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芳
【摘要】“蘇式課堂”是一種立足于開放、創新的現代化教育模式,立足于蘇州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蘇式課堂”自有其文化傳承和教育革新的重要作用,基于智慧課堂打造的“蘇式課堂”的教學模式是研究的一大熱點,這也是對新課標體系下地方特色化教學模式的一種有價值的研究。
【關鍵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蘇式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傳統教學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素質的關注不足,在完成教育目標之余無法實現對學生綜合學習興趣與能力的培養,因而在過往的教學中表現為以完成教學目標為主;而現代素質教學則是以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和更完善的能力素質為主要的培養目標,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會偏向于對學生的興趣引導和進行差異化教學。可以看出,傳統教學模式與新課標發布后的教學要求的差異較為明顯,“蘇式課堂”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性的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蘇式課堂”教學的特征
(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蘇式課堂”教學中的首要特征,科學性包含了內容的科學性和情感的科學性。內容的科學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科本身的內容,并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明確教學方式對其所要介紹或闡述的概念、方法是否正確,應該保證做到準確和合理,如語文課程描寫魯迅故居并介紹“魯迅”時,要明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符合真實情況。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會對學生造成積極的引導與幫助,以便更好地理解“蘇式課堂”的特色。情感的科學性是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可能會抒發一些個人情感,而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其抒發情感應該符合真實情況,令人信服,給人以真實的感覺。
(二)生動性
“蘇式課堂”的教學具有生動性,其善于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對課程環境和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編排,突出尊重教學內涵并以發展的理念來看待教育。在課堂中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游戲和互動環節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的理解豐富多樣,而不只是枯燥乏味地聽講。生動性的“蘇式課堂”帶給學生更多向興趣探索的可能,同時對其未來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幫助。
二、“蘇式課堂”教學模式
“蘇式課堂”是一種智慧化的學習型課堂,其實際發展與現行常用的教學模式有較大的革新,從以往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傳 遞——接受式(將課程分為復習舊課、課前引導、課堂講授、課下作業、檢查評價)改變為多元有機的相互整合方式。
(一)理論基礎自學——引導式
理論基礎構成了“蘇式課堂”中主要的知識框架,而在蘇教版教材中,相關的理論基礎都已經成為教師教案中十分熟悉的東西,且可以形成文字性和系統性較強的教學指引,因而“蘇式課堂”要求學生實現對教學課目中理論基礎的自我學習,同時由教師加以引導和輔助,這主要針對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基礎課程,學生要對其中的生字詞、基本概念、定理、單詞、音標等通過預習或者誦讀達到一定的理解,在正式上課前對要學習的知識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和實際的教學環節密切配合。
(二)基本程序探究式教學
“蘇式課堂”在正式上課環節中一般都使用具有探究和發展式的教學方法,一般的程序是問題——假設——推理——驗證——總結提高。該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景,根據提出的假設性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并獲得驗證性結論。在一些實驗學科中還可通過有針對性的實驗設計環節,為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這一環節需要學生在課前對教學內容的提前了解,而又與普通的預習環節不同,更加強調任務驅動式教學。
(三)教學效果回饋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課堂一般采用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進行檢驗,而由于市面上較為發達、多樣的教學參考書,導致學生對自主作業和帶著問題完成作業的方法重視不夠,往往是為了作業而進行作業,對于課堂教學過程中講授的要點和知識重點不能做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能力產生影響,而采用回饋式教學的“蘇式課堂”將學生對課堂教學成果的反饋體現在課堂作業上,在相關的教學重點講授完后對學生展開即時測評,倡導即學即用的智慧化測評和作業體系。根據相關的教學研究,在課堂上進行重點知識的測試和隨堂作業的寫作可以極大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并達到一定程度的準確記憶,且記憶效果比通常教學模式下的課后作業更好。這也是“蘇式課堂”在創新教學模式和作業模式相互聯系方面的顯著成果。
通過以上對“蘇式課堂”教學模式和特點的介紹,可以看出“蘇式課堂”實現了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智慧化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為被動的知識受體,而教師為教學主體的不合理局面,講求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究和學習,將課前準備、課上學習、隨堂作業等教學環節立體呈現,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實施潛力和能力,對于完善“蘇式課堂”的智慧化教育教學、實現學生的良好發展有重要意義,而通過智慧化的“蘇式課堂”的教育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潛力,加快學生對知識探究概念的理解,進而實現良好的學習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蘇式課堂”是一種基于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全新教法,是一種注重生命內涵和教育過程的良好教學實踐,通過智慧化課堂的教學可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也有助于目前課堂教育擺脫呆板和僵化的教育邏輯,實現全新發展,對于完善教育發展理念、倡導新型教學方法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未來,“蘇式課堂”將會更加快速發展,實現學生課堂教育模式的全面革新。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發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開放教育研究,2016(1).
[2]卞金金,徐福蔭.基于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設計與效果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2).
[3]張衛華.“大問題”導學:小學語文“蘇式課堂”的智慧選擇[J].文教資料,2015(26).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