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素珍
摘 要:新課程理念在小學教育中的深化促使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小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數學教師對此應該形成足夠的重視,加大力度對教學活動做出改進優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通過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具體的解決措施提出意見,希望可以增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具體措施
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更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存在于數學課堂上的一些問題,使得高效課堂構建受到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對此,數學教師應該形成足夠的重視,積極改進課堂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一、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發現存在一些問題,使高效課堂的形成受到阻礙。尤其是在新課程理念下,這些問題更加突出。首先,部分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的情境化,為了創設情境可謂是“冥思苦想”,好像數學課脫離了情境,就脫離了兒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
其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課堂參與度是衡量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程度的一個指標,就是指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程度。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來看,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已經成為高效課堂構建的一個主要問題。其主要表現在學生興趣不高,課堂表現不積極;學生學習思維無法和教師講課速度實現同步跟進,出現脫節。
最后,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無法根據學生實情對教學活動進行適當調整。這就導致數學教學缺乏針對性,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展開,不能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教學流程設計,鋪墊高效課堂基礎
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上,一定要對教學流程進行完善,通過完整的教學活動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具體而言,要在當前教學流程的基礎上,補充預習和導入的環節,為課堂教學打下一個前期基礎,讓學生能夠對所要教學的內容形成一定了解。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設計一個預習環節,讓學生對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原理和計算規則再次溫習。然后,就可以設計一個導入環節,將學生的思維集中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前拿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教材的主要內容快速閱讀,了解基本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則趁此機會準備導入素材,比如可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導入案例。例如,教學小學三年級“加減法的一些簡便計算”時,可以從生活中的“付整找零”問題展開:買一雙運動鞋要96元,你該怎樣付錢?文具店里的數學作業本每捆50本,王老師要買196本,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會怎樣拿貨?學生會很快回答:買運動鞋時,付1張100元的人民幣,找回4元:拿作業本時,先拿4捆(200本),再抽回4本。這時,教師再出示例題:“176+96和966-194,怎樣算簡便?”根據剛才“付整找零”問題,學生自己就可以領悟出“176+96=276+100-4=372,966-194=966-200+6=772”的簡便算法。通過預習和導入,學生就能夠對基本的知識形成了解,為后續教學鋪墊堅實的基礎,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二)做好師生互動,推動課堂教學實現效率提升
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有效的師生互動,尤其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從而在互動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比如,教學四年級“除法應用題和常見數量關系”內容時,就可以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課上提問:“同學們平時買過東西吧?”學生回答:“買過?!薄昂玫模F在我就是售貨員,同學們來買我的東西,希望同學們來參加。”教師在講臺上擺放準備好的作業本、鉛筆等,然后把自己準備好的零錢分發給舉手的學生。當學生來買作業本問多少錢的時候,教師回答:“1.5元一本?!比缓髥枌W生需要多少本,并在同時講解乘法的用法和除法的應用。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拉近了與學生的關系,并將知識更形象地體驗在生活中,這樣的活動同樣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數量關系之間的聯系弄得更清楚,達到了教學目標。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理念下賦予小學數學的重大使命,在這個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重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比如完善教學流程設計鋪墊高效課堂基礎、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參與度提高、做好師生互動,推動課堂教學實現效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從而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侯初昌.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