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科知識的學習只是學生學習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必須讓學生在掌握必要知識基礎上,培養其良好的道德素養。此外,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有必要把德育教育生活化;不能一味遵循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道德素養,采取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能時刻培養初中學生的道德素養;積極引導,體現初中特有的人文關懷,時時刻刻深化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們易于接受,以此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經典于愛
當教師苦,當班主任更苦,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有無群之樂,樂中之無盡之趣,卻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體會得到的。明代學者張溢早就就說過:“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做為教師我還是喜歡做班主任,我愿意和學生打交道,陪他們一起成長。
一、教會學生學會鞠躬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學生只有恭敬自己的老師才能學好老師所教的課程,而恭敬老師首先體現在禮節上。古圣先賢的經典里面說“不學禮,無以立”,這個禮就是首先要學會給老師鞠躬,每次交完作業或者有事和老師見面后都要給老師恭恭敬敬地行禮,一方面是對老師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尊重自己。經過一周的訓練之后同學們都能做到和老師見面后行禮,老師們都說八二班的同學有禮貌。
二、教會學生學會自我反省
古圣先賢的經典里提醒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就是凡是我們每個人遇上不如意的事,首先應該反省的是我們自己,特別是別人發生矛盾時首先不要想著指責別人,而是反省自己,這樣每個人都反省自己找自己的錯處,并且學會給別人道歉,這樣矛盾就會輕松解決,也讓同學們學會了為人處世之道。下面是一位叫王嘉軒的同學在和同學鬧矛盾后寫的反省書。
尊敬的班主任李老師 :您好!上一周我的表現極為不好,主要是因為美術課上我畫了一幅畫讓劉旭博看,可楊姣說太吵了,我便和她吵了起來,打擾到了別人,我知道我不應該罵楊姣,因為楊姣是為了我們組好,可我就是忍不住和我她吵。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一時風平浪靜”可我就是沒有忍住,《弟子規》里也說“刻薄語,穢污辭,市井氣 ,且戒之”,意思 說“尖酸刻薄的話 和下流不干凈的話千萬不能說,粗俗套的市區儈氣,都要徹底戒除掉”可我總是脫口而出,我以后一定要管住自己,以大度的胸懷去對待別人,不再和別人斤斤計較,在這樣里說一聲“對不起”,《弟子規》里還說:“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意思是說:“話說多,不如少說,因為言多必失,說的話只要能切題恰當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在別人的交談中,我總是喜歡插嘴,因而若得別人不高興,我一定要改正這個壞習慣。《弟子規》里還說:“聞過怒,聞譽樂”意思是說:“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恭維自己就高興”我就是這樣沉不住氣,靜不下心的人,別人只要誰說我的缺點,我就跟他急,而聽到別恭維的話,我就很高興”。針對以上問題,我一定要認真改正自己的過失,希望老師能原諒我,督促我改正自己的不足。
這是一份學生的反省書,他能對照《弟子規》逐條反省自己的不足,實在是難能可貴。
三、教會學生學會保護環境
我們的課本無論是地理課本還是思想品德課本、語文課本上都有保護環境的內容,但保護環境不能只是口號和背誦應付考試的內容,而應該落實到生活實際當中。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生活在環境之中,愛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要求學生首先做到在教室里不亂扔垃圾,保護好我們的教室環境;其次,保護校園環境,我要求學生做到不在校園內扔垃圾,并且見到校園內的垃圾要撿。雖然由于大多數學生以前沒有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但是在我的倡議下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比以前增強了許多。我是一個環保主義者,我在網上加入一些環保志愿者建立的群,在群里我學會了用果皮菜葉等濕垃圾制作環保酵素,變廢為寶,制作的環保酵素能夠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造福于人,并且減少垃圾,減輕地球的負擔,我在家里自己制作了許多酵素,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洗菜、洗衣服、洗頭發等洗滌方面,還可以用于美容,因為酵素是由植物直接加紅糖發酵而成,里面有很多的營養成分,對洗滌物沒有任何傷害,對環境不但沒有害處,反而還能凈化水源等。在學校,由于學校發的營養早餐里有水果,學生吃過水果后會產生大量的濕垃圾,為此,我讓學生買了兩個大塑料桶在教室做酵素,給同學們講了環保酵素的好處后,同學們都能直覺地把果核,果皮等放入酵素桶,到放學的時候酵素也基本上發酵好了,同學們每人拿了一罐回家用于洗頭發等,既保護了環境又美化了人們的生活。
四、教會學生學會鍛煉
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名小學的班主任,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提倡同學們每天跑6000米,看到同學們課間在教室樓道內打鬧很危險,再加上現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體育鍛煉明顯不足。為此,我倡議同學們利用早晚讀課后的時間去操場跑步,我自己親自帶領同學們跑步,開始時同學們參加的人比較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同學都能堅持,只有少數同學堅持不下來,堅持下來的同學身體素質明顯加強,很少感冒,在我的一再強調和我自己每天堅持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同學參加到跑步當中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同學將會認識到鍛煉的好處的。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正真的教育是用一顆樹去搖動另一顆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多么詩情畫意的表述!它告訴我們教育是”慢”的事業,容不得我們急功近利,把苗助長;教育是靜靜的陪伴,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教育是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國傳統文化經典《道德經》上也說“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說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作為班主任自己必須每天認真學習,做好自己,自己的狀態好了才能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引領,自己的狀態不好了,我們就沒有能力引領孩子們進入更好的生命狀態。
參考文獻:
[1]王枬,王彥.教育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王彥,王 枬.教育敘事—從文學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