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濤+于雪云
摘要:制約農村中學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是學習力,而學生的進取心是制約學生的學習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從五個方面結合作者的教學實際,闡述了提高學生的進取心的做法。只要學生學習中有了進取心,學習力也會相應的得到提高,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 進取心;學習力;成績
缺乏進取心是目前影響和制約農村高中學生學習成績提高以及在以后社會激烈競爭中處于劣勢的重要因素。一個學習沒有進取心的同學,很難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因而也不會有強烈的學習動力,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進取心,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的進取心:
一、通過培養成功的自我意識培養學生的進取心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期望。雷奇的理論認為:如果某學生學習某科有困難,可能是因為(從學生的眼光看)他不適于學習這門學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變學生這種觀點體現的自我觀念,那么他對這門學科的態度也就會相應改變。如果在多名學生因改變了自我意識進而改變了成績的實驗中引導學生改變他的自我定義,他的學習能力也會改變。我在教學中充分的驗證了這一點。我們班有位同學英語在高一升高二模塊測試中僅得58分,他自己認為自己是學不好英語的。我接了班之后,找他了解情況,得出結論是覺得自己學不好,沒有信心,所以就干脆放棄了,屬于自我意識問題。于是,在課堂上,我根據他的情況預設比他水平稍高一點的問題,讓他回答,對了就進行形式多樣的大肆表揚鼓勵。問題的難度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提高,不知不覺間,此學生的英語已經在100分以上了。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成功的自我意識。海倫.凱勒說過:“當一個人感覺自己有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強烈的成功的欲望與意識使人的力量像魔術般強大。
二、通過培養應有的責任感培養學生進取心
負責意味著敢于正視自己,也是一種敢于擔當的勇氣。美國總統里根小時候打碎鄰居家的玻璃敢于擔當的故事給我們很深的啟示。有了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產生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所有的一切都要學生學會自己負責。這不僅僅是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也要培養他們對生活負責的態度,要教育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做錯了事也要勇于承擔責任。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也要養成為他人著想、對他人負責的品質。作為一名值日學生,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清潔工作養,這不只是對班級負責,對學校負責,更是一個人有強烈責任意識的表現。其余同學要做好保潔工作,見紙就撿,培養“伸伸手、彎彎腰、撿撿紙”的勞動責任,增強環保意識。時刻讓學生清楚“作為一名學生,有責任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品質,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通過培養向榜樣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進取心
榜樣可以是名人,通過班會或其他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講述名人的事跡,例如:“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毛澤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非典”肆虐期間挺身而出的白衣天使……他們之所以做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歷史和人民的尊敬,無不源于內部深沉自覺的責任感,這些形象鮮明感人,事例生動具體,能給學生以情感的沖擊和震撼,從而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學生的視野之中,教師的世界觀、道德情操、品行及生活作風隨時隨地都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十分檢點,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該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師作出了榜樣,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會跟著學。榜樣更應該是班級中熱情積極敢于擔當的學生,可以將這些學生發展成班級的班干部隊伍,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起到表率的作用。
四、通過教會學生自我激勵培養學生的進取心
一個人潛在的能量是巨大的,只要及時得到鼓勵性的建議和表揚,他就有可能鼓足能量去做事。 我們老師要及時肯定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教會學生激勵自己。俗話說:“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一個善于自我激勵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要想讓學生不斷取得進步。不能只當學生學習的“監督員”,更要教會學生自我激勵。比如:經常鼓勵學生說”我能行”。不要總是批評,而且讓學生把自己的成績記錄下來,用事實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我們更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在具體的反思中,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進行自我激勵,實現自我改進
五、通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進取心
競爭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動力,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以及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有競爭意識的學生才會有積極的進取心。在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一個恰當合適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強,但是與自己的差距不要太大,這樣才會讓學生有信心去競爭。另外,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競爭氛圍,使廣大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相互學習、互動發展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中奮起直追。可以開展如下活動:老師在平時作業訓練中,教師要注意隨時發現問題,對訓練過程中表現積極主動的學生,要給予及時表揚,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并適時引入競爭機制,特別是對他們的創新做法,在班集體中樹立起他們的榜樣,讓他們以此為榮,更加積極主動,在全班學生中脫穎而出,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并帶動全班競爭意識,形成濃厚的力爭上游,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學習氛圍。要想進一步在學習中引入競爭意識,還必須通過一系列活動進行強化。教師應該懂得利用開展活動的機會來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這種活動包括有知識競賽、寫作競賽以及其他一切可以開展的活動,在活動中,看誰表現的最出色,就可以對他們大力表揚,并且以適當機會,讓他們在班上進行交流,讓他們成為其他學生羨慕的對象,讓他們成為其他人競爭的對象,對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或在班上對班干部的任命上實行進行競爭演講,進而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班內形成強有力的競爭機制,從而帶動班級競爭機制的正常發展。高中的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和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沒有進取心的人是絕對不會成為學習和以后工作中的獲勝者的。因而在我們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進取心,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我們農村高中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陳峰.學生實用學習法與超級學習力培養[J].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
[2] 金波.進取心決定孩子一生[J].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