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黎明
摘要:語文課程一直是教育知識體系中的課程。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將書本上的知識傳授于學生,更主要的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策制定出多種教學方案,設置恰當的教學情教學,增加學生間的互動,以此帶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教師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語文是我國的基礎文化,在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之中,初期語文學習能夠為小學生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采用合理的、適當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學習,掌握到學習的樂趣和真諦。
一、生動的課堂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生動優美的課堂語言是一種魅力,這種魅力不但會令學生心生羨慕,而且能夠引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運用華美的詞句、靈活的方法感動學生的內心,把學生引入到美妙的語文境界中,讓學生感受到語言之美、文學之趣。
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哪怕是極小的亮點都要給予肯定,給于表揚,這樣學生就能獲得自信。雖然賞識沒有付出物質的代價,但是它發揮的價值是無法用物質衡量的,它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課堂上,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我通常會伸出大拇指,或說一聲“你真棒!”一句親切簡短的話語,一個簡單的動作,都將會在學生心里形成美好的記憶,這個記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的發展,甚至影響學生一生。
二、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是進行教學的主要場地,傳統的教學工具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教學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大膽發揮想象力。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而又愉快的學習氛圍。例如,在進行傳統詩歌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習《靜夜思》的時候,學生對于傳統的古詩歌的了解比較有限,接觸到的古詩歌也比較少,理解起來的難度也比較大,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還會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工具。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多利用多媒體來播放有關這首古詩歌的一些視頻,通過聲音和畫面、動畫的接觸,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從而更好地去了解古詩歌所要表達的意思,促使學生能夠更加認真地去學習,從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快樂,提高學習效率。
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敢于創新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具體到創新教學中,我們應當在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逐漸優化教學的模式,改變單一的授課方式,并結合具體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教學,進而推動力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在老師的創新理念的引導下,會逐步發展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語文素養,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順利高效地開展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當充分研究教材,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在吃透教材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創新教育,引導學生去發現教材中的新穎之處、趣味之處、疑問之處等,這樣做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模式,引導他們去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也能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四、注重課外活動的教學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以課堂教學作為主導,并且注重課外活動的教學,這是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要求。在課外活動中,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以提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長處,發展了學生的個性,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具有多姿多彩和多樣化的形式,像是游戲、參觀、作文展覽、書法、建立黑板報、講故事,朗誦比賽等等。教師應當使得課外活動具備獨立自主性、創新性、實踐性、及時性、趣味性的特點。教師在組織課文活動教學中,應當注重示范和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應當為學生講解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激勵學生大膽一些,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以使學生得以健康的發展和進步,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
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在小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方法的不斷反省和思考,然后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改進不足,這樣才能在開闊教師自身眼界以及知識面的基礎上,利用創新化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中的活躍度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促使學生知識面的豐富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要有高尚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要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要有終身從教的信念,要有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傳道者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自身必須有高尚的靈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而且還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教師的語言要規范、文明,行為舉止要大方、端莊。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影響著學生。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進行賞識教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還要讓學生通過自我選擇、自我學習、自我管理達到自我補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六、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并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從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贏得學生的尊敬,贏得學生的敬愛,為國家的教學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