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自號看歐陽修思想情感之變化

2017-12-12 19:47:47陳學軍
江淮論壇 2017年6期
關鍵詞:思想情感

陳學軍

摘要:歐陽修被貶滁州,自號“醉翁”,寫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記》,經過宦海沉浮,晚年又自號“六一居士”,并作《六一居士傳》。歐陽修“自號”的變化,傳達出他在北宋黨派傾軋社會現實中的妥協與無奈。從“醉翁”到“六一居士”,表明了歐陽修在兼容儒、道、佛等思想后,自身的思想情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關鍵詞:歐陽修;自號;思想情感;變化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7)06-0140-005

羅宗強先生指出:“漢中葉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基本行為規范,是各個朝代的統治思想,違反了它,個人無論在仕途上還是立身處世上,便都可能遇到麻煩。”[1]儒學的興起,是在被稱之為“軸心時代”的公元前500年間。孔子的出現,不僅建立起儒學輝煌的學術殿堂,而且還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第一個高峰。然而有趣的是,稍早一些,另一個巨人——老子也出現了,雖然他無意追求顯名于世,但道家的思想卻根深蒂固于每一個中國人的頭腦中;盡管它稱不上主流,卻如影隨形的伴著儒學,讓儒家很難達到“獨尊”的地位。戰國時代出現的諸子百家爭鳴,漢代黃老學說興起到獨尊儒術,至魏晉玄學盛行,隋唐“三教”交融發展,反映出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到了宋代以后,宋太祖下令“不得殺士大夫”[2],太宗、真宗、仁宗三朝重文抑武,文人士大夫精神振奮、士風高漲,使北宋成為中華文化的又一座高峰。歐陽修出生于真宗景德四年(1007),天圣九年(1031)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他生活的時代,儒學在兼容佛、道之中自身又得到新的發展。“今之學者歧而為三:能文者謂之文士,談經者泥為經師,惟知道者乃儒學也。”[3]多元的社會環境,使歐陽修的思想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在遭受“張甥案”、“長媳案”的重擊之下,這種變化更為明顯。歐陽修“張甥案”之后號“醉翁”,“長媳案”之后號“六一居士”,這既是其情感的釋放,也其是思想潛變的反映。

一、“醉翁”——虛無的逍遙

慶歷五年(1045),三十九歲的歐陽修來到滁州,第二年寫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記》,首號“醉翁”,從此“醉翁”隨同亭記名揚千古。至于歐陽修為什么號“醉翁”,“醉翁”的形象與寓意是什么,深究的人并不多。然而聞名遐邇的“醉翁”卻能夠被世俗文化廣泛接受與認可,原因是耐人尋味的。

(一)“醉翁”悲壯與頹廢

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說他:“果敢之氣,剛正之節,至晚而不衰。”[4]63歐陽修從任西京留守推官開始,就積極參與國家大事。明道二年(1033)寫下《上范司諫書》,對范仲淹擔任諫官以后無所作為,去信問責。景祐二年(1035)在任京城館閣校勘時,因石介草率上書激怒皇上而被棄不用,歐陽修給舉薦石介的御史中丞杜衍寫信,批評杜衍薦賢的態度不應動搖。景祐三年(1036)為范仲淹仗義執言寫下《與高司諫書》,是一篇滿懷豪情、不怕犧牲、討伐奸佞的檄文。慶歷四年(1044),他任河北任轉運按察使時間新政出現敗象,上書《論杜衍范仲淹等罷事狀》,為改革派鳴冤辯護。歐陽修以淑世救國為己任,激昂慷慨,渴望建功立業,如詩中贊揚的猛虎一樣,充滿著戰斗激情,“猛虎白日行,心閑貌揚揚。當路擇人肉,羆豬不形相。頭垂尾不掉,百獸自然降。”[5]2貶入滁州之后,歐陽修心態發生了變化,外顯的雄偉剛烈之氣收斂了許多,寫于號“醉翁”當年的《大熱二首》其一:“造化本無情,怨咨徒爾勞。身微天地闊,四顧無由逃。”[5]71雖然是對炎熱天氣的感慨,但同樣也適用于在北宋社會“潛規則”(1)之中,個人無法擺脫以至“無路可逃”的命運。慶歷七年(1047)《重讀徂徠集》:“人生一世中,長短無百年。”[5]75發出了對人生苦短的悲嘆。為尋求精神寄托,逃避世間的喧囂,他徜徉于花草林木之間,沉醉于美酒夢鄉之中。《豐樂亭小飲》云:“人生行樂在勉強,有酒莫負琉璃鐘。主人勿笑花與女,嗟爾自是花前翁。”[5]88歐陽修年輕的沖動、過激言行和壯志凌云的豪情,在充斥利己主義的社會中遭受到不公正的打擊后,頹廢便是“醉翁”思想中無法抹去的色彩。歐陽修開始認同自然、社會力量的強大,心中縱然還有鴻鵠之志和儒家的“三不朽”,但茍且偷安、與世無爭的想法,隨著歲月的累積而暗自滋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1021其中“得之心”恐怕只能是在接受、妥協于非主流思想時(2),徒有的悲情與憂傷而已。

(二)“醉翁”快樂與憂傷

《醉翁亭記》中“‘太守的怡情山水與宴飲的歡樂,是全篇的抒寫走向。”[6]文章連用十個“樂”字,有表達自己雖處貶謫的逆境、卻不失儒家樂觀精神的意思。然而,滿心憤懣的歐陽修,即使刻意地表現出要灑脫一些,可還會有些走樣。孔子曾說樂有“三益三損”[7]1319而歐陽修亭記中的游樂,卻有“三損”之嫌。因此歐陽修在文章的末段給予了必要的校正與拔高,“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樂其樂也。”[5]1021這似乎又讓他重新歸隊于儒家,不過“樂其樂”是建立在他人快樂的基礎之上,相處的對象發生變化而“樂”的內容也不相同,其背后還隱含著“我不快樂”的意思,“醉翁”貶知滁州,“野岸柳黃霜正白,五更驚破客愁眠。”[5]332正是他傷心涼透、憂愁不堪的時候,哪里會真有多少快樂?更多的恐怕是“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也”。但“樂其樂”也表達出“我要快樂”的愿望。快樂是人的本能追求,殘酷的現實沒有給“醉翁”更多的快樂,但山林美酒卻給了“醉翁”閑適的快意。“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5]68“無情木石尚須老,有酒人生何不樂”[5]87,寄托于山間醉鄉,可以讓他暫時忘記塵世的煩憂,或許其中可以與“莊周所謂惠施游于濠梁之樂何以異”[5]1684,應當說,浮在“樂其樂”表層的是儒家的一層薄紗,而其下的卻是老莊的皈依自然和士人的及時行樂。

(三)“醉翁”醉著與醒著

歐陽修號“醉翁”之前已是名滿天下的文士,《醉翁亭記》問世之后,讓滁州開化禪寺的半山亭和“醉翁”名號傳遍大江南北,來往滁州的商賈甚至可以將文章拓片用來抵稅[8],其強大的魅力與影響力可想而知。歐陽修畢竟是朝廷命官,“醉翁”名號在思想活躍的北宋雖然不會讓人感到怪異,但“醉翁”做官多少有點糊涂的意思,做一些解釋是必要的。《醉翁亭記》末尾有“醒能述以文者”,表明“醉翁”已醒。同年所作《題滁州醉翁亭》:“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山花徒能笑,不解與我言。惟有巖風來,吹我還醒然。”[5]1350這顯然是給“醉翁”作注的。即使這樣,歐陽修還是覺得不夠妥當,于亭記問世的第二年在滁州西南,緊鄰豐樂亭東邊數百步的山頂上又構一亭,名為“醒心亭”,還托遠在京城太學讀書的弟子曾鞏寫下《醒心亭記》,并刻石立碑于亭旁。為證明已醒,“醉翁”也算是煞費苦心,這確實讓很多人信以為真。楊萬里說:“醉翁若是真個醉,皂白何須鏡樣明。”[4]321但是,醒著的“醉翁”,難以逃脫“張甥案”的煎熬和“新政”失敗的痛苦,盤桓醉鄉之中可以讓他暫時忘卻憂愁,放下心中的重擔,號“醉翁”正是他心靈求得解脫的寫照。endprint

二、“六一居士”——玩世的自在

歐陽修何年始號“六一居士”,學界尚有爭議。(3)但發生在治平二年(1065)的“濮議之爭”,以及后一年的“長媳案”,確實是給歐陽修以沉重的打擊,對他心理和情感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長媳案”給他造成的創傷更是無法彌補。于是,歐陽修開始了在喧囂的塵世中尋求歸隱。

(一)融匯與滑稽

歐陽修“蓄道德而能文章”,是北宋學界的泰山北斗,他倡導古文,獎掖后進,“天下翕然師尊之。”[9]另一方面,北宋的儒學運動并沒有像古文運動那樣取得全面勝利,儒學自身也存在著各種爭論,肇始者之一的也是儒學捍衛者歐陽修本人,他通過分析梳理,“把儒學分為圣人之說、賢人之說和經師之說,對于三者加以區別,不同對待。”[10]將儒學回歸到孔子之初,是歐陽修對當時儒學的突破與貢獻。隨著年齡的增長,歐陽修對社會盛行的“潛規則”和扭曲的價值觀愈加感到反感,朝堂上喋喋不休的爭斗也讓他更加不安,擔心自己最終被“逐”,使得他在“濮議之爭”引發的“長媳案”清白之后,下定決心離開朝廷,但當他真的要脫離汴京政治中心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從此就要放下儒家“兼濟天下”的宏偉抱負,這真是一件讓人痛苦難斷的事情!

中國文人士大夫從前賢那里繼承的滑稽與風趣,是調節和寬慰自己的一劑良藥。孔子曾說:“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7]523如果不把它看作是某種特定情景下的一種幽默,那就很難理解圣人這句話的意義了。歐陽修“長媳案”后外任的第一站是道教隆盛的亳州,道家逍遙無為之術也許可以用來擺脫煩憂,“我是蓬萊宮學士,朝真便合列仙官。”[5]450“子歸為筑巖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5]260“白醪酒嫩迎秋熟,紅棘林繁喜歲豈。寄語瀛洲未歸客,醉翁今已作仙翁。”[5]445但虛無的神仙世界并不能使現實感極強的歐陽修心靈獲得安寧,“仙者得長生,又云超太虛。等為不在世,與鬼亦何殊?”[5]256集文人、學者于一身的歐陽修思想是復雜的,雖被“潛規則”灼傷,希望得到解脫,然而境遇卻是求仙不得、欲醉反醒,于是他開始風趣了,為自己特制了一套藏身之所,其中有藏書萬卷、金石遺文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而此“‘五物不僅是他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更包蘊著豐富的生活旨趣、思維理念和價值追求”[11]。歐陽修最終把它們作為心靈的依托,將老翁隱于五物之中,看似非常滑稽,卻蘊含著他曠達濟世的胸懷、逆向反觀的智慧以及放逸疏散的士大夫情懷,假如把他自己作為儒,“居士”理解為佛,“六一”看作為道,那么,這個新號就是“三教同流”之下的產物了。

(二)豁達與淡泊

晚年的歐陽修身體多病,為在有限的歲月里再做一點有意義的事,他全力投入到整理自己的舊作之中,為多年搜集得到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撰寫跋尾,修訂《詩本義》、《詩話》,編訂《居士集》,這些無疑給歐陽修帶來不少的寄托和安慰,也使他感到某些滿足和快樂。然而僅僅這些還不夠,真正能夠讓歐陽修內心豁達平靜的是植根于中國文士靈魂深處的淡泊情懷。孔子曾說:“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7]108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8]537淡泊的觀念在儒家學派中雖然沒有成為主流,但對中國文士心理影響極大,“功成身退”為許多士人夢寐以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為他的靈魂安放尋得了一個好去所,這使他更加心安、更為淡定、擁有更多快樂。此后,他便有了視名利如浮云的豁達。當人問道:“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六一居士答道:“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5]1130不必逃名、畏名,一切盡可不屑,都在自然而然之中。淡泊成就了豁達,能夠超越現實中的各種羈絆。

三、從“醉翁”到“六一居士”的必然

熙寧四年(1071)歐陽修有詩:“欲知潁州新居士,即是滁山舊醉翁。”[5]469從“醉翁”到“六一居士”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家庭和洛陽之涵養

歐陽修童年和年少時期是在母親的教導下成長的。母親鄭氏出自江南名門,雖然很有學識,卻稱不上儒學正統,她寬松的教育,讓歐陽修成為敢于想像、懷疑、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規的人。

天圣九年(1031),歐陽修來到西京洛陽,這是一個名士薈萃的地方,留守是西昆體代表人物錢惟演,經常聚集一幫同僚,飲酒賦詩作文,富弼、謝絳、尹洙、梅堯臣均在其中。“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5]317無論是政治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這里都給剛剛涉世的歐陽修以最好的熏陶,西京洛陽是開啟歐陽修新的生活驛站,是他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歐陽修與梅堯臣等一幫文人日相游樂吟詠,結為“洛社”,“遙知懷洛社,應復動鄉吟。”[5]1444“洛社當年盛莫加,洛陽耆老至今夸。”[5]1467

(二)“逸老”與“達老”之伏筆

為附庸白居易的“九老會”風雅,梅堯臣等人也效仿著相互奉送雅號。因為歐陽修平時疏曠放逸,被大家一致推為“逸老”,但歐陽覺得不妥,愿意接受“達老”的名號,“唯予號達老,醉必如張顛。”[5]1288“逸老”和“達老”一字之別,表達的是歐陽修個人情趣和價值趨向的不同。“逸老”有失控、蔑俗輕規、放浪形骸的意味,而“達老”則表示通曉事理、見識高遠的意思,因此“達老”更加符合歐陽修意愿。歐陽修來到滁州之初,內心積怨難以排解,號“醉翁”怡情于山水之間,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逸老”飄逸不羈的做派。只不過“醉翁”比“逸老”多一份悲情與不平,“逸老”放任于歌舞宴戲的紅塵之中,“醉翁”則沉醉于長松野叟的歡娛情境。“達老”是歐陽修的自我畫像,是他情愫的表達。天圣九年(1031)他作《七交七首·自敘》詩,以示自己內心是清高、向往是美好、追求是浪漫的。晚年號“六一居士”同樣也含有這種情懷。道,是“達”的最高層次;歸隱,同樣也是人生暢達徹悟的一種境界。歐陽修晚年 “與五為六”、萬念歸“一”,這種智慧與覺悟就是“達”。歐陽修心中的“達老”就是日后的“六一居士”,“達老”、“逸老”是同出歐陽修年輕時候的兩種表達,恰是“醉翁”、“六一居士”的發端,也昭示著從“醉翁”到“六一居士”的必然。endprint

(三)身份和地位之變遷

號“醉翁”之時,歐陽修還不曾做過參知政事,也不曾主持貢舉考試,《新唐書》、《新五代史》尚沒有完成,“醉翁”壯志未酬。而嘉祐年后,歐陽修逐漸成為朝堂之上的核心人物之一,地位的顯赫、名聲的響亮和矛盾的尖銳、斗爭的激烈,使他心力交瘁,也促使他對往昔的反思。《六一居士傳》的前一年,他寫下詩句:“偷得青州一歲閑,四時終日面孱顏。須知我是愛山者,無一詩中不說山。”“醉翁到處不曾醒,問向青州作麼生。公退留賓夸酒美,睡余欹枕看山橫。”[5]465從中可以看見,歐陽修著眼于去向的思索,甚至于想到重回“醉翁”逍遙。熙寧三年(1070),也是《六一居士傳》問世當年,他在寄給朋友的詩中說:“豐樂山前一醉翁,余齡有幾百憂攻。平生自恃心無愧,直道誠知世不容。換骨莫求丹九轉,榮名豈在祿千鍾?明年今日如尋我,潁水東西問老農。”[5]1508外部沉重的壓力和漸感不支的身體,迫使尋求歸路的“醉翁”內心矛盾重重,德高望重和后面歲月無多,讓他感到再也難以回到“醉鄉”之中,“百憂攻”又令他不得不要去尋找寄托之所,在這種情形之下,平生的五種鐘愛便成為他新的“醉鄉”,“六一居士”自然呼出。

四、“醉翁”、“六一居士”蘊含的士大夫情懷

“士大夫”是從貴族中分離出來、介于貴族與貧民之間的知識階層,在創造和傳承文化、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漢代以后的語義,是指一個新的知識階層,即代替原先的貴族階級成為文化知識之創造者、傳承者的那批人物。”[12]作為社會承上啟下的特殊階層,士大夫既要忠心于統治階層,捍衛社會正統,又非常同情下層民眾,希望社會大同與和諧。因此,他們通常具有兩種相互矛盾的“性格”,在迎合社會主流的同時,又懷有對現實的不滿,在排解不暢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抗爭情緒,與社會主流文化發生摩擦,或悲觀失望,或放任山林,或借酒排泄……“醉翁”、“六一居士”正蘊含著這種士大夫的情懷。

(一)“醉翁”的自我意識

經過魏晉南北和唐代士風建設,到了北宋中葉,士大夫的自我意識顯然增強,參與社會革新、文化改革的熱情非常高漲,范仲淹、胡瑗、石介等人,鄙薄先儒、不惑傳注,其中歐陽修和劉敞兩人影響最大,“歐陽修是北宋疑古惑經思潮的代表人物。”[13]自踏入政壇,就開始用懷疑的眼光,向權威正統挑戰,他積極參加時政討論,參與以“尚德”為中心的彈劾行為,[14]針砭時弊,甚至于嘲弄朝臣、藐視權貴,這使得他不可避免地會招致反對派的打擊報復,受到污陷貶謫后號“醉翁”,既包含有他對現實的憤懣不滿,也折射出他強烈的自我意識。

(二)“六一居士”的隱逸情結

歐陽修號“醉翁”表明了他不愿接受世俗的束縛羈絆,號“六一居士”,則集中表現出中國士大夫式的隱逸情結和對農家生活的向往。景祐元年(1034),歐陽修經過襄城看望妹妹,就托妹婿幫助略置幾間房舍。慶歷五年(1045)他在滁州清流關上與老農討論瑞雪豐年事情,皇祐元年(1049)他初到潁州,就立刻喜愛上了這片土地,便決定買地建屋,作為自己退休并奉養親人之所,“平湖十頃碧琉璃,四面清陰乍合時。柳絮已將春去遠,海棠應恨我來遲。”[5]346治平四年(1067)所作的《思潁詩后序》和熙寧三年(1070)的《續思潁詩序》,都表達出他強烈的歸隱愿望。

(三)“自號”之下的高尚品格

“每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都是兩種或多種矛盾傾向的統一體。”[15]歐陽修是一位成熟、成功、富有思想的人,也是多重矛盾的統一體。他有如孟軻的倔強、陶潛的不屈。即使處于艱難困苦之中,縱然外表有些“醉翁”的頹廢、“六一居士”的滑稽,但胸中卻是浩然正氣長存,本著“是其是”原則,歐陽修磊落行事,[16]因此歐陽修在貶滁州、外任亳州之時并沒有出現失意忘形的不堪。而陶淵明可以說是歐陽修的一面鏡子,陶淵明的人格特征為歐陽修所景仰,“相如舊苦中痟渴,陶訟猶能一醉眠”[5]470。“欲就陶潛飲,應須載酒行。”[5]281“惟有淵明偏好飲,籃輿酩酊一衰翁。”[5]1459陶淵明對“醉翁”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是不事權貴的精神,其次是剝離昏亂敗壞的政治而又未忘懷世事。[17]但歐陽修并沒有陶淵明灑脫,因為身居宦海位高名重,也只能號“醉翁”來怡情,借“六一居士”來抒懷,作詩歌來表達遠離世俗的情思。

小結

歐陽修的思想情感,在中國士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醉翁”最終走向了“六一居士”,這是歐陽修生命歷程里偶然之中的必然。“六一”不是數量的排列與疊加,而是“合六歸一”,是在經過升華、超越之后的人生悟化。無論是“醉”,還是“一”,都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美夢難圓之后的感慨與無奈,身處皇權至上社會中的文人士大夫,能有幾人未曾涉入“醉鄉”?“一”是人生的歸宿,又是哲人的話題,也是樂的源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18]從“醉翁”到“六一居士”的深入研究,對揭示中國士人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變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注釋:

(1)李興武、陸志成著《歐陽修的退卻》“關于潛規則的幾點思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頁)文中認為,潛規則在古代稱之為“陋規”、“成規”、“陳規”、“不成文之規”。

(2)任世江發表在《歷史教學》2007年第5期的《古代中國主流思想演變之我見》文章認為“儒家思想能夠占據主流地位”,“非主流思想”是相對古代中國“主流思想”而言的。

(3)歐陽修在熙寧三年(1070)作《六一居士傳》,多數學者認為此年是歐陽修始號“六一居士”,而王水照先生在《歐陽修傳》(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36頁)中則認為,早在治平三年(公元1066),歐陽修就仿效古代隱居之士,更號為“六一居士”了。

參考文獻:

[1]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M].北京: 中華書局,2016:4.

[2]李峰.論北宋“不殺士大夫”[J].史學月刊,2005,(12).

[3][宋]程顥,程頤.二程集[M].北京: 中華書局,1981:95.

[4]洪本健,編.歐陽修資料匯編[G].北京:中華書局,1995.

[5][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王彬,編.中國古代散文鑒賞詞典[K].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574.

[7]程樹德.論語集釋[M].程俊英,蔣見云,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2009.

[8]滁州市政協,整理.南滁會景編[M].合肥:黃山書社,2016:289.

[9][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 中華書局,2000:8353.

[10]唐珂,主編.醉翁神韻[G].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24.

[11]孫宗英.歐陽修日常生活的心態轉向及歷史考察[J].浙江學刊,2016,(2).

[12]李春青.論士大夫趣味與儒家文道關系說之形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13]顧永新.歐陽修學術研究[M].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123.

[14]徐紅.從仁宗朝臺諫彈劾看北宋的官場輿論[J].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

[15][瑞士]卡樂·古斯塔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M]馮川,蘇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103.

[16]沈章明.別樣的教與學:歐陽修復興傳統文化的歷史細節[J].江淮論壇,2017,(5).

[17]魏耕原.論陶淵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40-44.

[18][春秋]老子,著.徐澍,劉浩,注譯.道德經[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109.

(責任編輯 清 風)endprint

猜你喜歡
思想情感
語文教學要激活已有的經驗和情感
南北橋(2017年17期)2017-10-16 01:07:56
高中詩歌鑒賞
學周刊(2017年19期)2017-06-15 23:34:57
積極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
江蘇教育(2017年9期)2017-06-10 22:35:54
淺談聲樂作品的再創作
教師·上(2017年1期)2017-03-06 21:29:11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人間(2016年32期)2017-02-26 20:40:57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人間(2016年32期)2017-02-26 20:40:56
藝術創作說明
高中生作文思想情感積累的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3:55:24
歸思難收 正恁凝愁
“詩仙”李白筆下的女仙形象
青春歲月(2015年16期)2015-08-29 12:43: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综合婷婷|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a级毛片| a亚洲天堂|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欧美一级|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亚洲区欧美区|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青青操视频在线| 日韩a级毛片|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影院| 天堂av综合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少妇精品在线|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草热视频在线|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嫩草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天堂|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网|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爱| 成人韩免费网站| 激情综合激情|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91视频国产高清|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婷婷六月综合|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内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99|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