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芳??
摘要:青春期是中學生成長中逐步走向獨立自強、成熟自律的重要時期,需要我們通過四方面的努力,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青春期 :我們要鼓勵學生發現彼此的美德美行,培養見賢思齊,不斷完善自我的意識和習慣;創建相對開放、自由、自主的課堂,培養自由探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維品質、價值觀和人生觀;與之平等相待,鼓勵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磨練意志,體會真正的自由、自主和獨立;豐富校園生活,保證身心健康。
關鍵詞:理想空間;青春期;鼓勵;開放;豐富
進入青春期的學生,大多經常頂撞父母,漠視校紀校規,不服管教,從表面上看他們是犯渾,其行為本質卻是在努力地甚至于不顧一切地掙脫各種“束縛”,去追求他們渴望的自由、平等和獨立,所以青春期又叫作精神斷乳期。這是他們成長中的重要時期,其影響不僅在于催生并加劇了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更見著于能否取得人格、精神層面的完善和成長。所以,初中班級管理除建立秩序和建設學風外,還必須為學生創建一個適合青春期成長的空間。
具體怎么做呢?
一、 鼓勵學生發現彼此的美德美行
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心中會生出強烈的“成人感”,十分渴望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然而在大人眼中他們又尚未脫掉“孩子氣”,老雀看小雀,小的蹦跶得越兇,老的看得越緊。這特別容易使他們對自己產生過高或過低的自我評價,因此內心充滿矛盾,情緒波動很大,行為有時會前后判若兩人,自律意識及能力不斷遭受嚴峻的考驗,盲動、沖動兩大弱點也常常會尖銳地刺痛關心、愛護他們的人,甚至造成對抗中的兩敗俱傷。困惑了,迷惘了,遇挫了,受傷了,他們怕聽師長的批評、建議,而更喜歡向同伴傾訴胸懷,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很顯然,他們正試圖走出狹小的家庭格局,走向更為廣闊的世界,并且期冀贏得這個世界的贊賞,就像小孩子剛剛蹣跚學步,踉踉蹌蹌,大人看得膽戰心驚,忍不住趕上去抱他入懷,他若安于父母的懷抱,學步必緩;他若偏不領情,奮力掙脫了安全的懷抱,搖搖晃晃地笑著闖出門去,在此伏彼起的贊賞里越走越遠,越遠越穩,并不費時。毫無疑問,尊重他的成長愿望,贊賞他的努力,給了他自信、勇氣和力量。因此,新生進校后班主任和課任教師要盡可能地率先垂范,鼓勵、帶動學生努力堅持以平等心關注每個同學,去發現、稱贊、學習他們的優點,并貫徹下去,漸成客觀評價之習慣,平等尊重之精神,和諧上進之風氣。如果學生懂得了客觀評價自己和別人,學會了自尊尊人,是非觀念增強,同伴交流更趨健康,自律能力漸強,盲動沖動漸少,團結奮進成為班級主流意愿和行為。此種局面恰似小溪匯大江,相涌赴大海,青春期便有望平穩過渡。
二、 創建相對開放、自由、自主的課堂
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愿增強,對人對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見解,討厭依附父母,喜歡質疑師長,思維活躍,學習能力顯著增強。所以,初中階段還是思維能力、獨立意識及獨立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逆戡則弱,順導則強。那么,創建一種相對開放、自由、自主的課堂形式尤為重要。所謂開放,首先是空間開放,其次是思想的開放。課堂教學應盡量在不影響進度的前提下努力為孩子們打開一個廣闊的世界,即由正在學習的一個知識點進行適度的拓展,目的不在于掌握,只為擴大視野,增長見識,了解事物各存系統,相互之間又存在著普遍聯系,懂得學科知識的學習需循序漸進,明悟學科之間的聯系往往是新知識新發明產生的基礎。這樣,知識所產生的神奇力量將會牽引著孩子們一步步走進新奇而廣闊的世界,思維之樹將在老師們耐心而嚴謹的培育中發芽、抽葉、開花、結果。當然也許會長出異樣的芽葉,開出別樣的花朵,但不必急著修剪,須要審慎——不同于預設的未必錯誤,有別于既成的不一定荒謬,也許其結果恰是我們期盼已久的一朵奇葩。所以,尤其文科老師更要有開放的胸懷,鼓勵質疑,包容豐富多彩的思想見解和探究方式,謹慎處理個性分析和見解,甚至不歧視落后,不蔑視荒謬。畢竟培養有創造能力的人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而打開一個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局面促其成長又是眼下必要的第一步。所謂自由、自主,則是要求課堂教學設計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量其力,逞其興,盡其能,即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能動性;甚至鼓勵興趣驅使下的獨立探究,課外拓展。總之,一定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體會到自主自由、獨立探索科學奧秘的快樂感和成就感,變要他學為他愿學、他樂學。這方面的努力,應該會有益于培養其良好的思維品質、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增加學生的獨立層面。
三、 平等相待,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
相比小學生,青春期的孩子看事有新穎的見解,做事有一定的能力,“成人感”與日俱增。但家長依然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家務活不讓沾手,該他們做的,大都由父母包干到底;若插手家庭事務,父母更是半嗔半怒:“小孩子家家的,知道個啥?”來到學校,老師更像保姆,唯恐多走一步路摔了跟頭惹出麻煩,做什么?——統一安排,怎么做?——聽從指令,沒有安排,未獲指令,一概不能動,這使他們有種被封閉在一座逼仄的鐵皮房子里的感覺,自己引以為豪的想法、能力無處著力,“成人感”反成了有毒香水,一面提振著他們的精神,一面嚙噬著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倍感痛苦和焦灼。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困獸般放任狂躁,拼命地踢打這座“鐵皮房子”,叛逆的靈魂就這樣煉成了。如果我們改變態度和方法呢?把他們當小大人看,尊重他們,信任他們,一點一點放手放權,盡量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實踐中磨練意志,驗證見解,糾正偏差,增長經驗,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拓寬真正屬于自己的空間,相信他們定能從中感悟、體會到真正的自由、自主和獨立。也許,這正是一種理想的成長過程,正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成長過程。
四、 豐富校園生活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精力過剩,重友誼,講義氣,好逞強斗狠,過剩的精力必須有合適的釋放途徑,最佳辦法是豐富校園生活,增加體育活動,多出一身熱汗就多一份好心情;經常組織球賽,一次競賽就會催生一份積極向上的信心與勇氣;開展文藝活動,一文一武,就像人體反向延伸的雙臂,平衡有力,張弛有度——動一動,身心都健康!
最后希望同道們能幫我校勘愚見,完善思路和方法,共同努力,一起為青春期的孩子們開創一個有益有魅力的空間,催生理想的青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