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鳳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攀升趨勢,單親家庭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問題開始受到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單親未成年子女家庭缺失,在早年間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如果不加以引導的話,他們很容易出現思想品德問題,為了培養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養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家庭和學校以及社會都應該充分重視這個問題,對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實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水平。
【關鍵詞】單親家庭 未成年子女 心理狀態 思想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95-01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傳統的倫理觀念開始發生轉變,因而離婚率節節攀升,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群體不斷擴大。雖然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但是他們依然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他們的身心是否能夠健康成長,關系著祖國和民族的未來。經過社會調查顯示,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思想品德與正常家庭的孩子的確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所以,加強對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問題的主要表現
1.缺乏道德認知
家庭破裂之后,父母普遍忽視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導致他們缺乏必要的道德認知,對基本的善惡問題無法正確辨別,甚至還與社會上的小混混為伍,以至于他們經常做出違反道德的行為。
2.毅力比較弱
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意志力比較弱,對外來的各種誘惑無法抵擋,難以采用有效的措施來調節自己的心理,非常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和行為的影響。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也缺乏勇往直前的必勝信念。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普遍缺乏主見,遇到事情往往自己不獨立思考,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
3.情感淡漠
單親未成年子女自身就缺乏完整的親情,久而久之,他們的內心就會變得比常人更加堅硬,缺乏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遇到事情不會為別人考慮;,對他人的困難冷眼旁觀,缺乏必要的同情心;與朋友相處時,時常以自己為中心,沒有包容心;對集體和國家的感情淡漠。
4.時常發生違規違紀行為
由于單親未成年子女抵御誘惑的能力差,非常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思想道德發展比常規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偏離正確的軌道,主要表現在,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在學校經常違反校規校紀,不聽從老師的指揮;與同學難以相處,經常與同學發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情況嚴重的還會發生更嚴重的違法行為,以至于他們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單親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問題的成因
1.子女的身心尚未成熟
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本來年紀就比較小,最需要父母在身邊的時期卻必須要獨自一人成長。尤其是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本就容易發生偏差,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但是由于家庭的變故,父母對他們的成長關注沒有完整家庭父母關注得多。所以,很多時候,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沒有人管束,任其聽天由命,身心不成熟的孩子在學校和社會上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影響。
2.學校缺乏針對性的思想教育
雖然教育部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模式在我國已經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很難發生改變,這就導致學校片面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由于年幼就遭遇家庭的變故,他們的內心極其敏感,很多這樣的孩子會滋生出自卑的心理,而學校和教師并沒有對他們進行過多的關注。如果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在學校出現了違反校規校紀的情況,教師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批評,這就會加重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對其他人和事的仇視,非常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3.社會不良輿論的影響
我國傳統觀念認為父母孩子組成的三口之家才是完整的家庭,長時間以來,社會上對單親家庭都是存在偏見的。很多不懂事的小孩在學校會嘲笑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沒有爸爸的孩子”或者“沒有媽媽的孩子”,這對身心尚未成熟的孩子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心理打擊。家庭出現變故并不是年幼的子女導致的,但是父母的事情不僅使孩子缺失正常的家庭環境,而且還要在學校和社會上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社會輿論的影響會增加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對社會的仇視,他們往往將自己孤立起來,無法與別人交心,這就容易導致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形成多疑孤僻的性格,影響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解決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問題的有效對策
1.家長重視對子女的教育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家庭中的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單親家長應該盡量從家庭破裂的悲傷中走出來,對現有家庭建立一個新的認識。單親家長要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要讓孩子知道,他們與其他小朋友沒有任何區別。并且單親家長要不斷提升的自己思想道德素質,給孩子做好榜樣。
2.學校與政府的關懷
單親家庭的經濟水平通常會有所下降,為了減少家庭的經濟困境,政府可以對單親家庭給予一定的補貼,作為教育孩子的基金。學校可以建立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檔案,對這些孩子進行重點關注,一旦發現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生問題應該及時介入,引導他們走向正規。教師還應該教育其他學生不要對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抱以歧視的態度,如果發現這樣的問題,應該進行嚴厲批評。
參考文獻:
[1]高雅晶.小組工作方法在介入單親家庭兒童問題行為中的應用[D].蘇州:蘇州大學,2014.
[2]王師堂,王海燕.對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探討[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3]李玲.單親母親家庭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思考[J].江漢論壇.2008,(12):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