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虎
【摘要】隨著我國快速發展,為緊跟社會發展步伐教育事業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推行素質教育是增強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主要措施。所以,初中數學老師需要通過教學課程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初中學生 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111-02
在數學中面對問題的思維能力一直是數學教育重點培養的地方,然而傳統的數學教育中重視知識的傳承,并不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養成,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被動的學習知識,不具有主觀意識,無法發掘自身的特點,所以數學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思維能力。
一、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主思考
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前提條件是使學生自主產生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究周圍事物,開闊自己的視野。教師在課堂教育中除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之外,也可在教學過程中或者在課堂外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以生活中常見的困難作為主體,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相互討論,并對其創新的想法給予肯定,使學生自信心上升,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如此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會逐步增加,自主的投入到數學問題中,從各角度思考問題,積極的尋找答案。靈活的采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不斷的發掘自身潛力,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習能力。例如在研究數學最短距離問題時,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街道旁修建牛奶站,向兩處居民區提供牛奶。牛奶站應該建立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兩居民區最短?在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得到答案后,一步步的加深問題的難度增加條件,例如如果兩處居民區分別在街道的同側,牛奶站應該建在什么地方?教師通過進一步的增加問題難度,使學生的熱情二次激發,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距離最短問題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自主思考的能力[1]。
二、培養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思考問題的方向不同出發點也不相同,思維能力的體現也有差異,身為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同學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個體,啟發思維的方式也不一樣,只有最合適的辦法才能夠使學生開闊自己的視野,推開內心的大門。在培養數學能力時,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的培養在于對洞察力和靈活性的綜合能力,體現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洞察力一般是通過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分析問題的本質,并通過本質結合實際情況,發現解決問題的重要點,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各種問題。靈活性的培養是指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要靈活的發揮自身的特點,不拘泥于傳統的思維模式,使用各種辦法嘗試解決問題,并得出最優的解決思路,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應該在課堂學習中,使學生自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2]。
三、建立問題情境
從實踐教學中可以得出,如果教師在課堂教育中激起學生的自主意識,那么教育目標已經成功一半。簡單來說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的主要目的,便是調動學生自主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于問題的開闊性思考,因此在教學任務中,建立合適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性一直是教育的重點。在課堂中,教師通過建立問題情境,并且引導學生思維,讓學生自主懷疑實際的可能性,并且積極的參與思考假設的實際操作方法,最后協助學生找到答案。由此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潛力,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在學習中,條條大路通羅馬,其實每一個問題都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在通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斷的發掘深層次的問題,并讓學生自主思考提出疑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例如在傳統的雞兔同籠問題,有兩種最常用的解決方式,第一種解決方法是設定未知數,并通過二元一次等式方程解決問題,還有一種是通過設置最大兔子量,并結合實際題目通過分析的方式解決問題[3]。兩種解決方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假設性思維方式,教師可以通過這一點,由其中一種幫助學生學習到另一種方式的解決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跟教師產生互動,提升師生融洽的關系,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提升。
結束語
數學是教學任務中重要的一環,并且隨著教育改革事業不斷深入發展,數學更應該發揮出應有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習中開闊學生視野,鼓勵學生行多個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安正智.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外交流,2016(22):289-290.
[2]周俊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4(7):86.
[3]王欽光.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5):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