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花
【關鍵詞】 化學教學;有效性;理念;興趣;生活;實驗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8—0069—01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對高中化學的教學任務也有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在面對新的教學大背景的前提下,高中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將面臨著新的挑戰。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問題,就成為了我們探究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正確定位師生角色,開展個性化教學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雙邊互動的過程,教師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角色。教師要摒棄一些傳統的教學觀念,適應新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多學習多鉆研,才能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中提高教學效果。古人說得好:“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作為有思想的群體,更需要培養和尊重他們的質疑精神。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并且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鼓勵學生有問題可以提出來,有新的解題思路要說出來,倡導一題多解的教學思想。同時,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所謂的權威,重新審視師生地位,賦予學生一定的話語權和質疑權,開展個性化的教學,以此構建輕松、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內在動機,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但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只單純地關注學生的認知,把反復練習、訓練的方式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然而,學習興趣才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有了興趣,才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并再次促進創新。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三、課堂教學要聯系生活,實施情境化授課
我們知道,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就高中化學而言,很多的化學知識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比如,利用醋去除暖壺中的水垢以及讓雞蛋外皮和醋進行相關作用等,從而使學生了解到化學帶給社會以及人們的好處和作用,普及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化學知識的教育。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既定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體驗,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激發思考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讓學生學會在情境中靈活地運用化學知識,讓化學知識為自己服務。在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創設的情境要緊扣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出的情境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知識的過程。
四、課堂教學要正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往往將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徹底刪除。但是,對于學生來講親自動手實驗或者親自觀摩實驗的過程,更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的動力。在簡單的觀看或者動手實驗操作之后,學生就會對相關的化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比如,檢測香煙的毒性、測試汽車尾氣成分等,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實驗發生、發展的過程來獲得對相關操作信息的正確認識。要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力度,教師可以在一周之內安排適量的實驗教學,或者采取教一個理論進行一次實驗的方式,或者采取集中化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在實驗基礎上獲得對理論知識的深入認識。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還有待教師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加以改善。教師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趙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