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學
摘 要:小學數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要把游戲融入到教學當中。游戲性教學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本文就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進行研究,以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性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傳統小學數學教育中,由于數學本身的單調性和抽象性,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不能有效對基礎數學知識掌握,則會造成后期數學學習困難。
一、游戲性教學概述
游戲性教學是指在教學中,針對特定的教學目的開發游戲,以游戲作為教學的手段,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達到娛樂性和教育性的統一,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1]。游戲性教學是相較于傳統教學的一個概念,它的出現,是小學數學教育的一次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教學的趣味性,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讓學生也參與其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二、小學數學開展游戲性教學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游戲教學,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對數學的排斥,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認識,有利于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2]。小學生處于愛玩的年紀,以游戲進行數學教學,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增加數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學生學習動力。
2.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塑造的基礎階段,在這一時期,必須學習好數學知識,有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構建。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他們的腦海中構建數學思維。例如,在立體空間教學中,直接利用教學模具進行教學,讓學生直觀的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體,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有利于塑造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3.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傳統數學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講臺上喋喋不休的教授,學生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模式枯燥乏味,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3]。游戲教學的應用,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其中,有效改善了學生的被動關系,優化了教學環境,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效率。
三、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的設計及應用實踐
1.改變教學方法,增加課堂的游戲性
小學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點,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使其集中注意力,完成教學目的。在數學教學課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采用游戲的形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教學,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游戲,教會學生辨識位置和順序。教師讓學生站成多排,每一排為一個小組,隨機挑選其中一位學生,讓他說出自己前、后、左、右不同位置的同學,重復幾次,加深學生對位置的記憶。也可以讓全體學生向左轉,向右轉,在整個過程中對位置還沒有理解好的學生就會出錯,對于轉錯的同學要進行強化練習,確保學生真正掌握位置的相關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2.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游戲
游戲教學有著多樣性的特征,但是在游戲的選擇上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宜選取太過于復雜的游戲。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為中心的地位,給予學生足夠的個人探索實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思想,對于小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盡量為他們提供完美的答案,鼓勵學生問“為什么”,讓其自己去尋求答案。
例如,在學習質量單位的時候,教師可以帶一個小型天平,讓一組學生對鉛筆盒、書本等物體進行稱重,然后讓其他學生將稱重結果用克、千克、噸等不同單位換算,在互相合作中掌握知識,強化了數學知識。
3.應用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趣味性
目前,多媒體教學開始走進課堂,它采取音頻和圖像相結合的方式,從視覺和聽覺多層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一種直觀的方式使知識便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減少了課堂的枯燥感,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多媒體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小學生空間思維的問題,使立體教學的可操作性增加,對學生思維能力開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二年級第三單元的《圖形的運動》教學中,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設計一個尋寶游戲,把圖形作為主角,在不斷的平移和旋轉等運動過程中,終于尋到寶物,把課堂教學引入故事中,把抽象的旋轉、平移等圖形運動的形式直接以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掌握知識[4]。
4.學生參與游戲,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以往的數學教學中,都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規律和知識點,然后通過做習題等方式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掌握書本中的知識。事實上這種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忘得也快。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教學中,尋到規律和答案,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加深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關于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畫出多種三角形,把學生分成小組,各個小組互相討論,看哪一個最先發現三角形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尋找規律,發現三角形的各種特性,根據不同的三角形外觀進行分類,讓學生自己動手用量角器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學習,不但易于理解和記憶,而且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尋找規律的樂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強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性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今后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對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完善游戲教學方法,合理、科學的設計游戲,應用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李道博.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18-119.
[2]趙英和.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中外交流,2016(33):264.
[3]凌乾艷.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學導報,2016(9):49-49.
[4]武星.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8):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