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惠??
摘要:語文是傳授國語經典,教學生全面提升自我素養,成就自我品質,發展自我實力的學科。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語言表達交際能力的展現,語言文學功不可沒。而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主要探索關于以學生為中心,大力提倡學生自主能力的開發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從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出發,實現高效、合作、探究的課堂文化,讓枯燥乏味的語文課以新常態、趣味、科學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全面實現語文課改教學方案。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一、 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 認為語文對未來發展沒有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于語文存在很大的誤區,語文所傳授的知識無疑是對文章的解析和對文言文、古詩詞的賞析解讀,甚至有人戲說語文中對文章的解析答案,認為作者未必都能答對自己文章所寫的目的。因此,直接導致學生自身對于語文失去興趣,未能在心中樹立起語文的形象,未能確定語文對于未來發展的意義。
語文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那么簡單,還具備教育人學習德智的發展,健全人格,初步建立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而對于某些學生所認為,語文是雞肋,沒有語文照樣可以交流,這是錯誤的想法。固然,出生在中國,對于普通話很熟悉,也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但如何表達,如何能夠用最短的詞匯表達清楚,這些都要看語文功底。一個在語文上有所造詣的人和一個未曾接觸過語文的人,兩者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會有極大的差異。而目前學生學習語文的現狀就是,學語文不為升華自我,提升自我修養,卻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這是中職語文的悲哀。
(二) 未能很好掌握語文學習技巧
中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態度始終保持不預習、不復習,而且學生對于學習語文永遠保持被動,不會去主動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去很好地配合老師提問乃至回答問題。這是造成語文底子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缺乏課外讀物支撐,缺乏課外知識積累
在中職學生群體當中,能夠保持一定的課外閱讀量的人很少,這就造成學生自身沒有課外讀物的支撐,缺乏一定的知識含量,完全依賴教材上一丁點的知識,這加劇學生自身知識積累少,閱讀能力低。而學生喜歡的讀物大部分屬于漫畫類、玄幻小說類、言情小說類等,而喜歡閱讀小說等性質的讀物無疑是內容浮躁,人物情節虛構浮夸,代入感強,符合現代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這直接造成現代學生對于教材知識乃至課外讀物失去了興趣。
(四) 手機、電腦、互聯網的普及加劇語文邊緣化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電腦端的普及,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同時使語文更加的邊緣化。語文最重要的是漢字的表達書寫,乃至文字組織能力。而如今,手機聊天工具的介入,智能輸入法的出現,讓學生自身對于文字的看法更加淺顯。舉個例子,學生聊天的過程中,出現的語句不通、字句錯誤等問題,只要不影響雙方的理解,不會予以修正。再加上,互聯網許多悲情文字和營銷性文學的出現,深刻影響了學生自身對于文學的認識,時間長了,所寫出來的文學作品,錯字連篇,內容表達和詞句的排布讓人啼笑皆非。
二、 該如何實現中職語文的改革方向
隨著中職學生過于將語文邊緣化,充分顯現出中職語文課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中職語文的教學方向要立足以學生為中心,首先要實現的是,改變學生對于當下語文的看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在未來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語文的意義,才能夠保證以后語文教學的持久性。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一定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確定中職語文教育在未來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因此需要確立語文教改的方向。
(一) 中職教育目的是要讓學生在未來走進社會又能較好地工作,可以說,中職所面臨的方向就是就業,崗位。因此,中職語文在教學內容上需要更加側重這方面。
(二) 教育以人為本,而在實現中職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可差生差對待,優生優對待。而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不能一味地否認,應該大力地支持和贊揚,讓學生保持一定的學習積極性。
三、 中職語文教學課改具體體現
(一) 大力提倡學生的“動手”能力
中職所面臨的教育是職業教育,在龐大的人力市場下,語文知識的積累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學生自身的求職能力。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首先要看的是簡歷,其次面試的時候要考驗口語交際以及表達能力,如果在這些方面表現不佳,那么在今后招聘當中面試成功的概率很低。所以,中職語文教育應該著重培養學生職場表達能力和文案寫作能力。
對于普通中學學生而言,語文所需要具備的是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而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聽說讀寫所包含的含義以各職業不同而不同。舉個例子,營銷行業。聽:快速掌握客戶需求;說:依據客戶需求,著重描述產品的優點;讀:能讀懂看懂行業資料,學習更多的營銷知識。寫:具備一定的文案功底,為以后升職奠定寫作基礎。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方案中,要依據學生自身職業方向選擇,來培養學生在職業活動領域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為學生以后就業就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優化語文教學方案,側重語文職業化
中職語文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學生以后就職、更好地就業而開設。所以,在今后的語文教育方案中將該專業知識加入到課堂中,淡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育內容不可一個模子,職業教育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是依據不同行業來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因此,中職語文教育內容也應該依據不同的職業來安排不同的教育重點,從而充分展現語文的實用性。舉個例子,以后從事汽車銷售行業的學生,在語文課程安排中可以設置汽車銷售情景,以學生之間的互動鍛煉學生銷售能力上的提升。而針對營銷口語表達和后期汽車售后服務,客戶的挖掘和開發等方面,可以將這些加入到中職語文教育內容中,為以后學生從事汽車行業積累專業知識,更好地完成畢業和就業之間的轉變。endprint
(三) 不可完全刪除語文文學內容
在之前內容中所講,中職語文應該將重點方向放在職業教育內容上,但對于語文文學性也不可忽視。有些學校為了擴大自己對于職業教育的知識,大力發展和提倡教育的職業性,而完全刪除語文文學方面的知識內容,這樣不僅未能對學生有所裨益,反而固化了學生的思維模式,形成就業阻礙。
中職教育固然面對方向是未來就業內容,但語文不可或缺的是對文學內容的賞析和解讀,中國歷史文化內容的深厚對于培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時間觀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未來就業的思維,提升學生方案內容的含金量。舉個簡單例子,對于廣告策劃工作方向的學生,在廣告策劃文案中能夠恰到好處地加入幾句詩詞歌賦,能夠極大地改善客戶對于文案的看法。再者,中國詩集、散文、戲曲、小說,對于景物的描寫優美而又容易理解,完全可以激發學生自身對于美好景物的想象,拓寬學生的思路。
四、 語文課改不僅僅體現在學生自身,更表現在教師本身。那中職教師在語文課改中應具備怎樣的能力呢?
(一) 教師的表現力、感染力和組織能力
中職教育由于學生處在青春成長期,思維方式的懶散和行為習慣的浮躁讓課堂教學不能有序展開,這個時候,教師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要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的意識。當然,教師作為引導者,其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都應該出色,高要求高標準對待自己才能夠給學生作榜樣,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想法來進行學習。
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由于中職學生過于渙散,課堂紀律就成為教師首先要強調的問題。當然,如果說用強硬的手法來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學生分組管理可以更好地將紀律維護好,而課堂上的知識講解和作業安排通過小組可以更好地管理學生。
(二) 提高自己職業知識技能
職業教師和普通中學語文教師有一定的差別,不僅表現在知識架構上,還表現在知識廣度上。作為職業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自身的語文功底要過硬,還要有多方面職業知識的積累。中職教育最直接的服務目的是為學生今后就職就業,因而,教師要具備所教職業的專業知識基礎,還要保持一定的職業素養。例如,營銷方面。教師應該學習營銷方面的理論知識,具備營銷實踐經驗,對于不同行業的營銷,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而在管理學生方面,要準確掌握學生自身的職業方向,提升學生技能知識的專業化。
五、 總結
中職語文教育直接作用于學生就職、就業,無升學壓力。這就讓教師在教育方面,有大把的精力服務于學生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的教育上。而作為教師,要保持自身知識的專業性,積極學習現代化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實現創新型教學形式。
參考文獻:
[1] 周立群.語文新課程與教學導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薛立軍,張立珊.當代職業教育創新與實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3] 陳榕.中職校汽車維修專業語文課程設置的調查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