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穎
【摘要】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成果的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種評價可以讓小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成績和不足之處,讓小學生掌握前進的方向。現階段,設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變成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對小學語文評價標準作一個闡述,并指出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048-01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經常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小學生回答后,教師會予以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小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指導小學生正確地進行學習,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的評價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小學語文課堂該實行怎樣的評價標準呢?
1.小學語文評價標準
1.1 識字與寫字能力評價標準
教師對小學生發表的鼓勵性評價可以激發小學生識字與寫字的愿望,對低年段小學生識字的評價標準是小學生識字1600-1800個、能夠準確發音,對其寫字能力的評價標準是握筆姿勢正確、筆畫順序正確、書面整潔工整、寫字無誤,在課堂練習或者期末測試中,教師可以將口頭和書面相結合進行評價,其中書面評價也是幫助小學生識字的過程,一舉兩得,在小學生發生錯誤的情況,教師要即時評價、予以糾正。
1.2 閱讀能力評價標準
對于閱讀的評價包含三部分:第一是默讀,其評價標準是小學生是否可以不出聲、不指讀;第二是出聲閱讀,小學生朗誦時是否流利、發音是否標準、是否帶有感情是教師進行評價的標準;第三部分的評價是對于課文和詩歌的背誦。此外,語文教育并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語文課堂對于中華傳統文化與美德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對于書本的愛護也可以作為教師的語文評價標準之一。
1.3 寫話能力評價標準
寫話指的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小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語言知識進行寫作。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是描寫他們觀察到的事物,描寫他們腦海中想象的事物,敘述他們生活中的感想,教師的評價與指導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他們未來的寫作功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寫話能力的評價標準就是小學生能否將語文課堂上學到的詞匯運用到寫作中,能否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表達感情。
1.4 口語交際能力評價標準
語文是一門實用的學科,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就是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過程,對于口語交際能力評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對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評價過程中,如果一名小學生能夠較為完整地復述課文、故事,或是復述精彩情節,那么其就具備較高的口語交際能力。其他輔助的評價標準還有小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討論、表達自己觀點時是否自信、交流中是否使用普通話、與人交談中是否具備禮貌等。教師可以主動與小學生進行交流,以便作出更準確的評價。
1.5 綜合學習能力評價標準
對于綜合性學習能力的評價主要是指對小學生參加校園及社會活動方面的評價,以筆者學校為例,會將小學生參加語文技能比賽及活動的情況作為一種評價方式,在語文期末成績中占10%的評分,這些活動包括演講、書法、課本劇、講故事大賽、古詩詞、作文等,這些活動能夠豐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對此項能力的評價標準是小學生參加活動的次數及取得的名次,教師會在評價的基礎上給出合理的學習建議,幫助小學生取得進步。
2.小學語文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2.1 督促小學生重視平常學習
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可能因為一時不認真聽課而落下功課,導致后面的課程都跟不上,到最后期末考試時得不到優異的成績,這就說明了日常考核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教師要注意經常督促小學生學習,讓他們不要落下功課,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讓他們從小養成自己學習、自我管理的習慣。
2.2 創立寬松的評價氛圍
現在的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讓小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宣揚“以人為本”,教師與小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的師生關系,更多地體現出平等關系和互相尊重,這就要求教師創立寬松的評價氛圍,但寬松不代表散漫,寬松是建立在遵守課堂規范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小學生的榜樣。
3.小結
教師在小學語文評價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掌握小學語文評價標準,創立寬松、尊重、平等的評價氛圍,謹記在評價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用真誠的內心結合科學的評價標準去評價小學生,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和公平性,讓小學生快樂地學習語文,幫助小學生改正錯誤、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希豐.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56
[2]劉榮杰.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探究[J].2016(02):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