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摘要: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導入、第一時間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每一位英語老師追尋的目標。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新課前的歌曲導入,對于每個英語教學工作者來說尤為重要,而如何選擇恰當的、有效的歌曲導入是英語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歌曲導入;運用恰當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能在上課的第一時間便吸引孩子們的眼球,讓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快速融入英語教學課堂的氣氛中,是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利用歌曲歌謠導入大大解決了老師的煩惱。恰當的歌曲歌謠的導入不僅能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啟迪心靈,而且能有效地開發智力,增強記憶力,提高聽說水平,減輕學生的負擔,是小學英語課堂的“開門紅”。
一、 運用恰當歌曲導入的重要性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巴特將學生獲得知識分為“感知、理解、運用”三個階段,提出感知階段是起始階段,是學生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必要的認知準備,也是思想最活躍、注意力最密集的時刻。教師如果在這一關鍵時刻不能快速收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學生的思維就很容易渙散,其期望心理也隨之慢慢消失,將影響學生課堂的融入。因此,導入新課環節的問題切忌太復雜,要自然而然地引入課文,歌曲歌謠很好地迎合了這點要求。但這并不意味著播放任意一首英文歌曲就能達到良好效果,要注重歌曲歌謠的導入細節,抓住了細節一節課才能熠熠生輝,事半功倍。利用寶貴的2~3分鐘時間強化歌曲的學習,符合《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在語言技能中提出的要求:小學一級“能學唱英語兒童歌曲和歌謠15首左右”,二級要求“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
二、 恰當的歌曲導入,小學英語課堂的“開門紅”
抓好課堂細節提升課堂質量。一次教研會上,陳靜波論及課堂細節時提及“每一個細節的質量決定一節課的質量,讓我意識到課堂前的歌曲歌謠導入要注重細節,要抓好細節,切莫隨意找一首英文歌曲讓學生唱一唱”。下面筆者依據英語課堂實踐,從小學英語課堂的不同需要方面出發,選擇不同的英語歌曲方面:點題的歌曲、承接的歌曲、韻律不同的歌曲、chant、難度不同的歌曲,舉例分析。
1. 點題歌曲:開門見山,分散難點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在編排設計中加入了大量的英文歌曲,比如:“Seasons song”“Numbers”等,歌曲一般在一個單元的Lets enjoy板塊呈現,都是精心設計而成,歌曲的內容與新內容緊密相關,開門見山地點出本課的主題或關鍵詞,提前分散了教學語言的重難點。
例如,在學習江蘇版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 1 Seasons時,教材中已經提供Seasons song歌曲,一位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利用Seasons song導入主題: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Oh,do you like winter? Yes,I do.
Do you like autumn? No,I dont.
利用季節歌曲導入主題,分散教學難點。歌詞涉及四個關于季節的英文單詞,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視覺感知單詞的含義,從聽覺上準確感知單詞的發音,尤其是初次正確地感知其語音語調,為下面的新單詞教學大大降低了難度?!癉o you like winter? Yes,I do./No,I dont.”句型呈現,讓學生初步感知句子,動聽的歌曲快速把學生拉入季節主題的學習中來,在歡快的節奏下,學生興趣高漲,學習求知欲濃厚,為下面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2. 承接歌曲:承上啟下,溫故知新
采用先聽后唱的英語歌曲的教學手段,將語言與情境巧妙地結合,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承上啟下知識點,即復習了舊知識,又引出新知識,這樣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有新鮮感,興趣自然很高。歌曲可以是與本節課新知識相關的,如學習數數課文時,利用歌曲Numbers有效復習英文數字,讓學生感知這節課要學習與數字有關的內容。Ten little Indians boy這首歌曲是學生喜愛的歌曲,也可以利用學生熟悉喜愛的歌曲導入。接下來,因為在歌曲中已經感知eight、nine等數字,下面的數字教學就水到渠成。再如,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老師在常規性的和學生問好之后便導入歌曲Is this your pencil?清晰明了地讓學生感知,這節課學習Is this……?心中有了明確的方向之后,學生放松了緊張忐忑的心情,自信滿滿地開始聽課學習。
歌曲也可以是上一節課的復習。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要求教師備課時絞盡腦汁挖掘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通過有針對性的復習為新知識做好鋪墊,再通過巧妙設疑問,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抓住創新傳授新知識思維的最佳契機。如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 2 At the zoo學習了Five little monkeys歌曲,老師在學習Unit 3 What can you see?課文時首先巧妙地設問,學生答“Five monkeys”恰當導入歌曲Five little monkeys,既復習上一節課動物的相關知識,又點出本課重點句型的學習。
3. 韻律不同的歌曲:調節情緒,營造氛圍
有些英文歌曲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學生喜歡聽、喜歡唱、喜歡跟著節拍去跳,這樣的開場輕松歡快,學生樂此不疲,為營造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做了很好的鋪墊。像Hokey Pokey一樣歡快動感的英文歌曲需要學生全身運動,一邊唱一邊跳,適合久坐的學生,帶動學生運動起來,刺激學生學習;像I can fly等舒緩輕柔的英文歌曲適合課間躁動的班級,主要目的在于用合唱輕柔的英文歌曲快速讓學生穩定情緒,安定下來準備上課。
例如,學生上兩節課一直在做一套語文試卷,英語老師了解情況之后便可讓學生唱跳“Hokey Pokey”或者是“What are you doing?”。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調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調整情緒,在動感中體驗了學英語的快樂。
又如學生大課間剛回來,累得滿頭大汗,精神還停留在大課間的游戲與課間操上,老師拍拍手帶領學生唱歌,學生很快調整情緒,將精神集中到課堂上來。再如,如果上一節是體育課,學生剛回來不久,沒有充分時間休息調整心態,久久處在興奮狀態中,這時英語課前幾分鐘很難穩定學生情緒,學生比較躁動,這時播放幾首平緩的歌曲如You are my sunshine等能有效穩定學生情緒,快速把學生拉進英語課堂。
4. Chant歌曲:鋪墊基調,創新思維
歌曲導入法還可擴大到利用或自編Chant導入課堂。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再配上簡單的動作或與之相配的韻律節奏,不僅能活躍氣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語感。當然,歌曲的選擇和編排應該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出發點,要有導向性。例如Unit 4 Drawing to the park課文時,老師一開始以歌謠What can you do?形式導入,鋪墊整節課的基調,貫穿一節課。從Presentation環節的1.Find and say:用I can……句型找出兩幅圖不同之處;2.Riddles中利用…can…猜出本課新單詞boat,步步引導貫穿新單詞的教授;3.Listen to a song:仔細聽,想想歌曲是唱哪個場景,如What can you do? I can make a cake.選出相應場景的圖片。到Consolidation環節的小組合作Make a new song.分組選一幅圖改編歌曲:
What can you do?I can .
What can you do?I can .
句型很簡單,但是需要學生動腦筋思考,回憶所學的語言知識,整理語言點,調整單詞以便唱起來押韻上口,發揮創新思維,下面看一看同學們的創新結果:
What can you do?I can read a book.
What can you do? I can write some words.
……
老師利用歌曲貫穿本節課內容,What can I do?奠定一節課基調,突出重難點,把難點分解融入歌曲,輕松易學。
三、 小結
唱歌對小學生來說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共鳴。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歌曲導入是首要環節也是使用頻率較高的環節,精彩而又恰當的導入歌曲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將健康向上、淺顯易懂、旋律優美、難度適中的英文歌曲和小學英語教學緊密結合,將會是一堂精彩英語課的“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