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玲
摘 要:計算是人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是生活中所必需的技能。無論家長還是學校都非常重視計算的學習。在小學數學中,計算更是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計算的方法與規律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依賴高科技產品,甚至連計算也依靠計算器、手機等。但這樣的情況明顯不利于學生之后的學習與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改變學生的態度,通過有趣的學習讓學生愿意去學習計算知識、掌握計算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現今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與不足
現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了些許的問題,學生對于計算的興趣不高,教師也難以教授;并且,由于年齡的限制,很多小學生其實不能靈活地將計算運用在所有的問題中。種種問題使得現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育進行得相對較困難。我們將現今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為如下兩點:
(一)學生思維相對不夠靈活,難以舉一反三
首先,學生由于年齡的問題,思維不夠靈活,不能及時掌握教師教授的所有知識。比如,當教師教授“分配律”“結合律”時,學生難以將兩者相結合,這樣無疑加大了學習的壓力;學生由于從小學習的“從左向右”的規律,當教師講解“優先律”時,很多學生常常不能接受;還有很多學生會計算但不會靈活地運用到題目中,計算題算得出來,應用題就不行了。這樣等的問題,都讓學生不能有效地掌握計算的方法和規律。
(二)學生對數學計算興趣較低,不能主動學習
現今的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我們的生活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智能設備。這種情況使得學生從小就有依賴的心理,這種心理在計算的學習中也有所體現。比如,有部分學生在遇到較難的計算題時不是開動腦筋去思考,而是拿出計算器,用計算器來計算結果。在一、二年級時,部分學生對于教師留的計算題更是覺得無趣,不會自己開動腦筋來做作業,有的還會直接用計算器計算結果。這樣的消極態度非常不利于計算的學習。
二、小學數學計算有效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小學數學計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我們之后長久的學習,如果這方面不扎實,學生之后的學習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如上述所說,我們的小學數學計算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們針對該現狀,將解決以上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總結為以下兩點:
(一)重視基礎,并培養學生的計算技巧
很多學生在幼兒園時教師就已經開始教授計算,在家時家長也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去進行簡單的計算。但我們認為,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計算知識,教師還是應該首先要加強學生基礎計算的學習。比如像一、兩位數的加減法這樣的知識,即使學生之前在家里或是幼兒園已經學習過,教師仍然要再次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對于這樣的知識,教師要注重方法的教授。還可以適當地進行延伸,比如當學生學習11+19時,教師可以延伸,向學生詢問“那么181+119等于多少?”通過這樣的類比,延伸、加深學生對進位的認識與理解,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感,讓學生之后遇到這種特殊數字可以有意識地計算。這樣的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習的計算知識的記憶,更有利于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靈活地運用計算知識。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計算知識時相對較為困難,低齡學生注意力的持續性本就較低,部分教師為了鞏固課堂所講內容都會留很多的作業。學生面對這樣的作業其實是不感興趣的,甚至有的學生是厭煩的。這樣的心態使學生對于計算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設置情境,“昨天某某同學和家長一起去超市購物,某某同學想吃蘋果和橘子,蘋果兩塊錢一個,橘子一塊錢一個,他們買了四個蘋果和五個橘子,總共花了多少錢?”通過這樣的情境讓計算問題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增加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看看誰說得最對,誰算得最快。這樣的互相激勵的方式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入思考題,讓學生對計算產生興趣,并愿意去開動腦筋,主動學習。這樣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多方面的考慮,在注重基礎計算知識的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最有效地學習計算,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夕凱,劉娟娟.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熱點問題與思考[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27(1):55-58.
[2]劉娟娟.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改革中的繼承與發展:“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對比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2):45-49.
[3]尤彩屏.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6(3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