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夢蘭
摘要: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信息傳媒技術正在中職英語課堂得到普及化應用,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英語課堂的面貌。毋庸置疑,現代傳媒信息技術在拓寬學生英語國際視野,方便中職英語學習資料收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傳媒信息時代給中職英語教育帶來的問題。本文將深入分析現代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結合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傳媒信息時代;中職英語;挑戰;對策
一、 問題引入
傳媒信息時代的到來極大的改變了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面貌,中職英語教學也不例外。不可否認,數字傳媒時代的到來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許多挑戰,但是我們也不可一味加以抵制,而要制定合理對策,所以本文將對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深度結合面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二、 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深度結合面臨的問題
(一) 縛束學生想象,降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媒信息時代的中職英語教學雖然擁有傳統教學所難以比擬的直觀性優勢,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不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雖然直觀性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英語語言知識,但教學的目標更在于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思維想象能力對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過于直觀化的多媒體技術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惰性。另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搜集教學資料帶來了方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原創性的教學資料和作業資料。
(二) 多媒體的不當應用導致教學節奏過快
運用多媒體系統進行教學雖然能夠節省寶貴的課堂時間,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但如果教師運用不當,也會導致教學節奏過快。傳統中職英語課堂雖然節奏較慢,但卻比較貼合學生接受新知的科學規律,教學節奏比較合理。而在多媒體環境下,部分教師沒有將節省的課堂時間用于為學生提供更加精細化的講解,更加個性化的指導,而是一味按照自己的節奏教學,課堂容量過大,不顧學生思維接受規律,導致學生壓力過大。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對英語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厭煩情緒,反而降低教學效率。
(三) 傳統教學技能喪失與學生文字閱讀能力降低
對數字媒體信息的過度依賴使部分教師的許多傳統教學技能喪失,比如板書能力、教學講解能力等等。而這些技能即使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將是中職英語教學的必備技能。中職英語教學在傳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多媒體圖像內容豐富的特點,會導致學生對圖像信息、快餐文化的嚴重依賴,對紙質書籍難以提起興趣,文字處理能力降低,也使得學生閱讀能力過于膚淺,不利于未來長遠發展。
(四) 傳媒信息時代英語學習素材質量參差不齊
過去,中職英語教學的教育學習素材雖然更新較慢,時效性不夠,但是內容往往經過眾多專家、學者審核,并有嚴格的試用程序,因此中職英語教育的教育學習素材內容可靠性強,難易程度符合中職生英語接受能力,但是傳媒信息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互聯網普及以來,英語資料大量進入國內,它們的確內容新穎,形式豐富,但是如果不加辨別,盲目學習也有一些弊端。例如,一些英語電影資源中,語言表述往往口語化色彩過重,語言表述不夠嚴謹規范,這對職高學生而言并不是最佳的學習資料。再比如,一些英語學習資料受意識形態影響,存在刻意詆毀我國的國家形象等行為,例如紀錄片《中國人來了》中就有一些對中國國家形象進行刻意詆毀的失真描述,這些也是不適宜學習的英語資料。
三、 傳媒信息時代中職英語教育的對策
(一) 充分利用傳媒信息時代中職英語教學的信息技術優勢
雖然傳媒信息時代的中職英語面臨諸多挑戰,但是我們切不可就此否認傳媒信息時代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對于傳媒信息時代特點保持理性態度是最佳方案,這就要求中職英語教學要善于利用傳媒信息時代的技術優勢。首先,傳媒信息技術可以明顯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效率。其次,傳統英語教學中,老師的一些教學資料難以實現有效保存和課下共享,但是,傳媒信息時代強大的信息儲存和處理技術使這些過去的教學弊端得以輕松克服。
另外,傳媒信息時代對于中職英語教學的一個前所未有的優勢在于,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運用條件得以明顯改善。在全球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的當今社會,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語言,對其學習的最大意義在于使英語學習者將來能夠借助英語登上世界舞臺。過去的英語教學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往往比較欠缺,因為學生往往缺乏英語環境。但是數字媒體時代,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音視頻資料為自己創設英語語言學習環境,例如許多網絡美劇資源就是很好的素材,例如Friends、The Big Bang Theory等等。
(二) 加強對學生依靠傳媒信息技術進行英語學習的正確引導
傳媒信息時代的到來是歷史的進步和發展的必然。首先,教師的網絡英語教學資料要經過仔細篩選,要選取那些內容積極向上,語言較為規范化的內容,接受程度比較貼合中職生英語水平的資源作為中職英語的網絡教學資料。其次,要積極鼓勵中職生利用現代傳媒信息優勢學習英語。例如單詞巧記法,“famine”可以通過漢語拼音聯想為“發米呢”,從而聯想它的意思“饑荒”;數字詞形聯想法,這類詞可以通過將詞匯中的“vi、v、iv”變形為羅馬數字“四、五、六”進行聯想,例如“trivial”即可聯想為“三姑六婆的”從而聯想到其本意“瑣碎的”。諸如此類方法還有很多,中職老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三) 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翻轉課堂的靈魂在于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例如,某中職學校積極進行“主體課堂建設”,教室座位呈環形布置,在進行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時,通過信息技術模擬醫院情景,例如醫院常見標語:“Please dont talk loudly.”讓學生模擬醫生與病人進行對話“Whats the matter?”等。只有讓學生轉變為課堂的真正主導者,才能調動其積極性,讓其主動接受新知識、認可新思維,從而更為深刻地體悟英美文化的曼妙。
四、 結束語
現代傳媒信息技術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將會更大規模、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地運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職英語教學也不例外。這種必然的、不可逆轉的趨勢,雖然會極大的改變我們現有的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但是我們不能一味抵制。相反,我們應當積極應對,理性看待,既而因時制略、因勢利導,達到揚長避短,為我所用的目的。如此,才能讓現代數字傳媒信息技術造福中職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沈琳.中職英語分層教學改革探微[J].職業教育研究.2010(04).
[2]趙建新.現代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探索.2009(09).
[3]楊麗.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