職業倫理文化氛圍

首先,打造“尊業、敬業”職業信仰觀。尊業敬業是作為職業人最核心、最根本的職業價值理念。追本溯源,無論是世界范圍內的行會學徒制文化視技藝為生命的技藝觀,還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視工作為神授的天職觀,或是我國的儒家文化以仁愛為內核而生發的本職觀,雖源頭不同,但卻是殊途同歸,其內核均表現為一種尊業敬業的職業信仰觀。信仰是一種崇高的情感,信仰生發敬畏,生發信念、意志和熱愛。信仰是一種積極的理性,是一種精神引領,能增強個人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從而形成個人內在合理的職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需要從信仰觀建構做起,要通過吸取中西方文化的合理因子,打造職業核心價值觀。endprint

其次,打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崇高的職業人格,是“尊業敬業”職業信仰觀的具體表現。“工匠精神”是指工匠視工作為天職,工作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人精神。倡導“工匠精神”既是高職院校職業倫理教育的需要,也是響應黨中央號召、打造工作倫理人格的召喚。中西方工匠精神源遠流長,而行會學徒制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根基和搖籃。為此,高職院校要積極創建校企深度融合文化環境,要創造條件,積極引入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治理,實行由職業院校、企業、行會人員共同參與的多導師制,使“工匠精神”能夠真正落地。打造工匠精神不是簡單的口頭說教和形式主義,要將其滲透、活化于校園的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中去。具體形式多種多樣:(1)可以通過舉辦系列職業倫理專題講座、聘請行業企業知名人士來校做客座教授、表彰先進個人典型、文藝演出、活動影展,吸引廣大師生參與;(2)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校園網上開辟“職業倫理專欄”,建立平臺,與學生交流,同時由資深教師在網上開展職業倫理精品課程教學,進行廣泛宣傳;(3)還可以通過加強校園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建設,例如通過打造樓宇文化,張貼標語的形式,宣傳尊業敬業核心價值觀,營造文化氛圍,使高職學生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偉大、技藝神圣的文化自信,增強角色自信和職業自豪感。

(二)開展靈性教育,豐富職業倫理教育的內涵

人是一個意義和價值的存在。人不僅有物質生命,還有靈性生命。靈性是人與生具有的類特質屬性,人先天具有靈性生命發展的欲求。何謂“靈性”?靈性(spirit)—詞原意具有“精神”的意涵,意謂蓬勃、有活力。但細究起來,它比精神的意涵要廣闊得多、豐富得多。“靈性”與“精神”,二者雖然從根本上都具有超越世俗性,但相對于“精神”,“靈性”層次更高,趨向于強調人追求自我實現而達至自我圓滿,它隱喻的是一種無限上升之路和對終極關懷的追求[5]。對于靈性的內涵,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作了界定,歸納起來分為三種:一是從宗教的角度來界定,如在韋伯字典中定義“靈性是與莊嚴神圣的事物亦或是與宗教價值觀有關,不是凡俗與短暫的。”[6]表現為信仰、使命感。二是從人與自我的關系來界定,認為靈性具有內在性,超越了人的生理需求,表現為生命力、自我認知、情緒、情感、意志、智慧、目的感、意義感、價值感。三是從人與外界的關系來界定,認為靈性是基于個體生存的一種自覺意識、超凡體驗和至高力量,表現為和諧社會關系,以及歸屬感、責任感。概而言之,靈性是每個個體性靈內在的精神潛能,它“漙博如天,淵泉如淵”,是一種超凡的意志和力量,是人對于存在意義和生命價值的追求。人生而攜帶靈性的種子。靈性能對人的生存觀、價值觀、生活態度、工作作風、行為模式產生正向的影響。會提升人的內在自我,激勵人超越自我,超越現實利益,和諧人與自我、以及人與外我的關系,從而不斷將個體引向更高的追求。

教育的本質是發展人的靈性。人的靈性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得到喚醒和提升。基于人從本質上是一種靈性動物,人的心靈總是處于對意義和價值的渴求之中的。靈性教育是教育的本體性功能。其他教育皆是派生性功能[7]。靈性教育就是要面向人的心靈世界,充分關照人的心靈渴求,不斷開掘人的精神潛能、充盈人的知情意體驗,從而不斷提升人的心靈境界并最終達成向善的人格。即要培養樂觀、堅韌、仁愛、包容、信實、誠實、正直、有正義感、有理想、有創造力的精神豐滿的人格。靈性教育的旨歸在于通過培養人的高層次的精神情感(包括道德追求、價值信仰、理想信念和審美修養等)使人性朝著至善至美的方向發展,最終促成人的精神自覺和生命的和諧成長[8]。職業教育的終極目的并非傳授技能知識,而是從人的生命深處喚醒其沉睡的靈性,使人內在所有的力量都得到發展。而職業倫理即是在靈性基礎上的發展,這是因為職業倫理不僅是外在制度環境對人的規范性要求,更是發自于人內在靈明深處生命成長的自然饑渴,這些渴求必須通過靈性教育來完成。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教育只關注于外在的市場需要,學生充當的只是知識技能的接受器。職業教育僅致力于教會人的生存本領,但卻遺忘了關照人生命本真的自足性,荒廢了職業教育成就人在意義世界中完善自我、綻放自我的天職。基于職業倫理本身就是人性稟賦的屬性,而靈性教育對于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功能意義,當務之急,高職院校需大力開展靈性教育,以豐富職業倫理教育的內涵。具體措施為:可以通過與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合作,積極采納專家的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性,以學生的心理基礎為邏輯起點,發掘學生的職業天賦,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動機、職業情感、職業意志,使學生有明確的職業認同感,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遠大理想和追求,以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情操服務于社會。另外,具體到高職教育教學中,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如案例教學、情境教學、課題討論、校外活動等形式,將靈性教育內化為學生的素養。尤其是在專業技術課程教學中更是要滲透靈性教育,應將靈性教育滲透到專業理論課程教學和技能實訓中,這是基于專業技術課程本身就承載著豐厚的人文價值。

(三)深化課程建設,提升職業倫理教育的效能

課程是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實施教育的重要環節。要深化職業倫理課程建設,提高職業倫理教育效能。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加強職業倫理理論課程建設。理論課程是課程的基本形態,強調按知識的邏輯體系來編排內容,具有正式性、目標性、計劃性和系統性。職業倫理理論課程設置要本著系統化的原則,要避免碎片化、片面化、形式化,要聘請校內外專業人士包括行業企業專家圍繞辦學核心理念,從整體上進行規劃設計。職業倫理理論課程體系設置要立足于三個維度:一是元理論類,包括倫理學、職業倫理學等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修心、正心、明明德、達至善,加強自我內在修養,樹立正確人生觀、職業價值觀和職業信仰觀。基于職業倫理生發于中西傳統文化的土壤,元理論類課程中應滲透中西文化包括中國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元素的精髓。二是相關人文類課程,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生命學、靈性成長學等課程,使學生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和處世態度,道德性地處理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尤其是生命學、靈性成長學類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豐富學生的靈性智慧,使學生的生命成長獲得更豐富的滋養,獲得更強大、更寬厚的力量,使學生能走出迷茫,了解自我、認識自我、超越自我、重生自我。三是實務類,實務類課程主要側重于應用和操作層面,是對實踐案例的一種科學運用與系統解讀。實務類課程開發和教材的編寫要從實踐中來,注重實踐對理論的活化與升華,使課程在實踐中能夠內化,轉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另外,還需注意的是,基于職業倫理具有行業性,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有不同的職業倫理規范,要求高職院校在進行職業倫理課程開發、教材編寫時,要嚴格遵循行業性原則,根據不同專業所屬行業的性質來編寫職業倫理規范,使職業倫理課程發揮應有的效用。endprint

2.加強職業倫理活動課程建設。活動課程亦稱經驗課程,是與理論課程對立的課程類型,是以學生的活動經驗為中心設計的課程,具有非正式性、非預期性、非計劃性。是指學生在一定的職業實踐活動中通過環境的潛移默化學到的知識、價值觀、規范和態度,表現為經驗、認知和體驗。是一種實踐導向、行動導向課程,強調體驗和“做中學”。具體到職業倫理活動課程的實施,強調要在一定的實踐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職業倫理精神,通過讓學生參與一定的、真實的職業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豐富內心生活,體驗工作意義感、體驗組織行為的價值,提高職業認知,增強職業志趣,培養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團隊協作等職業精神和職業人情感。職業倫理活動課程是升華學生職業倫理精神和意識的最有效的途徑,主要通過影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以達到改變其行為的效果。職業倫理活動課程實施的途徑和方式具體可通過利用校內模擬工作現場,或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校外參觀、校外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將職業倫理精神和理念融入到工作情境、工作現場,從而幫助高職學生把職業倫理內化為精神情感,外化為自律行為,最終實現從準職業人到未來職業人的轉化。

(四)加強高職教師職場靈性培育,發揮其職業倫理精神的引領作用

教師為人師表,是學生的精神人格的引領者,其工作作風、職業人行為、職業倫理精神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學生,對學生作為準職業人今后的職業信仰、職業態度、職業價值觀起著一定的引領作用。但長期以來,我國高職教師道德情感弱化,職業倫理不盡如人意,表現為:在師德倫理方面,自我中心主義,個人主義,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差;在教學倫理方面,缺乏愛崗敬業精神,責任心不強;在學術倫理方面,學術鉆研意識淡漠,創新力不足;在師生關系倫理方面,缺少愛心,師生關系淡漠。分析其原因,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職場靈性。何謂職場靈性?職場靈性是一種個人的內在認知和內在體驗,是指個人在職場中對自我生命的審美認知,表現為愛、尊嚴、信仰、追求、誠信、謙遜、平和、包容、喜樂;對工作本身的認同,表現為意義感和價值感;以及在職場環境中對組織價值觀的認同,表現為一種團體意識、責任感、歸屬感。職場靈性充盈的員工能從工作本身中體驗到快樂與自足。職場靈性是個體生發職業倫理的內生性、基礎性要素,高職教師職業倫理缺失正是由于職場靈性缺乏使然。高職教師職場靈性缺乏集中表現為:職業倦怠,職業認同度低、自信心低、自我角色認同度低、成就動機低,心理安全度低、缺乏歸宿感等等。基于人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靈明個體,組織內的員工的生命成長需靠靈性的滋養,當務之急,需要加強高職教師職場靈性的培育,要建構富有靈性文化的學校。具體可以通過創建一種學校價值觀與教師內在追求相一致的民主、和諧、開放、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生涯發展的學校文化,激發高職教師的內在靈明潛能,提升教師個體的精神境界層次,促使教師個體生命與組織生命達至完美融合,從而使教師在工作中能夠體會到意義、價值和成就感,在集體中能體會到歸屬感,進而由內而外生發出一種將自我價值融合于組織目標的能動意識,從而自覺地遵守職業倫理規范,踐行職業倫理精神。

參考文獻:

[1]張晶.論職業倫理[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00-08-29(7).

[2]渠敬東.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涂爾干對國家與社會之關系的新構建[J].社會學研究,2014(4):123.

[3]崔宜明.韋伯問題與職業倫理[J].河北學刊,2005(4):25.

[4]聶凌燕.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探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4):13.

[5]楊穎東,郝志軍.靈性教育的價值追求與實踐方式[J].教育研究,2016(12):23.

[6]徐文敬.基于職場靈性視角下新生代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機制研究[D].武漢:武漢紡織大學,2016:8.

[7]楊穎東,郝志軍.靈性教育的價值追求與實踐方式[J].教育研究,2016(12):26.

[8]楊穎東,郝志軍.靈性教育的價值追求與實踐方式[J].教育研究,2016(12):24.

責任編輯 殷新紅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職教育滲透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4:11
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職高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6:04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2:19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環球時報(2014-10-30)2014-10-30 11:33: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国产丝袜第一页| 天堂网国产| a毛片免费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www.狠狠|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高清在线视频| 大香伊人久久|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亚洲成肉网|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91精品网站| 无码人妻免费|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成年人国产视频|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高清不卡毛片|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在线|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在线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色婷婷成人| 青青草综合网| 亚洲青涩在线| 欧美a在线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91线观看|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国内黄色精品| 成人国产小视频|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中文字幕资源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91亚洲视频下载| 久久亚洲天堂|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内毛片视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91久久大香线蕉|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www.狠狠|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毛片网| 91亚洲免费|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1在线丝袜|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日本久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