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摘要:就美術這一門藝術課程的特殊性,在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同時,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學習美術本身就是一種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的方式。但美術是一門活的學科,老師不能將其固定化、格式化,這樣一定會將學生的思維限定住,失去原有的自我創新想象的能力。所以即使美術也許本身就自帶創新,但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要注意。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新思維;激活
創新是美術的靈魂,藝術貴在創新。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審美能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均衡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不局限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最終創造出個性化、創造性的美的事物。
一、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1.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創新思維能力是學生潛能的一種,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樣也是開發和挖掘小學生潛能的重要方式。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教學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模式,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在充分激發小學生美術學習熱情和美術學習動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美術教學的要求。因此,加強創新色彩的融入,能夠讓學生獲得創新思維的啟迪。
2.培養小學生形成創新的思維能力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離不開對實際物體的把握。小學美術教學中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觀察,對美術作品和藝術產生一定的了解和個人體會,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真正發揮小學美術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二、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創新美術教學理念,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和創新美術評價機制等方式來開展,以下對這幾種方式具體論述。
1.創新美術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注重創新教學的理念和教學的方法,改善傳統教學方式中“獨角戲”式的教學模式,將現代教育觀念和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小學美術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明確教學中的理論教學目標、實踐教學目標和情感教學目標。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親密的溝通和交流,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高高在上的形象,創建一個平等、民主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氛圍,為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如三年級下冊《漂亮的房間》教學中,可讓學生說自己房子的特點,自己房間的特點,思考家具、物品為什么那樣擺放,如何讓室內的色彩協調起來。如此,引起學生對自己生活的關注,對漂亮、美麗房間的感受能力,放飛學生的想象,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性,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
2.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創新認識和創新思維是每一個人具備的思想,重點在于如何將這些思想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國外的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只跳蚤放置于一個瓶子當中,并為它蓋上一個透明的玻璃板,這時,這只跳蚤馬上跳起來了,但是一跳卻被透明的玻璃板擋住而撞回。在這只跳蚤經歷了很多次努力之后,當人把玻璃蓋拿開之后,發現它卻再也跳不出來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人不能長時間在一種條件中,要善于感受和學習更多的知識。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能用一個“玻璃板”束縛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要注重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能力。如在指導小學生對小學美術蘇教少年兒童出版社一年級下冊《春天的色彩》這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小學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等與春天有關的歌曲。隨后,教師可以提問:“小朋友們,春天來了,我們的生活會產生哪些變化呢?”、“小朋友們,春天為大自然披上了哪些色彩呢?”等問題,激發學生的回答欲望,帶動課堂教學的氛圍。接下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小學生播放一些其他小朋友眼中春天的畫作,并為小學生講解一些有關繪畫的技巧,隨后指引小學生進行獨立創作,展現小學生的獨特性格特點和創新能力。
3、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創新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位美術老師特別是小學美術老師,一定要學會抓住學生的喜好與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在以前由于教學設備的缺失,小學美術老師只能根據課本與自己的理解與經驗來口述一些畫作與繪畫手法,而小學生本身就是對這些枯燥的語言難以理解,更加不會對這些感興趣。但在現在教學設備在不斷地更新,不少學校都建有現代化的美術樓的建設,作為一名現代化的小學美術老師就應該充分的利用這些現代化的設備,在課堂上呈現出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圖片與視頻。在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漸漸培養學生的對于美術的興趣。而且對于小學生而言,形式多變與艷麗的色彩,會很好的讓小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就如小學美術老師可能會讓學生學習一些美術的入門知識,可能由于素描的真實局限性,許多老師會選擇某一靜物,然后讓學生進行速寫。但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可能難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專注于同一事物。這樣老師其實就可以在繪畫的中途播放一些優美的繪畫作品讓學生進行短時間的賞析。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在一節課中一直都專注于素描這一繪畫的主題。
4.創新美術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評價是檢驗小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和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學美術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前的5-10分鐘,組織學生開展美術評價活動。教師可以采取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或者教師對學生的作品或者表現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的方式,開展評價活動。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運用積極情感因素,多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促進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另外,在小學美術期末成績評定中,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融入綜合成績中,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在不斷提升小學生美術素養和美術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真正展現小學美術教學的價值和作用,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