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通??
摘 要:新課程改革內容中,明確提出課堂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在物理學科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們層次的差異來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使每一名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興趣,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
關鍵詞:高中物理;分層教學;興趣;備課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好、中、差三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教師利用恰當的分層策略使每一個都能夠參與到學科教學中來,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大大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下面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分別從不同的幾個側面談談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班內分層次教學。
一、 精心備課,因材施教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分層教學實施的首要環節。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而備課也在教學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認真的備課,才能把這節課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地提高。而教師也需要對于教學對象學生們的了解,因此真正的教師備課既要關注教學內容,更要關注教學的對象學生狀況。備教材就是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來深入研讀教材,掌握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和規律,把握重點和難點。備學生則是要根據學生們學習知識儲備狀況、學習能力、學習層次的差異來針對性的預設教學方法,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的輔助下,使學生們都能夠參與到整個教學流程中來,以學生為核心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要結合學生層次的差異性來設計教學方法,對于問題探究也要注意問題難度的層次性,使各層學生都能較好地適應,都得到提高。這樣才可能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實現分層次教學要達到的優化目標。
二、 采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程度直接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有興趣才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習的內驅力才能夠被激發出來,使學生們都能夠參與,所以要針對學生層次的差異采取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 故事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課好的開頭,能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全體學生的心引入教學中,所以教師必須要關注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物理的情景之中,獲得鮮明、生動、深刻的印象。從學生實際來看,故事的吸引力明顯要比相對枯燥的知識講授有趣的多,更易吸引學生,但應當注意故事要簡短生動,包含物理知識。
2. 物理實驗激發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好物理實驗,特別是學生較感興趣的小實驗。也在遇到這樣的學習內容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的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這樣學生們在親自的體驗中會把直觀的實驗感受和教材中抽象的理論更好的聯系,方便學生們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印象,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例如,在摩擦力的方向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將手掌緊壓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動,使手在桌面上滑動。讓學生體驗手掌有什么感覺。然后我用黑板擦用力按在黑板上拉動,讓學生從黑板擦的毛方向得出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再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再通過我的分析,得出相對重要的結論。這種做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小組討論激發興趣
課堂上的小組討論是班級成員互動、交流、分享知識的很好的途徑。從現實來看,學生們之間的學習水平、對于知識的認知可能更加接近,學生之間,尤其是層次不同學生間的交流與討論,能夠實現學生之間思維的相互碰撞,進而產生靈感的火花,在討論過程中,全文可以規定讓小組的每個人都提出一個與本節課討論相關的物理難題,大家可以比一比,看誰了解的最快,這樣就會形成競爭的良好體制,那樣學習物理也會學得更快了,一般簡單的問題可以獨立思考,對于一些難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可以探究一些發散性的問題。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注意一種傾向,就是大家是為了討論而討論,而不應該為了追求形式的去組織討論,每一次的討論過程,都是應該有必要性才進行,并且討論的次數也不宜過多,以免出現隨意性與形式化。
三、 樹立信心,考試分層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解決物理難學的問題,教師應該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來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為著力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知識的講解和習題的練習結合起來,把試題分成不同的難度層次來慢慢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逐一層次的給學生講解。樹立信心是成功的關鍵,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它是激發學生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來給每個學生樹立強有力的自信心,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事半功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事半功倍。
總之,作為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使所有的學生在物理學科的學習方面都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為今后的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讓全部的學生滿足社會不同發展方向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角色也會變得非常的重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的心情和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在教學與教育學生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不可撒大網,這樣會讓一些學生的學習進度沒法跟上,從而會導致個別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并且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退一萬步,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也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悔恨。
參考文獻:
[1]安素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09期.
[2]閆俊華.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年01期.
[3]于希山.分層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5.
[4]于立新.論分層教學之利弊[D].首都師范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