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芳??
摘要: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是語文課堂中的主要任務。而識字教學也屬于小學語文低學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因為低年級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認識較為困難,加之其身心發育還不成熟,學習意志力不堅定,因此學習起來相對困難。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出發,就如何有效開展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性基礎性內容,它是未來學生進行閱讀、寫作的重要基礎,也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根基所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理念也有了新的改變,教學方法更加豐富,我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 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現狀
第一,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很多課外讀物都無法理解,從而提不起學習興趣,很容易造成小學生對課外知識的了解面狹窄,對漢字的認識也不是非常全面;第二,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圖書類型包含了很多選擇性,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他們往往不知道哪些圖書適合自己,大多數學生因此而放棄課外閱讀,而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僅僅能夠依靠教材中的課文來學習漢字,容易導致識字學習中缺少學習動力,加之教師沒有采取正確的識字教學方法,讓語文課堂變得較為枯燥無味;第三,因為部分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造成學生課堂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識字教學效率不高,小學生識字水平難以提升;第四,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后天差異水平。由于部分學生在上學之前就已經被家長安排上各種培訓班,而有一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卻并未接觸過相關的知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若教師不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很容易讓部分學生對識字學習失去學習的信心。同時,當教師加快教學進程時,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無法跟上教師的腳步,和其他學生出現差距,進而造成他們出現學習上的自卑心理,造成識字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二、 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策略
(一) 積極應用多媒體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被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借助于信息技術直觀的演示和豐富有趣的內容,能夠很好地貼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能夠使用信息技術中的圖像、視頻、音樂等內容,給學生創設出一個和諧有趣的課堂環境。例如在教學《秋天的圖畫》這篇課文時,教材對秋天的景色作出了簡要的描寫,但是學生僅僅通過教材不能夠直接地感受到秋天的景色,因此我們選擇使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演示,給他們播放秋景的視頻,例如天空中大雁排成一排朝南飛、田野里高粱如火焰般鮮紅,在進行動畫演示時,如圖畫中出現大雁,我們能夠順勢引出“雁”字,高粱能夠引出“粱”字等,依靠這樣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從字義出發來認識和了解生字。另外,針對教材中出現的學生不能夠較快理解的字,例如“燃”“勤”等,我們也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中的flash動畫來對字形進行解析,從而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對生字進行學習,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 組織進行實踐活動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語言文字學習之后始終要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語文教師必須要堅持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堅持從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積極組織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每次實踐活動需要確定一個好的主題,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這一主題自己動手收集資料并進行交流。在相互交流之后還可選擇創設情境的策略來引導學生識字。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當與學生共同探討漢字的結構特征,讓他們利用加偏旁、減偏旁等方法來靈活學習生字,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比如說學習“奶”這個字,有些學生說“女”字加一個“乃”就成了“奶”,有些學生說將“仍”的單人旁替換為“女”便組成“奶”字,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記住“奶”字,同時又順勢復習了“仍”字。當學生喜歡上語文識字學習之后,我們應當有意識地要求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識字,我們的識字教學必須要強調聯系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將學生在生活中較為熟悉的語言因素當成是材料,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課文來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生字,這對于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具體到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多渠道進行識字實踐活動:
1. 在校園中識字:校園是孩子們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學校校園中一般都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識字的資源較為豐富,也較為直觀,例如學校的校訓、黑板報、禁止踩踏草坪的廣告牌、宣傳欄等,都是很好的識字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積極走出去,開展識字競賽。看誰認識的字比較多、比較準確。
2. 在家庭中進行識字實踐:家庭其實也具有很多的識字資源,可以充分利用,以多樣的形式,引導孩子識字。比如家庭用品的說明書,家長可以“示弱”,表示某幾個字不大認識,利用孩子的好勝心,讓孩子通過查字典等方式去認識這些漢字。還可以通過背誦古詩、閱讀書籍的親子共讀方式進行識字,或者通過家庭旅游,寫寫感想、認認景點漢字的形式促進識字和運用。這些不但能促進孩子成績提高,還可以促進家庭和睦和幸福感的提高。
3. 在社會實踐中識字:超市、商場、游樂園、公園等等場所是孩子們最為喜歡去的地方,這些地方也可以利用起來,鼓勵孩子去認識生字,并且可以現場給予一定獎勵。比如孩子能說出某個字念什么,就給買一支冰激凌或者獎勵買一個玩具,適當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識字方式。
(三) 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的職責在于為學生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選對時機對學生進行點撥與指導,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主動探索學習,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也必須要遵循這樣的思路。當小學生剛剛開始認字時,我們可以把相對簡單的識字方法教給他們,比如說怎樣用拼音來正確朗讀漢字,怎樣通過部分漢字的形象來猜測其主要含義。在教學“品”這個字時,我們首先教學生認識“口”這個字,之后引導他們:三個口同時使用便成為“品”字,這是由于三個人三個“口”就可以更加準確地嘗出味道,讓味覺更加準確,所以稱為“品”字,另外還有部分和偏旁部首相關的如食字旁的“飯”“餓”等字,我們能夠從偏旁猜測出和吃相關的意思。學會分析字形以及使用拼音識字是小學生識字的基礎。對于教師來說,我們還需要在適當時設置一些練習,讓學生對自己的識字學習情況予以檢測,我們也能夠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來調整具體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要注意的是,當成績出來之后,對于部分落后的學生我們應當多予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缺點并幫助其解決,逐漸提升他們的識字能力。
對漢字的認識其實是可以找到一些小竅門的。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有意思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漢字,并且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和尋找學習漢字的竅門。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來說比較難認、容易寫錯的一些字,就可以用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比較經典的有關于“金”這個字的:一個人,他姓王,兜里揣著兩塊糖,金燦燦,放光芒。學生們一下來了興趣,很快就記住了,還有的學生說,這個“金”字,一輩子都忘不掉了。這樣的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課堂的教學氛圍很好,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三、 結語
總而言之,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內容,同時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也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識字教學不能夠是枯燥的,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理念,讓學生們養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夠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個性得以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莉.寓教于樂,輕松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203.
[2]張英林.小學低年級語文開放性識字的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2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