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潔??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倡導培養學生基礎性、整合性及創新性的素質教育,小學數學教育形成全面發展學生個性特色,將小學數學知識的傳授轉化成一種思想及核心素養的教育氛圍,從根本上體現了數學教育的本質,構建了小學數學教學各個環節的核心體系,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分析數據、思考應用和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
小學數學教育是小學生學習階段的重要學科,是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將數學教育的核心素養內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是當前數學教師的重中之重,它承載著獨特的學科育人價值,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基本知識和技能,體現義務教育的真正意義和數學教育的本質。
一、 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所謂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數學知識技能基礎之上,綜合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等10項思想及方法的素養內容,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組織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思維的一種方法,凸顯數學知識在社會生活、自然科學中的地位及作用,涵蓋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性,具備了知識與能力的完美結合,詮釋了數學學科的教育本質。
二、 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
數學核心素養是社會教育事業發展的產物,是自然存在的數學現象中折射出的數學思想。這種核心素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悟到數學的基本思想,樹立數學知識的平面及空間觀念。通過培養核心素養教育,培養學生開動腦筋,挖掘出數學知識內部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抓住數學的內在本質,關注數學認數、計算及測量等具體技能在社會上的真正價值,貫穿性地將數學知識整合起來,應用創新地對數學進行前瞻性的學習,而且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改革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體現數學教育的本質與價值訴求,融會貫通地將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環環相扣的數學體系進行教學,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將數學核心素養的精髓落到實處。
1. 精讀數學教材,挖掘內容中的核心素養;數學的基本教學內容是認數、計算、測量等具體的數學運算過程,而對具體操作技能的掌握是小學生應具備的素養。因此,教師在教授基礎的數學知識時,要認真研讀教學內容,仔細思考和分析教材的中心思想,理清教材內容的知識點和教學目標,準確把控數學知識的重點及難點,有意識地與日常生活環境中存在的數學因子調動起來,與教學內容的實質聯系起來。比如,在熙熙攘攘的超市的收銀臺前,排著長龍般結賬的顧客,有的手中有一至二件物品,而有的是滿滿一小車物品,但都井然有序的排隊買單。這個情景內含著一定的數量與效率的配比問題,買的東西件數少,自然結賬的速度就會快,而東西件數多,則會結賬速度慢,由此,具體的實踐景象與具體的數據顯示,引導學生建立了一個敏感的數據模型,把握了數感的核心內容,助于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2. 師生互動,自然地引入數學核心內容;小學數學課程的基本概念不但要使學生理解,還要采用師生情感互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學能力,感悟數學計算公式轉化過程的數學思想,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思想并加以運用。例如,蘇科版四年級《用字母表示數》,教師通過列舉師生之間年齡11歲的差距使學生知曉20年后師生年齡差距的持續性計算,引入到用字母來表示數的核心內容,提示學生注意用字母表示與相應問題的數量關系,設計用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邊長,C表示周長,而面積則用S來表示,推導出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數量關系及計算公式,即:C=4a,S=a×a。
3. 配用主題圖,開拓學生的數學意識;基本運算能力是小學生數感的生成之道,也是使學生快速培養的核心素養;幾何意識的形成,可以借用主題圖形進行多層次、多變化的教學,對學生的空間意識和模型思想的發展,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有著積極的作用。如,蘇科版小學數學的《軸對稱圖形》章節,教師利用小學生活躍好動的性格,對直觀的東西容易理解的特點,組織他們親自動手拿出有天安門、飛機等圖案的紙張,依照幻燈片上放映的教學對折圖形的手法,讓學生按照對角線的方向完全重合地折疊,隨后讓他們對比實物發現折痕的特點,突破實際生活中實物帶來的視覺限制,深刻地體驗和理解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了解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4. 立足學科整體視角,拓展關聯其他內容領域;數學核心素養是從基本的數學思想出發,將數學世界的抽象研究對象加以現實具體化,誘導學生不斷地將數與形有機地聯系起來,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分析,探索事物的內在本質,強化數學邏輯性,推進由一個命題推理、判斷到另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充分地關聯到數學課程的其他內容領域,將數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領域的數學內容聚類合并,共同形成數形研究模型,反映數學知識的內在結構和聯系。
總之,數學核心素養貫穿了數學學習的全部過程,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潛移默化地訓導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鞏固和發展數據積累和分析的良好習慣,切實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并具備準確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將“無形”的理論轉化為“有形”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促進小學生全面綜合性地發展,實現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康世剛,宋乃慶.論數學素養的內涵及特征[J].數學通報,2015,(03).
[2]何小亞.學生“數學素養”指標的理論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5,(01).
[3]王少香.如何讓小學生的數學意識如花兒般綻放[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