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而新形勢下學生高效的學習方式之一便是合作學習,如何幫助學生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小組合作必不可少。
關鍵詞:小組合作;英語學習;學習興趣
如何才能讓小組合作高效促進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一、 首先,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學生活動的主體性
1. 三年級學生感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身體練習時容易被新穎的內容所吸引,經常忘記練習的主要目的。興趣十分廣泛,幾乎哪項體育活動都喜歡,感知動作的要領比較籠統,容易把相近的動作混淆起來,時間和空間感較差。
2. 三年級學生注意不夠穩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雖有發展,但還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差,交換練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
3. 三年級學生無意記憶還占相當優勢,因此,講解不宜過長,敘述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要提綱挈領。
4. 三年級學生的情感容易外露,自制力較差,愿意依靠老師,由老師來評價動作好壞和裁判勝負。
5. 男女生在一起活動不受性別的限制,集體意識開始形成,其興趣由個人活動逐漸轉至集體而有組織的活動。特別愿意選擇合得來的同學,結成一組練習。
6. 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擔心自己體育成績不佳、擔心自己在練習中影響集體。開始能分辨同學中體育能力的高低及學習態度的好壞。愿意聽表揚,但被批評后的情緒很容易恢復。
二、 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性,確保分組的實質性
分組時要確保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征、性別等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小組間實力相當。由于每個小組成員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這就充分體現了“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互相促進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創設了公平競爭的寬松環境。同組同質容易造成兩極分化、班級混亂,小組合作學習成為空談。
這樣才能確保組見競爭的公平性,因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再次重視小組長的選擇并明確其責任。任命組長要遵循一定的規則:
(1)組長必須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2)組長必須是小組中成績較前列的。
(3)組長必須是喜歡學習合作學習的模式。
(4)組長必須是自控型的學習風格。
(5)組長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三、 充分利用物質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首先,明確加減分制度
分完組確定組員并選好組長后,就得告知組員各項加減分制度。我采用印章的形式給予我的孩子們的出彩表現,因為單憑分數很難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而卡通的印章具有活潑性、形象性,很適合低年級的孩子。一個單元或是一個月后會統一計算組內成員的印章數之和,挑選出前三名小組,之后便是激動人心的發獎時刻。
想要為小組掙得榮譽,首先得明確怎樣才可以加印章!
①小組成員積極向上,課上能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②能夠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③單元測試成績能夠達優;
④單詞默寫能夠全部正確;
⑤課文背誦能夠熟練。
在小集體的支持及壓力下,不愿思考,學習不積極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認真完成各項作業。這樣有利于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便于開展組間競賽。而公平競賽又能夠發掘小組的群體智慧,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其次,小組成員榮譽的平等化,組長榮譽的雙倍化。
待單元結束時,小組組長就會互相數印章數,獲得前三名的小組成員會獲得老師頒發的各種創意文具。因為我們是村小,很多孩子都沒機會接觸到大城市里或是淘寶上出現的新奇創意文具,所以沒拿到文具的孩子們都會兩眼放光地瞅著,羨慕著。抓住此刻,老師便可激勵沒得獎的孩子們一定要加油努力,同時也要找出自己組內的不足。
四、 適時進行組間調整,實行動態管理
小組合作的成員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有利于學生間的互相了解、優勢互補。如果頻繁地打亂小組,將使剛產生的凝聚力消失,才培養起來的團體意識消解,評價也不易操作。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一段時間后,各小組的發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現較大差異時,教師應認真觀察,對確實不能合作的小組,在兩三周后可進行適當地調整。在對小組作出調整時要及時了解合作不下去的原因,讓學生明白此次調整的意圖(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合作能力)。自己有哪些要注意的問題,但不可把某些人隨意調來調去,使小組成員混亂,導致合作無法進行下去。
五、 師徒制
為了避免組間因競爭而愈發的激烈化,可以增加另外一種補充模式即師徒制。師徒制即生生互幫共同進步互得榮譽,為了讓基礎薄弱生得到特別幫助,可以特意安排一位成績優秀且兩人性格相合玩得較好的同學即師課外輔導之。付出既有回報,徒的進步關系著師徒二人的榮譽。例如:師教會徒會背一篇課文,會默寫三個單詞,會唱一首英文歌……二人都可以收獲一枚印章。這樣下去不僅可以增加師徒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弱者進步,強者更強,同時還可以增進班級組組間的融洽性。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情感上比較依賴教師,對于他們來說,英語學習更應該是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通過設計一個個充滿趣味性、挑戰性而又富有現實意義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與學習伙伴合作中共同學習,體驗學習過程,分享學習成果。在小組中學習,他們沒有思想包袱,沒有壓力,敢問敢說,尤其在課堂展示階段,可使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也變得開朗大方起來。學生在分工合作中不知不覺掌握語言技能,將他們引領到一個更廣闊更接近實際生活的語言學習天地,并在這片天地中愉快地生成自己的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