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林
摘要:隨著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就業壓力不斷增強,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為幫助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各大高校不斷投入資源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實踐性參考。然而對體育專業大學生來說,不專業和限于理論上的創新創業教育并不能有效幫助他們完成創新創業。本文對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研究,探索其實踐意義。
關鍵詞:依托;高校體育資源;創新創業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大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的重視與鼓勵,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投入創業的事業中,尤其是體育專業大學生。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意識地不斷上升,國民也愈加肯花錢健身,為更多地體育專業大學生提供了創業機會[1]。針對這一現象,各大高校也開設了《體育市場營銷》《體育經營管理》等課程對體育學生展開了創新創業教育,但由于教育方式還是流于表面,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略了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導致了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起到促進體育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作用。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時,應合理利用高校體育資源,開展具備可操作性性的實踐創業活動,幫助體育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2]。
1高校體育資源對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促進作用
1.1.高校體育人力資源的指導效果
充分利用高校體育人力資源,對體育專業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高校擁有大批的高素質人才,大學體育教師具備非常專業的體育相關技能和知識,可以幫助體育生豐富專業技能,將創業基礎打牢,提升體育大學生競爭力。在創新創業方面,高校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管理學和經濟學教師,可以彌補體育生創業管理知識技能方面的缺失。同時高校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可以提供充足的機會和經歷個體育生去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促進對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效果。
1.2高校體育物質資源滿足需求
高校擁有大量體育物質資源,包括體育場館、體育器械等物質資源。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體育場館,開展不同主題活動的創新創業教育,針對周邊發展需求,結合體育學生個人專長,開展實踐活動。由于高校體育物質資源的多樣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不僅僅局限于健身教練這一創業方向。利用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展實際創業活動,為體育學生創業提供保障,去除學生后顧之憂。豐富的高效體育物質資源是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有力保障。
2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策略
2.1合理利用高校體育資源
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高校體育資源,避免資源閑置。高校擁有較多的體育場館,平時的維修和護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且一些高標準的體育館往往只是用于大型活動和賽事,一個學期可能用不了幾次,這不僅沒有充分發揮體育場館作用,體現其價值,而且為學校帶來了負擔。合理利用高校體育資源,有助于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體育場館可以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地,交給體育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比如:招收愛好羽毛球的學生,在羽毛球館進行培訓教學,充分發揮體育生專業技能;在籃球館借助學校體育器材進行健身訓練,充分利用場地[3]。高校鼓勵體育專業學生展開創業實踐活動,并且樂意提供各種支持,為深入開展體育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幫助。
2.2有利于創新創業實踐的可持續發展
依托高校體育資源,可以更好發揮體育生專業的優勢,利用專業體育技能不斷的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隨著大學生創業的活動的增加,體育專業學生也在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創業活動,比如:幾人合伙,在學校開一個健身班,指導有興趣的學生合理健身。雖然類似的創業實踐活動很多,但真正能走到最好,良好發展的卻寥寥無幾。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可以幫助體育生認識專業技能知識的重要性,只有不斷提高其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才能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結合體育生專業和創業方向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使創業活動可持續發展。
2.3以小見大,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
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創業可以較好的生存土壤,有利于提高創業成功率,為全面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打下基礎。先從開展小型培訓活動開始,通過對各類運動項目的實踐操作,讓學生有信心有底氣的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經過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打磨,不斷完善創業前期準備工作。大量的實踐經驗,讓體育專業學生清楚自身不足點,可以去不斷學習彌補。比如:體育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開設了瑜伽俱樂部,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讓學生明白了一個健身俱樂部的管理流程,和培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和應對方法[4]。
3結語
總之,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體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意義[5]。通過利用高校豐富的體育資源,對體育生不斷進行實踐教學,幫助學生將自身專業知識技能與創業方向相結合,完善自身創業基礎,提高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有利于全面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劉旭紅. 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J]. 現代職業教育,2017,19(15):153.
[2]劉振忠,李寒冰,周靜. 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再認識[J]. 中外企業家,2017,8(09):201-202.
[3]王繼健,陳華鋒. 依托高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17,7(08):182- 184.
[4]曹坤. 探究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15,5(29):186-188.
[5]沙金. 體育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析[J]. 赤子(上中旬),2014,11(15):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