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輝明
【摘要】在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和國家就業政策調整、深化的新形勢下,高校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學生流動黨員。為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管理效率,文章對加強高職學生流動黨員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全面指出了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
在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管理過程中,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在實習或工作期間的穩定性相對比較低,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其工作崗位轉換比較快,在同一單位的累積時間比較短,部分學生所在的工作單位能夠接收的黨組織關系非常有限,因此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群體黨組織關系出現了落空現象,最終導致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脫離組織。本文就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具體實施措施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力求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的穩定發展。
一、抓好高職學生流動黨員工作的重要性
(一)抓好高職學生流動黨員工作有利于黨和國家的發展
在政治建設發展過程中,我國制定了“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最近幾年又提出了“中國夢”實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個百年”的目標和“中國夢”需要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黨的接班人來實現,而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社會主要的技能型人才,他們將來會投身在生產建設的第一線。因此,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是黨和國家接班人的主力軍,需要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人才的凝聚力,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二)抓好高職學生流動黨員工作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多是在高考最后批次的學生,他們的文化課程基礎相對比較差,并且許多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比較弱,在行為習慣等方面也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在高職院校培養黨員積極分子的困難比較大。高職院校在培養黨員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同時還需要學生黨員自身的認知和堅持,從而由一批黨員帶動另一批黨員,不斷增加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數量。由于學生黨員的思想相對于非黨員學生而言更加積極、端正,因此隨著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數量的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轉變,同時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終從整體上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三)抓好高職學生流動黨員工作有利于學生黨員的長期發展
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學生黨員隊伍整體思想積極,而且德才兼備,是具有優秀品質的群體,因而其專業技能突出,成為社會技術人才的主要引領者。而抓好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工作,能夠確保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在工作中持續接受組織教育管理,并不斷引導學生流動黨員在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最終加快黨員轉正和個人成長發展的速度。與此同時,高職學生流動黨員在工作中不再擔心組織關系和檔案的轉接保管工作,能夠將心思全部集中在工作中,不論在技術發展,還是在社會技術人才的培養方面,都能促使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為社會做出貢獻,他們自身也將有長久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二、目前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的去向很難掌握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交流越來越頻繁,再加上社會整體比較浮躁,高職院校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很難長期堅持,其中一些學生黨員在初次就業工作崗位上往往沒干多久就換崗或換工作單位,學生黨員在換工作崗位或單位后,他們在學校中備注的信息也應隨之更改,這樣才能確保高職院校對學生流動黨員實施教育管理。但許多學生黨員很少能主動與學校聯系,告知新的工作單位。校方無法一一查詢換崗、換單位的學生黨員信息,待時間久了之后,學校黨組織就很難掌握學生黨員的去向。
(二)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活動很難開展
一方面,學生流動黨員遠離原學校黨組織,無法參加原黨支部的活動,并且許多高職院校學生的工作崗位或工作單位以技術為主,黨組織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得比較少。另一方面,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剛步入社會,上崗后工作基礎薄弱,經驗比較少,再加上工作不穩定,因此學生不想將組織關系轉來轉去,而新的工作單位沒有獲取他們的相關黨員資料,也就不把他們當作黨員,由此造成流動黨員的正常組織生活以及教育等都難以落到實處。
(三)學生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很難落實
在流動黨員中,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際仍處于預備考察期,而在預備考察期間的黨員超出可觀察的考察范圍,他們的表現則很難掌握,繼續考察培養的工作就很難落實。預備黨員考察期的表現很難掌握,因此也就無法推薦其轉正,而且在工作期間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黨員轉正手續辦理非常困難。
(四)學生流動黨員黨費很難按時收繳
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學生的認識轉變有一定的難度,并且轉變后的長久堅持也需要進一步加強。部分學生在畢業之際處于預備黨員考察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由于工作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他們游離于黨員管理教育學習之外,因而絕大部分的學生流動黨員的黨費是不能按時交的,長此以往,許多學生黨員逐漸脫離黨組織。除此之外,一般是要等到有了固定的單位,落實了組織關系的去處,回校轉組織關系時補交。
(五)學生流動黨員作用很難發揮
在高職院校學生黨員中,有些學生流動黨員黨性意識隨著工作時間的積累而逐漸淡化,他們認為既然自己的組織關系沒在工作單位,就沒有必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們一旦有了這種思想,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無從發揮。而單位對黨員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平時的表現考察來進行,因而學生流動黨員在思想上不重視黨員作用,在工作崗位上的貢獻力量非常弱。
三、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具體措施分析
(一)加強宣傳教育,解決思想認識問題
高職院校要在學生黨員平時的教育中強化黨員的組織管理基本知識,讓學生明白當自己處于流動黨員狀態時要怎么辦。高職院校要安排專人進行市場調查匯總,對學生流動黨員在參加工作后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然后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為在校的學生黨員加強宣傳,提高學生黨員的認識。同時,高職院校學生黨員負責部門要制定出學生流動黨員離校后黨組織關系的解決措施。在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畢業之際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黨員明確流動黨員問題的解決措施,引導他們在參加工作崗位后依然要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endprint
(二)創新跟蹤管理模式,解決管理方法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和交流帶來極大的方便。為此,高職院校在學生流動黨員管理方面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QQ群、微信群等多種工作平臺,讓學生流動黨員與學校交流工作平臺鏈接,可采用視頻匯報、網上學習等形式,加強對學生流動黨員及時有效的管理。建立學校與企業、社會、家庭共同教育管理的模式,尤其是要將企業評價納入黨員教育管理評價體系。這樣,學生流動黨員在工作中能夠及時與學校聯系,并持續匯報自己的現狀,高職院校也能及時了解學生流動黨員的情況,無論是轉正的學生黨員還是處于預備考察期的學生黨員,都能繼續接受學校的管理教育和考核。他們的入黨轉正等手續辦理將正常實施,從而提高了高職院校對學生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效率。
(三)健全教育管理制度,解決管理長效問題
高職院校在黨員管理教育活動中不僅要完善學校的管理機構組織,而且要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由于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已不能滿足教育管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完善和健全相關的制度,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首先,應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并建立學生黨組織關系的對接部門。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相關資料可以通過校方直接轉交工作單位,學生黨員的入黨事宜也可以在單位中繼續實施,從而確保學生黨員工作的積極性。其次,企業單位也可以根據學校提供的相關資料和學生參加工作后的表現對其實施綜合評價,進而考慮其入黨轉正問題。高職院校與企業加強合作,一方面高職院校能為企業輸送優秀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企業能夠為高職院校在技術人才培養方面提供參考方向,最終從整體上加強學生流動黨員的政治素質培養工作。
四、結束語
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管理是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培養期間主要解決的問題。由于高職院校在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黨員趨向難以把握、黨費收繳難、黨員作用很難全面發揮等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宣傳,解決流動黨員發展方面與學生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在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聯系的同時,促進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楊建平.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初探[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6,26(01):133-135.
[2]程立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培訓,2015(18):67.
[3]雍文,李曉紅.實習期學生黨員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研究[J].輕工科技,2013(07):160-161.
[4]鄒國慶.做好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議[J].文教資料,2011(27):238-239.
[5]柏文涌.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1(02):44-46.
[6]趙敏.運用管理學原理構建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機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5):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