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學生實習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部分。學生通過這一環節來適應工作和社會,但有學生不適應,主要有對實習意義認識不足、在校期間不認真學習各種技能、自我定位不準和職業素質欠缺等幾部分原因。班主任應該從多了解本專業前沿動態、教育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做好學生求職面試的指導、做好實習心理輔導等幾個方面疏導學生,平穩度過實習期。
【關鍵詞】職業學校 班主任 實習指導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183-01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明確規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環節,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部分。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完成學校向企業、課堂向崗位、理論向實踐的遷移,實現理論教育與職業工作環境緊密對接,為畢業后能更好地適應專業崗位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由于環境和角色的改變,對自身認識不足,有些學生并不能完全適應實習工作,有消極怠工、不遵守規章制度、頻繁換崗位的現象,這對實習效果有直接影響,也必然影響學生今后的就業和職業發展。班主任應該在日常工作預見到這些結果,把引導學生適應實習作為重點工作之一。
一、學生不適應實習的原因
1.對實習的意義認識不足
有些學生認為實習無關緊要,沒有意識到實習是就業的基礎;還有些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視,只關注現階段工作是否輕松、薪酬是否優厚,只考慮眼前的利益,沒想到通過實習積累工作經驗,對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的好處。
2.在學校未認真學習各項技能
職校側重于培養技能型人才,而大部分學生在校時沒有意識到這個關鍵點,幾年的在校時間沒有認真利用,得過且過,各項職業技能未掌握牢固,專業技能偏低,成績平平,綜合素質一般。導致了到實習單位要學習的內容太多,覺得很難,不太適應。
3.未調整好心態,自我定位不準
很多職校生都存在自我認知不明確,眼高手低的問題。在校期間認為實習工作很容易,自視過高。有部分學生自尊心太強,不想去一般企業實習,想進好單位,不想做基層的工作,缺乏職業意識。還有學生沒有調整好心態,與社會接觸少,沒有遭遇過失敗挫折,抗壓能力差,無法接受在實習單位被上級領導批評教育,心理素質低下,造成計劃中的實習工作目標難以實現。
4.職業素質欠缺
現在的職校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責任心,甚至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事事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單位的利益,無法適應崗位工作。有學生缺乏溝通技巧,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會妥善處理與上級、同事間的關系,造成人際關系緊張,不利于開展工作。有些學生到了單位后學習能力不強,工作有所欠缺。總之,學生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綜合競爭力太差。
二、班主任應對策略
實習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之路,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學生會很困惑、難以理解,班主任作為最貼近學生在校生活的人,此時應該發揮積極作用,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一關鍵時期,主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培養專業技能,了解前沿動態
現在有很多職校班主任是專職班主任,不是專業教師,專業知識有欠缺,尤其不太了解本專業前沿動向,在平時指導學生時無法給予最先進的建議,所以應該在平時的工作中多關注本專業的發展趨勢,及時收集各種信息并傳遞給學生。
職校學生,首要任務是學好專業技能,掌握職業技術。職業技能是技校學生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也是將來奉獻社會、服務群眾的生存之本[1]。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多滲透專業技能教育,從一入校就要帶領學生了解專業的培養計劃和目標,課程的結構與重點,專業優勢及就業方向與趨勢,落實實習就業的指導。班會課、自習課等都可以組織學生聽專業講座或看視頻,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實習就業的各種活動,讓學生清楚將來的發展方向,要求學生多參與實踐操作和訓練,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為實習就業做準備。
2.教育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進入職校后,學生大部分住校,家長鞭長莫及,教師又不能時刻關注到每個學生。所以很多學生到了職校后對自己放任自流,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而班主任長時間接觸學生,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特點、擅長方向都有一定的了解,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狠抓日常行為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最基礎的方面,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必不可少的途徑[2]。從教學時管理時間開始,要求每個學生遵守學校作息安排,班干部督促、班主任抽查,力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按老師要求進行學習,提高學習能力。之后再引導學生不沉迷玩手機而是參加各種社團、社區活動,最終能有效的支配自己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率。
3.做好學生求職面試的指導
在招聘過程,有一些學生要面對的基本程序:如在求職前應做好哪些充分的準備,在求職過程中怎樣正確地宣傳、展示、推銷自己,如何準備筆試與面試,如何提問福利、薪水待遇問題[3]。很多學生在招聘過程中被淘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在面試環節發揮不好,不知如何面對面試官。因此在正式招聘來臨前,班主任就要做好這方面的輔導,傳授學生招聘面試的技巧,包括語速、形態、著裝等細節。平時鼓勵學生與外界多交流,多和不同的同學接觸,參加社團活動,尤其是演講類的,鼓勵學生多開口,組織班會課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動員學生參與學生會的各項工作,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組織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最終達到讓學生敢于表現自我、提高情商的目的。最后可以在班會課組織模擬招聘,訓練回答問題的技巧,讓學生適應被人挑選的緊張感。
4.做好實習心理輔導
班主任在學生實習之前,要指導學生正視困難和壓力,勇敢地面對現實。實習工作雖然很累、很苦,但卻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段[4]。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觀、價值觀、就業觀,堅定學生專業學習的信心,要求其對職業發展和就業能力素質做好具體規劃[3]。在實習開始時,班主任要多關心學生,經常與學生聯系,了解實際情況,開導鼓勵學生努力地適應工作和社會,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迅速完成角色的轉變,而不是等著被社會淘汰,把悲觀的情緒轉變為樂觀。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成功的站在人生的新起點,實現人生理想。
學生能平穩的度過實習是每個班主任的心愿,雖然很多學生會遇到困難,如果班主任在平時滲透點點滴滴的職業規劃教育,并且在正式來臨前幫助學生正視各種現實情況,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調整好心態,讓學生通過實習的磨煉,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就能為將來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鄭東梅.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滲透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282
[2]謝欣欣.班主任如何指導中職學生的頂崗實習[J].實訓與實習,2012(04):126-127
[3]丁雷.高職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就業工作[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6(4):115-122
[4]邱景.淺談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前的心理調適[J].科教導刊,2013(17):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