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鳳??
摘要:小學作文一直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小學生在寫作時也經常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學生缺乏知識的積累,有些學生生搬硬套,作文缺少真實的感情。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引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直是學生的薄弱環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也是衡量小學語文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但是目前我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不利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一、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知識積累不夠
許多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乏豐富的知識積累,以至于無法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影響了寫作的質量。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讀的書比較少,知識面也比較狹窄,對字、詞的含義,以及字詞的試用范圍都掌握得不牢。他們讀的書比較少,因此積累的知識也比較少,在寫作過程中便會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即使有話可寫,但是寫出的內容也比較簡單,缺乏深層次的內涵。學生對各類文體的特點,以及修辭方式的運用,還有字詞的使用方法,都缺乏豐富的積累。小學語文教師也沒有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盲目地開展一些寫作訓練,因此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 學生寫作興趣不高,抵觸寫作
許多小學生對語文作文缺乏興趣,上寫作課的時候,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配合語文老師的教學活動,小學語文作文課對學生們來說也缺乏吸引力。在寫作時,大多數學生對寫作有抵觸的心理,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寫什么,許多學生都是照著范文寫,或者是在網上找一篇相似的文章照著寫。小學語文老師在寫作教學中也沒有對學生結合學生實際的能力進行培養,不能充分地發散學生的思維,對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作文題目大多數學生的想法和見解都是一樣的,沒有與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和經驗聯系起來。
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及時地針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寫作指導。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課程中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枯燥,不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課堂的氛圍也比較沉悶,學生也提不起學習寫作的興趣。
(三) 學生理解能力與想象能力不強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比較少,經歷的事情比較少,因此他們對各種現象和事件的理解能力比較弱。有許多事情以及作文的題目,學生都不能完全地理解,不能完全地打開思路,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許多學校的學生在寫作課程中缺乏豐富的想象力,小學生閱讀的書比較少,接觸的事物也比較少,再加上傳統寫作方法的束縛,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嚴重不足。小學生正是想象力豐富的年齡,但是有些語文教師,并沒有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有些老師甚至遏制了他們的想象力。小學寫作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能力。然而許多小學生在寫作文時也只是沿用傳統的寫作方法,生搬硬套,沒有結合自己的想象力與實際生活,在寫作的時候經常無話可說,有的學生甚至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利用網上大量的作文資源,東摘西抄,拼湊一篇作文,缺乏自己的真實的情感和內容。
(四) 作文缺乏真情實感,沒有新意
許多小學生在寫作文時,都是照著范文寫或者是在網上找一篇相似的文章照著寫,缺乏自己的真實情感,沒有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時,都是東拼西湊,生搬硬套,許多小學生的作文大多數是在網上找的例文,或者根據相似的例文東拼西湊的,大多數學生的文章都大同小異,缺乏創新性,沒有新意。許多學生的作文都千篇一律,文章里有些優美的句子也是從其他范文中摘抄來的,平常語文教師會讓他們背一些優美的詞句,但是他們并不能靈活地將這些句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有些優美的句子用的也比較生硬。有些學生將自己背的優美詞句運用到作文里,會顯得非常不自然,不真實。徒有一些漂亮的詞匯,但給人一種空洞不真實的感覺,沒有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情,沒有表現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
二、 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 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需要經過一段過程、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豐富的知識儲備。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各種事件,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和知識,要養成對生活美的感受,善于觀察生活、描繪生活,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增加閱讀量,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多積累一些文學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小學寫作課程要著重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傳統的寫作教學只是教師在課堂中帶領學生閱讀一些優美的范文,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一些指導,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調,枯燥,無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學習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寫作課上帶領學生觀察校園中的花草樹木,或者校園中發生的各種事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給學生表達自己見解和觀點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針對他們的想法提出具體的指導。在作文課中,教師能夠使學生充分的接觸自然、接觸生活,使他們體會到生活的美以及大自然的美,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加深對生活和自然中的事物的感悟和感受。
(三) 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寫作的素材是來源于生活,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理解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事件,增強對生活的認知能力和感悟能力。有時可以給學生不同的作文題目或者是讓學生發表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件的看法,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拓展知識面。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幫助。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也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事件。endprint
(四) 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
小學生的想象力在小學階段是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經常通過幻想來觀察和理解身邊的事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激發學生想象的潛能。在學作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充分地開拓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表現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倡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充分地發掘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思想方式和表達方法,來表達自己對生活中的看法。教師還應該善于發掘學生的個性,將學生的個性特點運用在寫作之中,喚醒學生的真情實感,將學生的想象力和真實的感情融入到作文之中。
三、 小學語文具體的寫作教學階段
(一) 寫作準備階段
在寫作的準備階段,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題目的含義,更好地理解題目所表達的意思,增加對題目的理解,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喚醒學生大腦中關于題目的所有想法和思緒。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大腦里搜索相關信息,并進行適當的聯想,為寫作搜集充足的信息和素材,在大腦中形成初步的寫作輪廓和框架。學生自己有所想法后,要開始小組的討論,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互相交流想法,從而擴大了學生們的信息量,拓寬寫作思路,便于充實寫作內容、升華主題,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們的寫作興趣。
(二) 寫作進行階段
進入寫作階段學生要整理好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組織好語言,要將自己所構思的內容全部表達出來。接著要對文章進行合理的布局,構思好在文章的開頭、中間以及結尾要寫什么內容,以及段落之間如何銜接。在寫作階段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頭腦中所有的想法,還要指導學生圍繞作文的主題進行寫作,不能跑題,不要在乎華麗的辭藻以及復雜的修辭手法,而是應該注重文章的內容與思想。
(三) 修改階段
在完成作文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通過朗讀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然后要進行小組互評,使小組中成員根據老師設定的標準進行組員互評。語文老師要起到組織者的作用,不能過多地干預,但是也要給予適當的點評和指點。作文上交給老師后,老師要仔細地批閱,對于寫的好的地方,老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可以劃上學生用的好詞好句和巧妙的修辭手法,不好的地方老師也要劃出來,讓學生進行修改,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地講評,使學生充分地了解自己作文的優點和不足。
四、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增加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馮春,韓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知識經濟:教育時空,2014,08(16):155.
[2] 陳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問題研究,2014,03(28):112-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