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教學的要求了。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開展高效課堂就成為了最值得探索的課題。面對這種現狀,教師應該不斷地轉變思想,在課堂中以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有身臨其境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設情境;新課程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了高中數學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的感受為主,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水平為學生提供有趣的教學材料,創設多樣化的、適合學生的情境,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信心,讓學生主動學習,并且在交流和親身感受中獲得和掌握知識。但是,高中數學作為數學學習難度最大的一個階段,很有可能會出現學生難以理解和教師不知道該怎么教的問題。因此,為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的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于如何創設數學情境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1、利用實際生活創設情境
數學是一門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的學科,它有很多理論知識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但是,由于數學知識抽象的特點和應試教育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弊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所以,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斷開了聯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無趣。而新課程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做出了明確規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漸被重視。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應該要從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入手,利用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學好數學在生活中的好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比如:在學習《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過程中,筆者用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情況為學生創設了以下情境:
(1)p:b是a(男)的父親 q:a是b的兒子
(2)p:外面下雨 q:出門帶雨傘
然后,筆者向學生提出了p與q在數學中是什么關系等問題,來自于生活的情境更有利于學生自主思考,通過實際情況所創設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關系。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多多將知識與實踐所結合,讓數學能夠應用于生活,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生活能力。
2、利用數學實驗創設情境
數學還是一門需要親自動手的課程,而且,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發現等學習方式被倡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多以數學實驗來創設情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親自動手,自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同時,加強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性。
例如:在學習《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在筆記本上畫一條直線,然后把筆記本放在桌面上,并使翻動書頁時該直線總與筆記本所在平面平行,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見,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理論知識,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日常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輔助工具。而且,多媒體可以通過圖片、視頻、聲音等直觀地給學生以多方位、多感官的刺激。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靈活有趣的教學情境,豐富完善課堂的教學內容。
比如:在《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火箭、電視塔等圖片,讓學生自行感受線面垂直的概念。之后,筆者讓學生根據自己在圖片中所觀察到的舉出生活中線面垂直的例子,在看過圖片之后,學生都很積極地回答問題,并舉出了教室內兩墻的交線,多功能廳的柱子等例子。緊接著,筆者利用多媒體用動畫展示了旗桿與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置關系,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自己就總結出了線面垂直的定義。由此可見,以多媒體直觀生動的向學生展示理論知識,更有助于學生理解。
4、利用歷史典故創設情境
數學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的作用,因此,數學文化作為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化遺產,教師應該好好利用這些資源,來為日常的數學課堂增添趣味,讓學生在了解歷史文化的過程中獲得理論知識。
比如:在學習《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利用傳說中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數學家研究的問題,給了學生一組數據:
(1)三角形數:1,3,6,10,…
(2)正方形數:1,4,9,16,25,...
之后,筆者又用古語: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給出了學生每日所取棰長排成的數:1,1/2,1/4,1/8,1/16,1/32,……。
最后筆者向學生提出了這幾組數據有什么共同特點等問題,學生在經過研究和探索之后發現,這些數都是有一定的順序的。由此可見,這些古語和歷史典故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數學的文化。
總之,教師應該改變觀念適應新課程的改革,從實際生活出發,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創設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凌玲. 高中數學情境創設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1.
[2]蔣淑蓮. 高中數學情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杜紅仙,女,1973.10.3—,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1998年參加工作,從事教育工作20年,教學經驗豐富,功底扎實,是學校的骨干教師,學科組備課組長,學科帶頭人。獲得榮譽:省級德育先進工作者,市級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市級三優教師 ,市級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市級微課一等獎,市級高考突出貢獻獎,市級學科教學成績優秀獎,市級優秀教師指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