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基于當今網絡迅猛發展基礎上出現的一種個性化、多維度、有效的教學策略,它將面對面課堂教學和在線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中廣泛關注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結合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設計了基于網絡和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環境的優勢與網絡教學環境的優勢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網絡 高中英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
一、前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高中英語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其教學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如何應對這種變化,成為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所必須面臨的新課題。網絡在線學習(E-learning)方式有很多優勢,如多媒體資源的開放性、便捷性、互動性等。但網絡在線學習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課堂教學,因為缺失了教師的深度參與的課堂,學生學習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如何把學生主動在線學習與教師課堂深度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話題。在這種背景下,混合式教學這一概念逐步進入高中英語教師視野。教師可通過網絡開展英語聽說讀寫訓練,并將在線學習優勢與課堂教學相整合,構建基于網絡和課堂的高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英語課堂。
二、混合式學習模式概述
1.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國內的興起與發展。在國內,基于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既有以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為理論依托的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理論分析,又有以教學網絡平臺開發實踐為基礎的實證研究。雖然學者們對于基于網絡和課堂的英語教學研究視角有所不同,基于網絡的數字多媒體交互式英語教學的研究已初具規模。2003年,何克抗教授首次倡導了“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 的理念,從而國內研究學者開始以“混合式學習”為理論指導展開相關研究。對于混合式學習的概念,教育技術界或學術界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性的概念,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混合式學習進行了詮釋。何克抗認為:“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面對面(Face to face)的課堂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學習(E-Learning)的優勢結合起來,這意味著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2.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內涵與特點。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育界對其內涵的理解不盡相同,對其模式的定義和特點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基本一致的是,都認為其核心是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機統一,關注兩者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教師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將教與學的所有要素進行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根據不同情境、不同問題和不同要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開展多維度教學、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基于網絡和課堂的高中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所謂基于網絡和課堂的高中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引領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此自主學習模式將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學習,獲得學習策略的指導,逐步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其自主學習的意識,最終形成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1.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建設混合學習資源庫。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混合式學習資源庫的建設正可滿足此需要。目前,各級各類高級中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設施基本已普遍到位,為英語混合式學習資源建設提供了條件。在融合網絡學習和多媒體課堂學的混合學習平臺上,不管學生進行的是基于網絡資源的自主探究學習,還是基于任務的協作式學習,都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合適的學習資源,因此,學習資源庫的建設可以說直接影響到學生在線學習的興趣,也自然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因而,建設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庫是混合式學習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混合式學習資源庫的建設,需要教師準備大量的教學文本,搜集、整理并優化各種網絡和多媒體教學資源,比如圖片、音頻、視頻和PPT資料等,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外在線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聽、說、讀、寫、譯的材料。條件許可的話,教師也可跨學校、跨地區、甚至跨國合作,把優秀的教學資源整合并呈現在混合學習平臺上,這樣,學生就可以輕松便捷地得到最優的學習資源,最優的教師授課,和最棒的學習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2.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多媒體交互式英語教學,全面改進高中英語學習環境。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講授模式存在形式單一等諸多弊病,而基于網絡和課堂的 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英語基礎、特點和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較快地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課前,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學習平臺,預讀教師放在平臺上的課程導讀部分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說明等,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也便于自己課堂上有重點地進行聽課。另外,還可參加網上的英語學習、英語論壇、英語報刊閱讀,進入虛擬的英語教學課堂,在網絡空間享受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原汁原味的學習氛圍中,培養語感形成語言習慣。
3.利用網絡學習平臺,改進英語教學中的交互和反饋,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支持,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方便快捷、智能化、跨越時空、有效互動的學習環境,以及自我監控手段,并促進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師生可以將教學(學習)時間、進度、成績、作業等相關信息及時上傳,也可利用平臺進行分班、分級、答疑、布置作業、發布信息、上傳作業等。教師可便捷地調用、存儲和分析各方種數據,在平臺上真正實現“交互式”教學和管理。教師還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班級的教學特點上傳不同的教學資源,個性化地定制教學內容。而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同樣可以個性化地選擇交互的速度、時間、地點和方式,動態地進行自主學習過程。endprint
教學平臺,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以視頻、動畫、聲音、圖片等真實場景為核心的交互式多媒體表現形式來確保自主學習過程的互動、有趣,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進入到情景之中與視頻中的人物進行對話練習,在真實情景中進行口語和聽說練習。此外,教學平臺還可以提供過程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教學評價工具,支持靈活的評價策略,提供即時的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和教學過程的量化數據。
4.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增進課堂外師-生、生-生間互動。混合式學習模式傳區別于統教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傳統教學模式之下教師課后很少參與和過問學生的課外學習,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打破了“上課”與“下課”的界限。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更重視師生、生生間的在線互動,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實現實時和非實時交互,教師在線時間不間斷,讓學生能夠時時“見到”教師,教師也能及時有效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督促與引導學生的課外學習。另外,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注重組織和引導學生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成幾人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協作學習活動,比如情景對話、角色扮演、英語辯論賽等,增強在線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習得。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以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教師們把它作為單純的演示工具來使用,未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數字化優勢,更忽視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了一種探究式的情境和途徑,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以科學研究的態度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英語問題,同時,網絡教學平臺也幫助學生架設了從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自主學習過渡的橋梁,幫助學生實現了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實現知識的內化,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鄭靜.混合式學習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6).
[2]米瑪白多.淺談網絡環境下高中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
[3]鮑明捷.網絡環境下英語自主式學習評價體系的研究[J].理論月刊,2011(2).
作者簡介:沈慶紅(1969.10-),女,漢族,江蘇無錫人,文學學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