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華
【摘 要】對于不同崗位的員工,既有共同性的素質要求,也應該有差異性的要求。校辦企業存在事業編制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合同制人員年齡跨度大、文化層次普遍不高等問題。面對如此的員工,要求其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去搶占科技前沿是不現實的,只能因地制宜循序引導。
【Abstract】For the employee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there should be the general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chool-run enterprises, such as the older age of the staff, the lower culture, the larger age span of the contract personnel and the lower cultural level. Facing such employees, it is unrealistic to ask them to have pioneering spirit to seize the fronti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an only guide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關鍵詞】校辦企業;員工;基本素質;思考
【Keywords】school-run enterprises; employees; basic quality;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1-0144-02
1 引言
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對于提高企業效率意識的建設至關重要。企業若要帶領員工共同成長進步,就要在工作過程中,全面提升企業員工的各項素質。論文系統而深入地探討了企業員工素質的提升對提高企業效率意識建設的影響及提升企業員工素質的途徑。
2 服務意識要求
作為服務類企業的員工,樹立為客戶服務的理念是必不可少的,用自己的技術和勞動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從而贏得客戶認可。企業中不少員工是從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他們的驕傲是當年的等米下鍋,坐等客戶上門。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繁榮、競爭的加劇等驅使人們必須改變思維、適應環境。服務意識的含義不僅僅是簡單的變等米下鍋為找米下鍋,變坐等客戶上門為主動服務上門,而是要在心中繃緊客戶至上的弦,心甘情愿地為客戶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種服務[1]。不同的客戶有著各自不同的需求,有的甚至看似不近情理,遇此情形,唯有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才能愉快地接受,并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想方設法滿足客戶的一切要求,反之則會牢騷四起,滋生抵觸情緒。
3 質量意識
對于任何產品的質量,用戶雖然總是有著無限的欲望,但是也有基本的底線,作為服務行業的員工,應該向客戶提供盡可能高質量的產品。雖然并不是每一種行業、每一種服務都有明文規定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優秀的產品質量將會帶來良好的并且是長期的收益,這既是對客戶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客觀地說,不少校辦企業產品質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藝水平和經驗來保證,仍停留在“操作者”的質量控制階段,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較大。在時間充裕時做到保證質量較為容易,一旦遇到生產時間非常緊張時,也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質量為先。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的選用、工藝工裝程序的確定到半成品、成品的檢驗以及包裝,每一道工序均要嚴格把關、層層控制,確保每一件產品都讓用戶滿意[2]。
4 提高企業效率意識
員工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通常被稱為效率。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有完善的效率考核機制,員工效率的高低直接與收益掛鉤,在管理上也比較明確;而對于一些校辦企業而言,并沒有一整套的考核評定機制。目前,對人才的爭奪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使人才爭奪日益國際化,然而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提高企業效率意識”[3]。如果單純以金錢報酬為標準,只會造成員工沒有歸屬感,頻繁跳槽,企業不敢投資對員工的培訓,長此以往,對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都會造成消極影響。在世界許多優秀的企業中,企業會幫助員工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他們設計未來。企業管理現代化即是企業運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科技手段,確保企業管理模式通過信息技術、過程方法以及人文和諧等要素,注重以人為本,構建符合企業發展的可持續管理模式,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為企業帶來更大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現代化是企業自身生產發展的需要,同時企業的現代化管理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此,企業在開展現代化管理時,應當注重企業管理現代化必須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
對于領取固定報酬不拿計件工資的員工而言,效率意識的強與弱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整體利益[4]。在同時有幾單生產任務的情況下,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某件產品的生產周期,這要求每一個在崗員工強化效率意識,提高工作效率。雖然效率不等同于效益,但無疑有著密切聯系。正常效率下,某件產品如果生產周期為一周,在效率提高時可能會縮短為三天,而在效率低下的狀態時可能會延長為兩周。員工工作效率的高低其實是一個員工綜合素質在工作崗位中的反應,因而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要通過多途徑的引導提高員工的品格素質,遠離好逸惡勞、偷工減料,做踏實誠懇、好學上進之人;另一方面督促員工努力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從而成為愿意干能夠干而且也能干好的優秀員工。
在當今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人才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擁有大量的優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對企業的管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是能夠推動企業實現升值的人力資本。對這些人才的爭奪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使人才爭奪日益國際化,然而在這個人才爭奪戰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提高企業效率意識”。雖然現有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的經營當中較為常用且有實際性的效力。但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些管理模式缺乏市場開拓精神和意識,管理觀念陳舊、思想上相對落后、營銷機制不健全。而且管理不嚴、紀律松弛等缺點不斷顯現,不能適應現今的發展趨勢,影響企業的良性發展。尤其是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從原來單純的盈利性組織向學習型組織和知識型企業發展。為了從根本上實現企業的現代化革新,企業越來越需要創造適合自身特點的新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5 節約意識
不管什么企業,開源節流都很重要。對于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的傳統企業,由于設備陳舊、工藝落后、利潤微薄,員工的節約意識更為必要。一個產品的完成,需要幾個到幾十個不同工序的完美組合,任何一個工序的任何閃失都有可能造成產品的不合格而導致浪費,每一個細小的浪費都會帶來成本的增加從而直接降低有限的利潤。從企業的角度講,制定各個工序的操作規范、質量要求和相應的獎懲措施固然必要,但從員工方面說,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繃緊節約的弦,從操作上提高熟練程度,完善工藝水平,盡量減少浪費,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率為增加企業和個人的經濟效益打好基礎。
6 效益意識
企業經營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利潤,有了利潤既能增加投入擴大再生產,也能增加員工的收益,更能為國家做貢獻。而員工辛勤勞作的重要目的必然是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員工的努力工作和增加收入必須有機結合并得到統一,職工才會得到幸福感,企業也能保持活力。
【參考文獻】
【1】文建新.企業領導的素質決定企業的命運[J].中國包裝工業,2002,7(21):22-24.
【2】徐玉英,張予芳.淺談如何激發員工的執行能力[J].科技創新導報,2012,20(14):5-8.
【3】李偉.增強企業執行能力的關鍵是要有執行型的領導[J].中國職工教育,2013(16):143-145.
【4】劉光明.提高企業效率意識與核心競爭力[J].經濟管理,2002(17):87-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