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 要:所謂高中生物分層教學,就是高中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針對學生心理特征、知識基礎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劃分為若干個層次,然后以后針對性的設計多層次此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并給予不一樣的評價標準,這樣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逐漸提升學習能力,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分層教學;實施策略
一、引言
由于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有著區別,在教學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學習好與差這兩方面的表現,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教師不能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全體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新課程改革要求加教學活動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中生物教師也要注重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分析學生之間學習上存在的差異,采用分層教學手段,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有助于實現學生學習水平的共同提升,提高教學質量。
二、分層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
分層教學是可持續發展教育觀下的一種教學策略,在當前新課背景下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同一個班級里學生之間既有基礎知識上的差異,也有思維方式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分層教學就是教師認可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設計時使課堂模式多樣化,即可以將生物學科的特點體現出來,又不再讓學生感到生物課堂的枯燥乏味,但無論課堂怎樣的變化,都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策劃教學方式,最終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所領悟、學有所得,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巧妙的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知識系統,掌控教學進度,把教學的基礎建立在學生都能夠理解的基礎上,根據了解的學生情況,分組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東西可學。
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1.教學目標分層
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就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這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過程。例如在教學“減數分裂”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差異,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C層次為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知識,比如細胞減數分裂的概念,并且能夠明確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上的變化;B層次為中等水平學生,學生除基本知識點外,還應掌握課程重點知識,如概括出細胞在進行減數分裂時,每個時期的結構變化以及染色體行為特征變化;A層次主要指的班級中的一些尖子生,他們理解能力比較強,基礎知識也比較扎實,應以難點突破和知識遷移為主,如可以與有絲分裂進行對比學習,并比較出這兩種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數目以及行為變化的異同點。
2.教學活動分層
新課改對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而高中生物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己感知學習的快樂,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進行分層十分重要。還是以“減數分裂”相關知識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形式,先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者制作導學案讓學生對課堂中的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個相應的任務。為了讓學生充分的了解不同時期染色體的數目以及形態特征變化,可以讓學生用橡皮泥制作細胞有絲分裂模型,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之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染色體繪圖擺放,動手能力強的負責模型制作,口語表達能力強的負責演說匯報,整個過程看似沒有分層,卻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3.課堂提問分層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動手動腦思考,有所收獲,所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就要提出不同的問題,并從不同的深度進行解答。比如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A層次學生回答,如生物知識應用方面的問題;簡單問題優先C層次的學生,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適中問題的回答機會讓給B層次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點撥,這樣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C組層次的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提問注重層次性,具有啟發性,及時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另外,教師在設計練習或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兩部三層”的原則,“兩部”是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三層”是要具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索性問題。
4.評價系統分層
為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導向激勵作用,教師應注意把握好評價的層次性、發展性和科學性,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調動他們積極參與進來。首先,根據課標的要求,確定評價標準,設立多種指標,在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標準的前提下,允許部分學生異步發展,實行分層考核。對所有有進步表現的學生,特別是C層學生給予盡可能的表揚,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其次,改變單一的評價模式,做到以下結合:全過程多方面考查與期中考試相結合;卷面測試與實驗操作相結合;評分、評級與評語相結合;縱向與橫向比較相結合;自評、組評與師評相結合。
四、結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多樣化的先進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其中分層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學生每天都能感到“有內容可學”,都能不斷向更高層次去攀登,對激發學習積極性有著明顯作用。高中生物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差異,注重采用分層教育,使后進生逐漸步入學習的正確軌道上來,讓優等生得到能力的更大提升,最終實現全體學生學習能力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顧海華.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生物學科分層教學實踐[J].文理導航(上旬),2015(08):26-27.
[2]薛伊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與保障[J].蘇州大學學報,2015(02):55-56.
[3]張品茹.高中階段“按能力分班”教學的教育社會學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10):30-31.
[4]孟小軍.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6(04):44-45.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分層次教學的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7】GHBZ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