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棋??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某門課程的重要動力,小學數學教學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基礎上增加數學知識,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本文就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做出相應的探討,旨在讓學生在對數學始終保持濃厚興趣的基礎上提高數學知識儲備。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策略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早已為教育領域的共識,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讓學生對數學有長久的學習興趣,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
一、 有目的地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一) 營造良好的氛圍
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感染學生,使學生順利進入教學狀態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主,有意識地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不讓學生產生心理負擔,而是拋下心理防備,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要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水平,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推進教學進度,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同時,讓學生在較為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對數學的興趣,克服畏難心理,逐步進入數學世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和諧融洽的相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始終保持和學生的親密關系,多給予他們鼓勵、表揚,激勵他們克服難題的勇氣,不對學生一味地批評、指責,打擊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而是要多鼓勵、表揚,引導和促進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無數實例證明,恰當的表揚、鼓勵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十分重要。
(二) 注重理念創新
教師的教學理念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學生的不同而進行不斷的創新,只有與時俱進、結合實際的教學理念,才能在教學中使課程推進得心應手。教師在教學中,要觀察學生,適時引導學生自主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對于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要多幾分耐心,多給予鼓勵,考慮學生的自尊心和感受,委婉地指出其錯誤的地方。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身心都處于發展的基礎階段,因此,要以極高的親和力與學生相處,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傾聽他們的聲音。只有小學生信任老師、依賴老師,他們才會對老師所上的課程有一種好感,教師就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好感,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方法,鼓勵學生不斷追求進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并有信心克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二、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知識的記憶,并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思維,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基本處于被動的地位,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增添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 引入游戲進行教學
將游戲穿插進課堂教學環節,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利用輕松活潑的游戲,可以加深小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同時也能讓小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學以致用。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運算時,可以將課堂設置為便利店情境,通過紙幣來購買商品,讓學生通過購買想要的商品進行數學運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經歷,還可以鍛煉學生對數字的反應能力,在生活實踐中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同時也自覺地意識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 實現多媒體教學
對小學生來說,數學是相對比較抽象的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好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較為形象的畫面或聲音,因此,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便順理成章了。通過多媒體形象化的教學,能讓數學知識變得直觀、生動,能有效刺激小學生對數學世界的探究興趣。比如,教師將一些數學常識穿插在生活情境中,用多媒體進行視頻展示,通過播放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從這些場景中學習有關數學知識,例如數一數有多少人、有多少種水果等等。教師可根據備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多媒體教學這種新鮮的教學方式的刺激下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記憶,逐漸養成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 放手讓學生多參加課堂活動
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調動所有學生參加到課堂教學中來,保證不讓任何一名學生掉隊。教師要多研究和利用教材,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傳統的教學法中總會出現課堂氣氛凝重、學生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等情況,如此一來便導致了教學效果不佳。教師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要堅持人本觀念,將更多靈活的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深刻研究教材、聯系學生實際,為學生提供現實、有趣、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放手讓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發揮主觀能動性,滿足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例如在教“十幾減九”時,可以采取相應的實物引入,設置相應的情境,首先用問題來導入課程教學,如“小明家來了客人,小明洗了15個梨,客人吃了9個,請問還剩幾個梨?”問題引入之后,讓學生自己畫出圖案,在他們數出還剩6個時,再講解知識點。這樣一種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解決問題、去創造的教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大膽地去了解他們未知的領域,在他們取得成績之后,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然后被這種成就感鼓舞,對學習數學知識自然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 結語
總之,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教師們在研究教材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通過創設情境、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等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小學課堂活潑、生動,使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并且享受學習數學的過程,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魏如根.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8).
[2]王正美.培養數學興趣,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
[3]張文科.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22).
[4]朱敏雅.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亞太教育,2016,(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