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紅

摘要:適應新課改要求,擯棄傳統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弊端,充分相信學生,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共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共贏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105
背景分析: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是新課標人教版普通高中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2節的內容,由于剛入校的高一學生缺乏相關的化學知識,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在傳統課堂中,針對這一難點都是教師多講,帶著學生多做題以求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這樣做在短期內效果是不錯的,但時間一長學生就忘記了。這也印證了傳統課堂教學過于功利化,沒有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根本目的去組織教學的弊端。所以,這次備課時,筆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筆者想大膽嘗試,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這個難點,課前筆者認真備課、精心設計問題后,帶著美好的期待走進教室。
教學片斷:
1. 講授“二肽”形成過程
在課堂上,筆者首先要求學生閱讀課本,自學二肽的形成過程,并模仿課本畫出二肽形成原理圖。
2. 合作“三肽”形成過程
之后,筆者提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畫出三肽形成的原理圖,要求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對畫好的原理圖用文字進行完整準確的表述。小組討論時,筆者在教室內進行巡視,對學生所畫原理圖進行指導、評價,指出它們的不足,并選出較好的一組展示給大家。
3. 探究相關計算問題
二肽三肽原理圖完成后,筆者順勢提問:“請大家根據原理圖,思考下列問題:
問題1:2個氨基酸脫水縮合時脫去幾分子水?形成幾個肽鍵?
問題2:3個氨基酸脫水縮合時脫去幾分子水?形成幾個肽鍵?
問題3:n個氨基酸脫水縮合時脫去幾分子水?形成幾個肽鍵?
問題4:n條肽鏈呢?
問題提出后,大家經過短暫的思考,迅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最后對探究結果進行展示,其中兩組表現非常精彩,出乎筆者的意料(如表):
組內選出代表,解釋表格內容:“在觀察的基礎上,運用歸納推理。”這種循序漸進的思維被大多數學生接受,筆者及時對他們的成果進行了肯定和表揚。
組二:做游戲形象記憶
由組內每個成員代表一個氨基酸,通過手拉手表演一條肽鏈的形成。其中每增加一個成員就對應多一個氨基酸(讓學生判斷脫水數和肽鍵數);然后他們又邀請了別組的學生表演另外幾條肽鏈,隨著肽鏈數的增加,學生自然想到了m條肽鏈的情形。
組二活動時,其他同學的興致很高,都積極地參與進來。通過活動,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理解了其中的數量關系。
最后,筆者在小組活動展示的基礎上,總結出蛋白質分子中氨基酸數、肽鏈數、脫水數和肽鍵數之間的關系:肽鍵數=脫水數=氨基酸數—肽鏈數。課堂練習時,發現學生對這個規律確實融會貫通了。
教學反思:
反思一:關于“講授還是自學”的反思
在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鍵這一知識點處理上,筆者采取了自己示范二肽形成過程,學生合作完成三肽的方式。有人認為二肽形成過程很簡單,無需教師講解。但筆者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剛入校的高一學生缺乏相關的化學知識,完全放手給學生勢必給其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后面知識的展開。筆者采取先示范,后小組合作來突破和化解這一學習難度,是對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一種尊重,畢竟學習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新課程強調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把握有效教學的真實起點,全面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以此為指導進行教學設計。
反思二:關于“在臺前還是退幕后”的反思
在探究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鍵和肽鏈、肽鍵的相關計算問題時,筆者也預想了不少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但這樣不會開動學生的腦子,是授之于魚而不是授之于漁。這節課中,筆者通過設計的問題,層層遞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真正讓學生做了學習的主人,而筆者只是一個促進學生學習的設計者,即筆者搭臺,讓學生來唱戲,這樣盡管筆者由傳統課堂的主角退居次主角,但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得到結論,應該“終身難忘”吧。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備課理念上,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教師應著重考慮如何做一名促進者、指導者、激勵者、營造者和參與者。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民主、和諧、互動、寬容的課堂氣氛等。
反思三:是“深挖掘還是廣播種”的反思
在這節課中,筆者沒有想到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以表格的形式,運用歸納推理,得出了肽鍵個數。這用到了數學中的相關知識,筆者認為如果自己在這一方面有所準備的話,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更到位的評價和加工點撥。
在這一節課中,根據新課改要求,筆者對課堂做了一些嘗試和改變,效果出乎自己的意料。由此,筆者深刻地體會到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視了學生個體發展需求,學生的學習只是純粹的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應該摒棄。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就是要多給學生提供展示和表達的機會,把課堂放手給學生,使我們的教學真正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