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那吉 宋卿
【摘 要】獨立醫科院校藥學專業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開設的必修公共課程“物理化學”學時少、任務重,且實驗條件有限,暫時無法開設實驗課,造成理論與實驗脫離,“學”、“用”分家。結合后期開設的藥學專業課及專業化發展,重新對課程設置進行反思:精選課程內容、開設實驗錄像課、優化課程實施、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關鍵詞】獨立醫科院校;物理化學;藥學專業;教學反思
To Explore Curriculum Sett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 pharmacy of Independent Medical Colleges
——Take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YANG Ting1 NA Ji1 SONG Qing2
(1.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106
2.Yunn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unming, Yunnan 650022)
【Abstract】Pharmacy in independent medical colleges enrolls students from all major and their quality varies, the compulsory public course “physical chemistry” faces challenges of less class hours and heavy task. Therefore, thinking about the curriculum, the proper sele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o build diversifi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better realizing the goal of teach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Key words】Independent Medical Colleges;Physical Chemistry;Pharmacy;Teaching Reflection
藥學專業開設的物理化學課程,不僅包含高等數學、化學、物理學等基礎知識,還為后續開設的專業課,如藥劑學、藥代動力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等提供思路和方法指導,具有承上啟下的指導地位;物理化學的基本原理也已滲透到藥學的方方面面,反思合理、合適的教學方法對藥學生的專業發展也必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當前獨立醫科院校“物理化學”教學現狀
1.1 生源特點
我校藥學專業學生由全國高考統一招生,招生錄取分數線為三本院校分數線,錄取分數普遍偏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參差不齊,相當數量學生初高中物理、化學基礎不夠扎實;極個別學生對化學物質基本性質不夠熟悉;部分學生對學習物理化學準備不足;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薄弱,表現在高中數學學習基礎較為薄弱;高等數學學習難度大等。盡管近年來,部分省市取消了三本錄取批次,并為本科二批次招生,但生源質量仍然與一本、二本排名靠前的學生存在較大差距。學生在學習中,一方面表現出思維活躍,發散性強;喜歡自我表現;對較高的專業技能渴求強烈等優點,另一方面也表現出缺乏自信心;對理論知識學習興趣低;缺乏自主學習習慣等缺點。且由于近年來的高考擴招和社會對醫藥人才的大量需求,我院藥學專業招生逐年穩步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一部分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儲備嚴重不足,而一部分學生的化學基礎卻相對較好。二者在化學基礎及理解能力上的明顯差異,使教學進度及教學方法都難以統一。
1.2 課程設置特點
作為獨立醫科類院校,我院培養學生均為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藥學專業是四年制專業,“物理化學”是第四學期開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之一,是整個藥學學科專業基礎知識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化學研究的是化學中原則性、普遍性的規律,大量采用邏輯推理和數學推導,由物理化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出發,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相關理論和數學表達式。
該課程具有理論性強、邏輯性強、概念抽象、公式定律繁多以及不同的公式又有特定的使用條件和范圍等特點[1],是被教師認為“難教”、學生們公認為“難學”的課程。
根據我院藥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培養藥品研究、開發、營銷的專業人員,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創業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健全的體魄。”;依據物理化學“理論抽象、邏輯性強”的課程特點;結合“為后續開設藥物化學、藥物設計學、藥物動力等課程提供基礎理論” 的理念;以“必需、夠用”為尺度,突出該門課程的專業基礎性,弱化公式的邏輯推導過程,降低物理化學中對高等數學的要求,對藥學專業開設的“物理化學”學時數做了新的調整。課程設置為63學時,由于獨立醫科院校設備、人員、經費等原因,暫未開設實驗課。課程內容包含化學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化學動力學、表面現象和膠體等模塊內容,既涵蓋了熱力學、動力學重要概念和基本知識,又涉及與藥品研制、生產、應用等相關的化學知識。
課程內容較多,實際授課課時較少,實驗教學缺乏、教學任務重是當前獨立醫科院校“物理化學”課程面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endprint
1.3 師資特點
我院藥學專業“物理化學”課程由基礎教學部化學教研室承擔。教研室教師均畢業于綜合性大學或師范類大學的化學專業,具有較扎實、系統的專業知識,但對醫藥學知識尚需完善,導致教學中主要采用化學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割裂了化學與醫藥學的緊密聯系,造成“學”、“用”分家,因加強教師藥學專業性知識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職業道德,增強職業能力,培養合格的藥學專業工作人員。
2 獨立醫科院校醫學化學課程設置模式探討
2.1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藥學專業的學生學習物理化學不能把它作為一門純化學課程,更重要的是將之靈活運用在藥學、醫學等應用領域[2]。現行高等醫學院校“物理化學”課程教學內容較為豐富,可概括為熱力學、動力學兩大部份,有些內容如藥物合成反應可能性及現實性討論、藥物有效期預測、熱力學中三磷酸腺苷的體內代謝等可在基礎醫藥研究及實際工作中直接應用;有些內容如相平衡、膠體分散系統的原理與藥物劑型改良等則是后續課程的必要基礎知識。針對教學時數不足的實際情況,根據“物理化學”課程教學內容,我們首先針對學情需要,合理安排理論講授學時,其次對教學內容進行恰當精選,即明確“物理化學”在獨立醫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在不違背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刪減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純化學知識,弱化對公式的推導過程,強化與藥學緊密聯系的應用化學知識,為學生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實際工作需要奠定“必需”、“夠用”的理論基礎,適當引伸,開闊學生思維。
在熱力學部分,刪除 “無機化學”中講授內容,如:氣體性質、原電池的構造與電池符號、電動勢與電極電勢的計算等;對與后續課程學習和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化學基本知識與理論,包括熱力學第一、二、三定律等內容,不僅局限于討論公式及適用條件, 更進一步擴展到藥物合成反應中可能性、人體能量代謝、非平衡態熱力學、電化學與熱力學的聯系及表面現象中如何討論藥物劑型與吸收關系等內容;此外在介紹理論知識時,也注意延伸擴展,如講解“熵”相關知識的同時,延伸出熵與生命、健康與疾病的本質等。
在動力學部分,重點討論解決藥物合成反應中現實性問題,削弱對化學反應速率理論的討論,適當擴展到后續醫學基礎(如生物化學、藥理學)和專業課程(如藥物化學、藥物設計學、藥物動力學)的應用。通過恰當精選課程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
2.2 開設實驗錄像課
實驗課作為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應與理論課并行開設。在課堂上學生只能學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只注重基本概念的講解、簡單數學公式的推導和計算,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對學習沒有興趣。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學基本原理知識,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通過實驗教學使得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鑒于筆者所在的獨立院校因設備、人員、經費實驗條件限制,尚不能廣泛開設學生實驗課,因此,采用教師實際操作實驗,制作成錄像,以微課形式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并通過課前預習進行提問交流,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統一。
2.3 優化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需要師生雙邊教學活動達成目標。對獨立醫科院校藥學專業的學生而言,要想在一個學期內把物理化學知識學懂、學透并會應用,難度非常大。為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時中學好、會用,在課程實施時教師必須因材施教, 以“必需”為準,“夠用”為度,結合專業要求對教材酌情講授。針對基礎較好學生群體,做到一旦有問題個別解決,形成帶頭效應;對基礎較差學生群體應引導其發揮文字理解的能力理解概念與原理,根據原理記憶公式;對個別學習意愿不強的學生先引發其興趣,再言明利害供其選擇。總之,對所有學生均不拋棄、不放棄,揚其長避其短,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盡最大可能讓其獲得應有的知識與技能。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多元智力理論的教學觀,堅持“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的原則,除采用問題教學法、形象教學法、類比教學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外,還需強化使用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自學合作教學法等,甚至還可結合藥學專業實際需求,采用恰當的案例教學法,做到融“教、學”為一體,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中除了緊扣教學內容外,還應聯系相關藥學知識,從而使教學內容得以補充和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化學的重要性[4]。
2.4 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對教師評價采取同行評價、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評價、學生評價方式,并將結果以書面紙質形式反饋至任課教師,針對出現的常見問題,進行反思、交流、集體備課、加強業務學習等形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服務于“物理化學”教學。
對學生評價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進行綜合、全面、科學的考評,即采取卷面考試、實驗錄像討論、隨堂小測驗、撰寫綜述等多種考核方式,突出學習過程的考核,培養符合現代信息社會的創新性、實用性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結合實際,制定出“物理化學”課程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占30%,其中實驗討論占15%,隨堂測試占5%,撰寫綜述占5%,平時作業占5%)和期末考試成績(占70%) 兩部分組成的評分體系。該評分體系使學生既重視期末考試,也重視平時學習。實踐證明,該評分體系對學生成績的評價比較客觀、全面、合理。
3 結語
通過多年來我院藥學專業“物理化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我們對獨立醫科院校“物理化學”教學研究有上述一些體會,對該門課程設置作了初步探索和嘗試。目前獨立醫科院校“物理化學”課程的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繼續研究探索和盡快解決,如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教材及教輔建設的積極性、師資培養的持續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性等問題。特別是在當前獨立醫科院校藥學專業學生的來源、質量不理想,課程內容較多,學時較少,學生學習困難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教材及教輔建設,同時也呼吁獨立醫科院校的同行們與我們共同研究、解決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印永嘉,奚正楷,張樹永.物理化學簡明教程[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楊文,沈理明藥學專業物理化學課程實例教學研究[J].化學教育,2015,(14):58-60.
[3]方濤,王玉峰,等.物理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化工時刊,2015,29(5):42-44
[4]馬嵐,成日青,等.藥學專業物理化學課程的一些教學探索[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4,3:88-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