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鑫
摘 要:在我國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地理科學已經成為政府決策的重要理論依據,地理學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來越強。我們每一位地理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嘗試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地理,才能將地理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高中地理;激發興趣;學生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138-02
科學家錢學森說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有一門新的科學技術大部門,那就是地理科學。”在我國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地理科學已經成為合理布局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理論依據。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是我們每一位地理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筆者認為興趣的培養是地理學習的關鍵。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嘗試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松愛上地理。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出以下幾種途徑,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了解高中生心理發展特點,因“生”制宜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走進學生內心,了解學生心理特點。高中階段是個體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上的巨大變化也給心理上帶來巨大的波動。首先,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關注點從自身直接到他人和社會,其對現實中的人或事喜歡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去加以評價,對現實社會參與的興趣日益濃厚。其次,“青春期也就是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這種過渡往往總是分裂的、不調和的。”這一時期他們思維活躍,但易極端化,情緒波動明顯,大喜大悲,易產生不良情緒。所以他們的熱情與興趣很容易被激發,同時受到打擊后也很容易放棄,做事情缺乏恒心,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處事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迅速發展,心理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有著比較迫切的抒發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欲望。表現欲強,對于喜歡的事情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熱情。針對學生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我們應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舉措,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心理防線
高中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渴望受到認同和平等對待。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去構建一個師生相互尊重的平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親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師生間產生共鳴,讓他們在被尊重的環境中樹立自信,消除與老師之間的陌生與隔閡,擁有一個輕松而非壓抑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地落實教學,很好地實現教育。
三、采取多元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得惠
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學生的注意。——約翰·洛克
1、課堂導入好比“藥引”
藥的療效好不好,藥引的作用很重要。導課是課堂的首要環節,精彩的導入往往能夠先聲奪人,抓住學生注意力,這對接下來的教學很關鍵,因為我們首先得激發出興趣,才能去利用興趣。比如在講“中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這節課時,我利用民歌結合圖片的形式:千溝萬壑,塵土飛揚的黃土高原圖片,搭配“見個面容易拉話話難”的悠揚歌曲,迅速將學生帶入情境。
2、用藝術的語言推波助瀾
課堂上,詼諧幽默的故事,恰當的詩詞和農諺,有趣的典故都會吸引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有趣的故事能夠迅速將學生帶入情境、引發思考。如我在講“區時”的時候,首先拋出這樣一個故事:有這么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的生日是6月1日,而弟弟的生日是同年的5月31日,請問有毛病嗎?學生緊跟著喊“沒毛病!”乍聽之下不以為意,不就是一個24點前生的,另一個是24點之后生的。但“細思極恐”,不對啊,5月31日出生的不應該是哥哥嗎?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學生馬上投入到思考當中,于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
另外,在講解某些地名時我們可以借助詩詞加深印象,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無定河;“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桂林歷史悠久,秦時已有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金沙江、大渡河……這樣講解時每一個地名都不再單薄,而是有了故事和背景,同時利用學生的詩文功底,可以讓他們有表現自我的機會,當你讀到上句時,馬上就會有一眾人補充下句,課堂氛圍也得到調動。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農諺解釋地理現象和規律,如在講冬至之后白晝漸長這一規律時,利用陜西當地農諺,用陜西話讀出,“過了冬至,長一棗刺,過了臘八,長一竹耙,過了年,長一船。”學生倍感親切有趣,同時對于這一規律有了生活化的認識。總之,教師嫻熟的語言應用能力將為保持學生注意力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3、多媒體多感官刺激
地理知識包羅萬象,僅僅依靠語言難以將其完美展現。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借助多媒體手段服務于教學。如在講解地球運動時,立體的Flash動畫非常的直觀;在講解等高線時,等高線小軟件的作用不容忽視;在講解黃河水庫蓄清排渾時,新華網的新聞圖片“小浪底排沙”既直觀又新鮮;在講解全球變暖時,美國前副總統科爾的演講視頻《難以忽視的真相》就比較專業,還能引發學生深度思考;講解江南水鄉的恬靜時,昆曲、越劇的婉轉就是很好的例證……總之,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多元的感官刺激,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
四、生活化的課堂——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歸宿
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每個人對于家鄉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殊感情。家鄉既是我們最熟悉的,也是我們最關心的。家鄉的發展變化也最能夠引起我們的關注。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應該多使用鄉土地理素材,拉近學生與地理知識之間的距離。如在講解城市空間結構時,利用咸陽市城區的變化說明城市規模與城市地域分化的關系;利用咸陽市百度地圖街景以及自己整理的咸陽市圖片來看各功能區的特點;利用陜西省和咸陽市的行政規劃來解釋中心地理論……把課本知識這樣處理后,明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同學會主動講述自己身邊的案例,參與的熱情較高。另外,在講解我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時,多設問,多提供材料,充分利用他們關注社會熱點的心理,引發思考,讓學生切實體會我們面臨的迫切問題,想著應該如何解決,讓學生有關心國計民生的情懷體驗, 從而實現愛國主義的教育。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隨著學習的深入,抽象的地理規律、繁瑣的地理名詞會讓學生對其產生畏難情緒、厭倦心理,因此,作為地理教師要不斷發掘地理知識本身的趣味性,讓更多的學生輕松愛上地理,并為此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倪玲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思想政治課教學[A].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2):64.
[2] 魏振鳳,李 靜.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 中旬刊,2015(11):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