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平平
摘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我國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學習方法,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其運用得當,對學生的學習可以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將論述小學英語課堂發展現狀,對如何提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率進行可行性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英語;課堂效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交流也日漸頻繁。在這一環境下,英語被納入教育基礎課程。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為加強英語學習,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十分必要。
一、小組合作的發展歷程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性和實效性的教學方法,其發展歷史較早,最先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并于1970年代中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快速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從而引發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合作學習發展至今,逐漸成為當代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國在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之初,也開始接觸這一教學理論成果,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
二、小組合作的發展現狀
1、學生合作不積極。在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時,有時會出現尷尬的“冷場”。教師在下達了學習任務后,小組成員不商討、不合作,要么埋頭單干,要么無所事事,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中,小組合作沒有效果,既浪費時間,又降低了效率[1]。
2、合作學習不深入。學生對所討論的話題討論不深入,在開展合作之前沒有在腦海中梳理出相關的問題,以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導致在簡單的討論后便無話可說,小組合作無法深入開展。
3、學生參與度不均。在學生中,有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強,而有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弱。語言表達能力強或主動積極的同學匯報討論結果的次數多[1]。而另外一些語言表達較弱的學生卻習慣于當聽眾,很少發言,逐漸對英語語言活動失去興趣。
三、小組合作的發展建議
1、合理安排任務,增加合作效果。如何進行小組合作,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在課堂上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否則效果會不盡理想。教師的問題如果設置太難,超出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生無法回答,降低了課堂效率,收到相反的效果,這樣的小組合作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2]。所以,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教師一定要把問題的難易程度考慮妥當,使所提出的問題不僅難易適度,還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在進行小組合作之前,教師一定要對小組的各個成員分配好任務。只有任務明確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合作起來。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where are you from?》中,學生的學習內容是自我介紹能力。教師可以把課堂教學分為三個步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軟件上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這些圖片可以是來自于不同國家的人,使學生們對于世界各地的人種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因為各個國家的人種在相貌、膚色、服飾上的特點不盡相同,這會極大調動學生們的好奇心,增加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教師令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合作,令四人分別對其他三人做自我外貌特征描述
[3]。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聯系。最后,教師再次向學生下達任務,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英文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個人,包括其外貌、語言、行為等特點,在寫作中,鍛煉學生的英文書面表達能力[2]。
2、建立評價系統,提高合作興趣。通常情況下,小組合作的效果不理想,是由于學生對所討論的話題討論不深入,思維被局限于課堂,無法在腦海中梳理出相關問題。所以,小組合作應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教學范圍,而是應當深入到實際生活中,鍛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例如,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I like spring》,這是一個關于天氣與季節的課題,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要將學生的思維完全融入到實際生活中,要求學生能夠熟記四季的單詞:spring、summer、fall、winter.并加強對季節的冷熱感知:cold、warm、hot、cool。有些問題是學生所想不到的,因此,教師要在小組合作中加以引導,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問題,如:“一年有幾個季節呢?你能用英文說出它們的名字嗎?它們各有哪些特點?”學生根據學到的知識進行回答,不僅學習了英語知識,還增加了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小組合作探究能夠深入進行下去[4]。
3、合理劃分小組,明確合作分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是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們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但實際情況是,部分學生因表達能力強,善于表現的特點而占據先天優勢,而那些不善于表達,不善于表現的學生往往處于劣勢。所以在進行小組合作的同時,應考慮好劃分小組的合理性,明確小組成員分工,以強帶弱,優勢互補[5]。例如,如果將4人劃分為一個小組,一般以一個優等生、一個學困生和兩個中等生為原則劃分小組成員,力求做到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相等。另外,每個小組還要選出一名小組組長,對其他三名組員進行管理與監督,使小組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如小學六年級下冊《we usually eat pizza on sundays》。首先,在朗讀教材對話時,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令組員兩兩一組進行對話聯系,這時就可以令一個優等生與一個學困生一組,讓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完成英語對話的練習。在下一環節中,采用自由對話的方式,依然是兩兩合作,互相提出問題,詢問對方周末將要做的事情,如果遇到英語口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與小組組長就要進行監督與管理,幫助口語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英語口語表達。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發展歷史較長,運用于實際課堂教學中,對課堂教學的提高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雖然該方法在發展中遇到一些問題,但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合理、靈活運用這一方法,鞏固學生英語基礎、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玲娜.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 張淼.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3] 裘丹華.如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英語課堂效率[J].海外英語,2013(21):94-95+97.
[4] 佴世平.強化小組合作學習,提升英語課堂效率[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2):84-85.
[5] 盧春花.小組合作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3(7):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