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瑋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在高中英語學習的課堂上,老師也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手段,開始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利用更為高效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教學技巧,就是結合實際的教學任務,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英語學習情境,這樣既能夠烘托出一定的英語學習氣氛,同時也更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 情境教學 創設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83-01
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抱有開放、民主的教學思想,鼓勵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地接受,在教學情境中和老師、同學產生更多的互動,這一點也正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內容。本文通過對高中英語情境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為相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一、強調情境教學中的開放性
在對情境教學內容進行創設的過程中,老師首先需要保證,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最大程度的激發。作為一門語言課程,英語學習中,交流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組成,所以為了使整個情境教學的內容更為有趣,老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對情境教學的開放性內容做出強調,鼓勵學生進行更為主動和更為深入的學習與探究。
例如在對“Friendship”這個章節的內容進行學習時,由于高中生大都就被了豐富的交友經驗,所以老師在教學課堂上,不妨以“Friendship conference”為活動主題,在教室中創設出一個交流互動的情境內容來。老師可以鼓勵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以獨白的方式,來向同學們講述一些和“Friendship”有關的故事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利用章節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詞匯、短語和語法內容,像“upset”、“have got to”、“ignore”等。在一名學生完成講述之后,另一名學生可以根據敘述的內容,整理出故事的梗概,或者是利用一句簡單的語句來對其進行點明。還有,為了活躍學生在情景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老師也可以用一些歷史上關于“Friendship”的事件,讓學生在課堂上以情景劇的形式,來對其進行彰顯。
二、適當引入電教的多元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在高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上,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對情境教學的內容進行多元化的豐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自身的知識面,同時在課堂上收獲別樣的英語學習感受。在引用電教手段進行英語學習情境創設的時候,老師也需要對其教學切入點和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避免電教技術出現過度引用的情況。
例如在對“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這個章節的內容進行學習時,由于其中涉及到的閱讀材料被改編成了相關的電影,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情景創設的教學目的,老師不妨利用多媒體播放軟件,為學生播放閱讀材料中所涉及到的電影情節,這樣閱讀中的對話內容就可以真實再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的語言類型進行深入的了解,老師還可以從網絡上搜尋一些“Mark Twain”的代表作品,幫助學生進行賞析和學習,加深學習印象。還有,例如在對“Life in the future”這個章節的內容進行學習時,老師也可以通過電教手段,帶領學生從“travel”、“education”、“building”等內容展開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討,同時還可以利用PPT的形式,為學生進行情境學習的展示。
三、展開必要的課尾學習總結
課尾總結學習是很多老師都有所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要想在英語情境教學中讓學生收獲到高質量的學習成果,那么對于課尾所進行的總結過程,老師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在對情境教學內容進行總結的時候,老師應該對學生的總結時間和總結要點進行必要的點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存在的學習盲區展開提問。
在對情境教學內容進行總結的過程中,老師不妨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情境學習過程展開討論總結。例如在結束“computers”這個章節的情境教學活動之后,老師不妨學生以小組協作的方式,結合教材上的內容,以“The history of computers”為題創作一篇總結短文,并且將老師在情境教學中所演示的內容概括在短文之中;第二種方法則是老師根據情境教學過程,將其中涉及到的重點內容,以“樹狀體”,或者表格的形式進行匯總,并且將電子版的內容交由到學生手中,幫助他們進行后續的復習鞏固。
在創設情境內容來帶領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老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為他們創設出貼合實際的學習情境來。當然,由于高中生學習任務較重,所以老師在情境創設時,也應該點明教學任務,提升整個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曉蘭.淺析情境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1):125.
[2]黃琳,楊緒兵.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3(31):282-283+2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