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儲
[摘 要]“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其是將講授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相結合,將“教”和“學”相互聯系又相互分離,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專科起點升本科班級的教學歷來被高校教師認為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利用學生原有知識,又能給學生帶來新的啟發,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分課堂”的方法,對專升本班級財務管理課程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對分課堂;財務管理;教學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28
[中圖分類號]G642;F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2-0-02
0 引 言
提高高校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大學生的專業課學習熱情,培養應用型、創新性人才,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傳統的大學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階段,高校教師對于高校教學改革的認識也不夠,認為大學生完全靠自覺去學習。其實無論是大學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如何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大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成為現代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專升本的學生作為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大學生群體,經過三年的??茖W習,大部分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在??齐A段有所接觸,在準備升本考試的過程中,一些學科又得到了強化,并經過了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在升入本科階段后,對于一些學科已經形成一些固有認識。那么,在升入本科后,如何引導他們利用??频幕A知識,又不完全依賴專科的知識,這成為很多專升本班級教師應該討論和思考的問題。
財務管理學是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在??齐A段就開設過的課程,在升入本科階段后該課程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導學生在這門課程當中學到更多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成為專升本班級財務管理教師應該思考和主動探索、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財務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對分課堂”的教學方法。
1 “對分課堂”簡介
“對分課堂”是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更適合我國大學生的一種新式教學方法,該方法結合了傳統的講授法和討論法,成功彌補在傳統講授法中學生參與度不高,在討論教學中學生無話可談的尷尬局面。這種方法將兩者結合一起,課堂中一半時間留給教師,讓其對主要內容、難點內容進行概念化、系統化的講解,在講授過程中不互動、不提問,對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向學生展示,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等方式,系統化地呈現出本章節的內容。教師完成講授后,布置較為開發性的思考題目,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學習吸收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在這段過程中學生不借助其他同學的幫助,通過教師提供的材料、教材等資料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完成后由教師組織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討論中教師可適當加以引導,使討論整體圍繞在課堂內容之上。討論過程中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同學可以解答討論。小組學習之后,教師隨機抽取幾個小組代表發言,搜集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集中或有代表性的問題,在小組發言后進行解答。
簡言之,“對分課堂”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即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吸收(Assimilation)—課堂討論(Discussion)。因此,“對分課堂”也被稱為PAD課堂。
2 “對分課堂”在專升本班級財務管理學中的應用
2.1 “對分課堂”在專升本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基礎
財務管理學是會計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專業主干課或者專業核心課,在會計學及其相關學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財務管理學給學生提供了與財務會計不同的思維,把財務會計側重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簡單核算,轉變成財務決策,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并幫助其做出財務決策。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財務處理越來越多依賴電腦和現代科技,因此未來財務人的發展也不該僅僅局限在簡單的會計核算,更應該向會計管理化發展,真正利用財務信息輔助決策,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財務管理學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廣泛關注。
專升本的學生由于在??齐A段多是會計學或相關專業,在??齐A段就接觸過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財務管理學也是多數會計學專升本考試中需要考察的科目,因此,區別于普通本科生,專升本學生對財務管理有基本認識,但了解不深入。這恰恰給教學增加了難度,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因為在專科學習中財務管理沒能取得好成績,導致對財務管理的學習沒有興趣,還有一些同學是在專升本復習階段靠突擊、題海戰術等方法通過考試。這導致很多學生對財務管理沒有完整的認識,甚至有厭惡情緒,這些都給財務管理教學增加了難度。因此,在教學中主動、有意識嘗試“對分課堂”的方法,利用學生對于財務管理的基本認知,簡化講授環節,利用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多布置開放性思考題,引導學生產生財務管理思維,同時提高專升本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2.2 “對分課堂”在專升本財務管理教學中的實踐:以某學院會計學16204班為例
在2017-2018學年專科起點升本科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應用“對分課堂”,對會計學16204班財務管理學課程采用“對分課堂”的教學方法,本課程共16周教學周,每周4學時,45分鐘為1學時。根據課程內容,第一章主要是前言概述部分。財務管理學在教學過程中可分為投資管理、籌資管理、運營管理和利潤分配四個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樹立學生的系統學習思維,有意打亂原教材章節,對教學內容按照財務管理的四個環節進行重新梳理。第一周4學時講授第一章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在教師講授過程中認真聽講,主要理清第一章的主要條理,課后布置參考書籍或參考資料,布置思考題目,要求學生在充分自學的情況下完成課后思考題。第二次課前45分鐘,組織學生組成4~6人的小組,對上次課的內容進行討論,互相解決在自學過程中的疑問;后45分鐘,教師選擇幾個小組進行總結發言,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解答,展示點評作業完成情況,對完成作業和討論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以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第2周上課教師講授下一章節主要內容,要求學生認真聽課,課下閱讀相關材料并完成思考題目,第三周組織學生討論并解答問題,以此類推。endprint
可以看出,在“對分課堂”實施過程中,每個章節包括三個環節,即課堂講授、課下自主學習思考、課上討論答疑。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課下和學生的溝通,多數同學對這種教學方法比較認可。
3 “對分課堂”在高校中應用的意義
“對分課堂”通過“教”與“學”的對分,提高了課堂效率,減輕了教師負擔,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16204班學生的反饋看,“對分課堂”教學方法在財務管理的教學中發揮了多方面的優勢。
3.2 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向課堂要效率已經是近年來高等教育關注的焦點,很多學校都在縮減課時。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成為很多高校教師思考的問題?!皩Ψ终n堂”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即教師利用一段完整時間,對教學內容進行精講,減少不必要的互動,將講授內容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所學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將非重點內容變成輔助材料,課后閱讀資料發送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既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深度也能保證課堂容量。
3.2 有效激發學生熱情
“對分課堂”強調學生課下自主學習、閱讀教師發放的學習材料,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改變傳統高等教育中“滿堂灌”的情況。小組討論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渴望在小組中有突出表現,渴望被他人認可的心理會促使學生在討論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激發學習熱情。
3.3 有助于構建財務管理思維體系
財務管理學作為會計學專業的專業主干課,不僅要培養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的運用,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鍛煉財務決策應具備的能力,因此,系統化、邏輯化的思維體系就顯得極為重要?,F在通用的財務管理學教材,更強調知識點的前后銜接,而忽視了內容的前后聯系,讓很多學生學完這些內容后并不清楚是在什么時候應用,并不清楚是在做什么決策,因此,在應用“對分課堂”過程中,調整教學順序,在講授過程中強調知識的前后聯系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財務管理思維能力,改變學生盲人摸象式的學習方式。
4 結 語
“對分課堂”將“教”和“學”緊密結合,又在時間和空間上相對分離,成為擺脫現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困境的有效方法,給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可以在高等教育中推廣。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5).
[2]魏春梅.“微課+對分”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語文學刊,2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