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升
摘 要:隨環保意識是學生重要的基本素質之一,通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可以有效地緩解我國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由于初中化學中包含大量與自然資源和環境相關的內容,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理念,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對學生環境意識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初中化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策略,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核心目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環保意識;自然資源
一、學生環保意識現狀
(一)環保知識水平較差
初中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其知識主要來源于學校和家庭,而學校和家庭往往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水平,這也就導致初中生的環保知識水平偏低。許多學生對于環境污染的分類、垃圾的分類、世界環境日等常識性環保知識的了解不足,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于自身行為是否環保的認識不足。并且,許多初中生沒有形成環保意識,對于我國環境保護的緊迫程度不夠了解,體現出初中生的環保基礎知識水平還有極大的不足。
(二)沒有養成環保習慣
由于環保教育過少,導致許多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部分學生對于隨地吐痰、亂丟紙屑等行為沒有明確的認識,沒有將其歸納為環境污染和破壞的行為當中。還有許多學生沒有將垃圾分類就將其丟入分類垃圾桶中,給垃圾的分類處理帶來極大的阻礙。面對經常出現的不關水龍頭等資源浪費的現象,有許多學生沒有制止的意識,部分初中生的環保習慣還沒有養成。
(三)缺乏環保相關的教育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和家長為了保證升學率,通常會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文化課的教學上,而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缺乏重視,導致在初中教學中沒有建立與環保相關的教學體系,也沒有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思想,導致學生的環保知識水平較低,沒有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難以對我國的環保事業起到促進作用。
二、初中化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策略
(一)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初中化學教材中包含許多自然資源方面的知識,例如“自然界中的水”“人類需要清潔的空氣”等這些內容涉及了空氣質量、空氣自我凈化、水資源、水污染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相關的知識,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環境污染的危害、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浪費,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觀念,從而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到環境污染所生成的危害。例如,在化學與社會章節中,主要介紹了能源、材料和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貢獻,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PPT等形式來展示空氣、水等自然資源污染后的情景,讓學生對自然資源污染的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并從多個角度對學生講解環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并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講解環保的措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二)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化學實驗對提升學生的化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化學實驗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定的有害物質,這也就要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來對學生滲透環保知識。首先,要嚴格把控化學實驗中試劑和材料的用量。由于化學實驗中經常會產生廢棄物和有害物質,材料用量過多,不但會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產生影響,還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要將實驗所需的材料減少到最低的限度,同時,針對二氧化碳或一些有毒氣體,要做好密封工作,一方面,方便廢氣的回收,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地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其次,要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要做好化學試驗所產生的廢棄物的處理工作,不能夠簡單地丟在土壤或下水道中,從而避免下水道損壞或環境污染的現象。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利用合理的手段來處理廢棄物,盡量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變廢為寶,從而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同步接受到環保教育。
(三)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成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教學手段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化學教師可以通過帶學生參觀廠區,檢驗排水中酸堿度等方式來讓學生融入化學實踐中,并滲透環保教育,讓學生在提升化學學習水平的同時,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的問題愈發嚴重,對于環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由于初中教學中缺乏環保知識的滲透,導致初中生的環保知識水平低、環保習慣差。因此,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教學內容、教學實驗、教學活動等多個方向對環保知識進行滲透,從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關廣鵬,侯躍平,鄂秦泰,等.環保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J].校園思考,2015,5(1):71-72.
[2]焦海峰.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中的環保教育[J].學周刊, 2016,11(23):166-167.
[3]范天森,陳昌春,趙巧華.大學生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的現狀與對策[J].能源及環境,2008,10(5):85-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