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手機、網絡普及化,移動學習、個性學習隨之而來,一個“微”時代教育就此誕生。本文通過分析移動微課堂的內涵和特點,結合《市場營銷學》的實踐教學情況,利用移動微課堂作為信息化手段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從選題、設計思路、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以期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關鍵詞】移動微課堂 教學設計 市場營銷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6年度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科研基金項目“移動教學”視閾下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階段研究成果(2016ky4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04-02
作為新生事物,微課以短小精活的特征迎合了時代的要求與大眾心理,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乏味的課堂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微課的教學設計是評價微課質量高低的首要標準,合理的教學設計是吸引、維持學生注意力的最佳方式,因此,作為微課時代教師,掌握“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是其必備的基本教學技能。
一、關于移動微課堂的定義
移動微課堂簡稱為“微課”。隨著微課的不斷運用和其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化,人們對微課也有著比較深刻、全面的認識,很多教育專家和教育部門都對“微課”一詞給出了定義。胡鐵生老師于2011—2013年對微課的定義進行了完善:微課又名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
二、移動微課堂的特點
1.“短”。移動微課堂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教學視頻。由于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有限,因此微課是一堂不超過15分鐘的微型課堂。當然,視頻的具體時間還是取決于其所講授的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的內容多少。
2.“小”。微課的“小”由其教學內容和資源容量所決定。同時為了師生可以流暢地在線觀看視頻、查看教學輔助資源如教案、課件等,也為了師生可以方便快速地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手機、IPAD等,因此微課的視頻和其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占據幾十兆字節。
3.“精”。一個微課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決定了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加以精煉、濃縮知識點,使得它能夠突出主題、針對性強。
4.“活”。一是教學內容新穎,在創作過程中添加了趣味,讓學生能夠在有趣的情景中有效地吸取知識;二是傳播形式多樣化,比如網上視頻、手機傳播、微博討論。
三、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
1.微型化。微課就是微型化,課程教學時間短,一般不超過15分鐘,利用有效的時間,傳播明確的教學內容,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以學習者為中心原則。無論是微課課程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必須圍繞著學習者這個中心來進行,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3.實效性原則。移動微課堂的教學內容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相接近,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還能保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4.易懂性原則。它是指在設計過程中將抽象問題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也就是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媒體和適合的表現形式。
四、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事例研究
本文結合《市場營銷學》的實踐教學情況,利用移動微課堂作為信息化手段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從選題、設計思路、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微課選題
1.微課題目。有句俗語“名不正則言不順”,微課題目是微課設計的核心和著眼點,如果微課題目含糊不清,會容易造成跑題,而好的微課題目能讓學生除了產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之外,還能準確知道教學內容的知識點是什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例子:“如何巧妙的約見客戶”這一微課題目已經將其教學內容的著重點清晰明了地表達出來,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時就會特別留意,教師也可以在視頻播放到這里的時候點擊暫停,讓學生進行展開討論,隨后教師又再次點擊視頻,將約見客戶最完美的過程展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個知識點。
2.微課選題原則。根據上述所提及微課的4個特點,在進行微課選題時需要遵守以下原則:一是時間性原則,選擇的教學內容必須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容正常講述完;二是實用性原則,教學內容以精為主,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正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三是趣味性原則,教學內容便于教師在創作情景中添加趣味性,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設計思路、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
1.設計思路
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的設計思路可以采取“倒逼法”進行設計,如下圖:
2.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
第一步,引起注意。微課開頭的切入點是要準確迅速的,在有限的時間里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常用的方法有:開門見山、拋錨引入、情景引入、問題引入、項目展示等。
第二步,明確目標。教學目標是微課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靈魂”。因此,微課開頭一般都會告知本微課主要教什么知識,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第三步,知識講授。針對每一個知識點的不同特性,講授的方法和媒體選擇、視頻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第四步,教學指導。這一環節主要是根據上一步所講授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性和拓展。在教學設計中,技能性知識點多數采用實踐演示和知識應用相結合,理論性知識點多數采用常見問題和拓展學習相結合。
第五步,教學小結。利用10-15秒的時間進行梳理知識點,讓學生再次反復回憶知識,加強掌握。
(三)教學教案
以《市場營銷學》第九章第三節定價策略中新產品定價策略為例介紹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如下所示:
微課教學設計:新產品定價策略的分類及其區別。
學習需要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新產品定價策略是市場營銷學中定價策略的一個十分關鍵組成部分。價格通常是影響交易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又是市場營銷學中最難以確定的因素。企業定價的目標是促進銷售,獲取利潤。這要求企業既要考慮成本的補償,又要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定價具有賣賣雙方雙向決策的特征。
2.學習者分析:學生通過本課程前幾單元的學習,已掌握消費者市場分析、市場細分和產品策略等基礎知識與技能。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新產品定價策略相關理論;掌握它們之間的差別。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新產品定價策略,能運用相關理論對產品進行分析,并能為企業產品進行合理的定價。
3.情感目標:通過課前獨立預習、分組探究性學習等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協調和學會合作,提高溝通能力。
教學重難點:撇脂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中間定價策略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
教學內容:
1.撇脂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中間定價策略的定義。
2.撇脂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中間定價策略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
教學方法:通過采用引導啟發法、生活案例分析法等教學方法授課,通過實例動畫演示讓學生輕松掌握新產品定價策略,通過PPT演示、知識描述、生活商品價格變化同步動畫演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產品定價策略三種策略的差別。
教學過程設計:
參考文獻: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
[2]胡鐵生. “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北京.電化教育研究,2011,10期
[3]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