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驥
摘 要: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目標。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優化思想品德教學手段,讓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發揚學生人性中的閃光點。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思想品德課程是為學生奠定思想品德健康發展的一項基礎課程。思想品德之所以成為小學、初中所要學的主要科目,是因為學生在該時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是塑造健康道德的最佳時期。蘇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以生活中的小事作為切入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我們的教學中,讓思想品德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為學生的精神發展樹立正確的方向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那么,如何讓思想品德指引學生前進呢?接下來筆者就根據個人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一、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注重點
1.與實例結合
思想品德源于生活,當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適當地舉一些生活當中的例子,讓學生對思想品德這門科目有更直觀、更具體的理解。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講解,學生聽得暈頭轉向,由于教師沒有將課本內容聯系生活,導致學生只能對課本內容死記硬背,使知識變得生硬,也沒有從根本上起到豐富學生精神內涵的作用。
2.激發學生興趣
思想品德較偏理論,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覺得枯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時,應該多多引導學生形成對該科目的興趣。倘若學生對這門課程沒有興趣,那么學生就會在課上顯得心不在焉,對于課本中的一些積極內容無法有效吸收。
二、思想品德教學的優化策略
1.立足于實例
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引用實例,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見解,也使學生從生活中正確看待問題。
在學習《學會負責》中的“承諾的分量”這一章節時,筆者就向學生介紹了一個關于信守承諾的實例: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焙髞恚米锪藵h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促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可見,信守承諾能增加彼此的信任,甚至還能在危難時得到別人的幫助。然后,筆者又向學生舉了一些不信守承諾的例子:比如沒有按時還錢、和朋友玩耍時經常遲到等等,說到這里,有些學生還慚愧地低下頭去。實例將知識與生活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懂得更多道理。
2.寓教于樂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同樣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自立自強》的時候,筆者就讓學生展開“找習慣小競賽”,內容大致如下:在6:30時,小明像往常一樣按時醒來,開始了他一天的生活。在校園里,小明主動和教師、同學打招呼,并撿起校園里的紙屑。中午在食堂打飯時,小明只吃葷菜不吃素菜。小明在班級中積極發言,被評為“文明之星”。晚飯時,小明的媽媽給小明夾了很多素菜,小明很不情愿地吃了下去。筆者讓各小組將自己找出的好習慣和壞習慣總結在紙上,看看哪個小組總結得既正確又快速。然后,筆者讓每名學生找出自己的一些好習慣和壞習慣,讓學生以制定手抄報的方式寫下自己要培養的好習慣和要克服的壞習慣,并制訂計劃。學生都用水彩筆很認真地在手抄報上進行繪畫,第二天,筆者在班級內舉行了一次手抄報展覽活動,讓學生對“你認為的最優秀的手抄報”進行投票。最終,得票最多的學生獲得了一個精美的禮品。又如,為了使學生體會到意志力的重要性,筆者在班級內舉辦了“意志力大比拼”的活動:首先,讓學生坐著用左手舉起課桌上的一疊書(從教科書中篩選5至8本),看誰舉得時間長,并請第一名落手的學生和最后一名落手的學生上臺發言,讓學生在競賽和切身體驗中體會“堅強的意志是行動的強大推動力”這一真諦。
3.多媒體教學
教師巧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能為學生提供生動的情景。在學習《親近師長》的時候,筆者就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首《懂你》,歌詞中唱道:“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彪S后,筆者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感動中國》節目中孝敬父母的視頻,不少學生都看得熱淚盈眶。隨后,筆者說道:“聽了這首歌,看了這段視頻,相信大家一定對父母的愛有了新的認識。父母為我們默默奉獻卻從來不求回報,面對父母深厚的恩情,你們該如何感激父母?”不少學生的情緒都被剛才的歌曲和視頻調動起來,經過點撥,不禁暢所欲言。學生在學習這一課時也有了更多的體會,因此融情于景,學習起來也更加記憶深刻。
總之,我們應該多多交流和探討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方式,使教學不斷優化,讓學生的思想之花熱烈綻放。
參考文獻:
[1]申嘉欣.淺談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青春歲月,2011.
[2]梁振清.如何開展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評價[J].廣西教育,2007.
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