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婭冬+孟悌清
【摘要】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環節,落實“全方位”、“全程”育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當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本文以問題為導向,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模式 問題導向 研究探索
【基金項目】2016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2016GJJG165);2017年河北北方學院教改項目(GJ201729)。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083-01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就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教學重點,緊抓關鍵內容,使當代大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課中獲取終身受益的知識,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現狀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基本內容,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根據我國黨中央教育部、宣傳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響應黨中央號召,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國高校不斷對政治思想理論課程實施改革與創新,不少專家、學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搜索,僅2005-2016年所發表的學術報告的數量在10700篇以上,其中含專門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論文90余篇。為保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時間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學術研究分別以教育背景、教育主體客體、教學場域、實踐手段、教育形式等方面為突破口,結合地方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模式,例如重慶理工大學由張曉洪、熊曉燕所提出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報告中所提出實踐教學模式為“分層次、全程化、自主式”;重慶大學由黃景秋所提出的時間教學模式是將“課堂”、“校內”、“校外”、“網絡”四者結合在一起,形成“四維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由胡金富所提出的實踐教學模式是以“大思政”理念為教學基礎,將“課堂”、“校內”、“校外”三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三維一體”實踐教學模式。除此之外,部分地方高校統一提出不少具有可行性的實踐教學模式,例如北方工業大學張加才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特提出“綜合性模塊實踐教學模式”,在原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與改革,使教學活動能夠得到新的發展,彰顯地方教學特色。
由此可見,突出“問題導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中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大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其一,“關注學生問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將“以人為本”理念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師摒棄傳統教學思想,在原有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與創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成為思想政治學習的主人,教師發揮引導作用,關注學生思想政治認識,落實因材施教。其二,“重視現實問題,迎合時代發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需要尊重現實發展,增強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展現教學活動的開放性與創新性,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實現生活化教學。其三,“運用多種方法,問題教學深入人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課程改革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能夠學有所成,需要從多個角度對教學模式進行分析與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創新性,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然而,從現階段實踐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尚且存在一些潛在性問題,例如教學組織方面不夠規范、計劃安排方面不夠嚴謹、時間安排方面不夠連續等,需要高校相關教育人員繼續研究,結合實際教學工作,不斷改革創新,使教學模式更具備可行性與實踐性。
二、基于問題導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構建教學問題體系
基于問題導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首先需要構建教學問題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通過教材形式或者是知識體系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使思想政治教材體系能夠朝著教學體系方向轉化。高校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轉變成教學體系,其實是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結構轉變為教育結構,教師制定出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方案,將教育結構展現出來。因此,構建思想政治教學問題體系首先應從問題導向的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例如教師的問題意識角度、學生的問題意識角度、現實問題的意識角度、教材的問題意識角度,對教師的教學思想、學生的學習思想,教學手段、教學設施進行優化與整合,轉變傳統教學結構及教學層次,將多種教學要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實現優勢互補,使教學體系更加具備完整性、統一性與整體性。
(二)正確解答現實問題
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內容問題化,是當代高校思想及政治教育的主要發展放線,正確解答現實問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是高校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將現實問題有機的融入其中,例如國民經濟、社會建設、民生輿論等問題,使大學生能夠端正個人思想態度,認識到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關注時事政治及民生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教師對中帶現實問題進行正確、積極的解答能夠避免教學內容空洞、教學過程僵化,是教學內容跟家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基于問題導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模式創新,首先應以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學要求與主要教學內容為基礎,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學難點、重點以及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問題體系;教師應正視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對不同的教學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將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的問題逐一羅列出來,并將其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連接,使教學問題具有真實性;遵循一定的邏輯思維,劃分教學問題的層次關系與邏輯關系,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具有效性、合理性與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張冬冬.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4.
[2]丁國浩.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D].上海大學,2013.
[3]孫國徽,李冬華,陳秋霞.“問題導向、學生主體”的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4,8(01):67-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