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壽
【摘要】隨著新時期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正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教學發展,同時在教學課程方面也不斷推廣新型的教學模式。而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大力開展實驗教學設計與研究不僅順應了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要,在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實踐發展中也產生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在此背景下主要結合數學實驗教學設計與實踐的重要意義與基本原則,重點分析如何有效地促進高中數學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實踐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設計 實踐研究 教學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51-02
一、數學實驗教學設計與實踐的重要意義
1.1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解與認知
數學實驗課程的設置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使其在腦海中建立起一個科學的數學模型,并加深學生對實驗過程的體驗與理解,進一步將數學知識內容與實驗流程相結合。
1.2有助于促進學生思考與非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實驗流程一般包括實驗主題、目的、計劃、步驟等 各方面,這不僅對教師的組織與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想象、推理、動手操作、團隊協作能力。
二、數學實驗教學與設計的基本原則
2.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高中數學實驗課程的開展始終都是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師應當根據所學的課程內容設計出相應的科學實驗,并就實驗的展開形式、內容及實驗目的進行一定的明確。
2.2“引導認知”的理論原則
人類的大腦思考與發展都是經過不斷的進化而來,在對過去知識不斷重溫的基礎上開拓出新的知識與思想。因此,教師應該在實驗前就引導學生對實驗目的與方法進行思考,并積極帶領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實驗中,使其體驗到獨特的發現問題、挖掘成因及得出結論的認知過程。
二、如何促進高中數學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2.1高中數學實驗課程的內容選取
(1)真實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所選的數學實驗應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并能清楚地展示出實驗課程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尤其是在某些動態化分析的函數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教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形結合思想,并在所設置的實驗操作中配以必要的操作器具。
(2)具體性
在數學課程內容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詞語“無限極、漸進、逼近、貼近”等,這些詞常常會在函數中出現,但是始終都是一種較為抽象的概念。而數學實驗的開展則可以很好的將這些較為枯燥、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生動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學習。
2.2高中數學實驗課程的教學環節
在高中數學實驗課程的整體過程中,共分為三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分別為:實驗環境的創設、實驗活動的設置及歸納猜想,具體圖例如下所示:
2.2.1實驗環境的創設
在進行數學實驗之前,教師需積極地在學生中營造出良好的實驗環境,通常的做法是會通過“拋磚引玉”的方式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最終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開展數學實驗的方式探究出問題的答案。
2.2.2實驗活動的設置
筆者認為科學的實驗活動不僅包括本節課所學內容,還應更好的貫通整個數學教學體系,能夠做到知識上的“融會貫通”,同時教師在設置實驗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特性,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實驗時,要注意小組成員的合理分配。
2.2.3歸納猜想
在數學實驗開展到三分之二進程之后,學生應積極地根據所發現的實驗現象或者問題,進行一定的歸納猜想,其是數學實驗整體環節中最關鍵的一環,學生應在該環節中自主去根據實驗現象及規律總結出有關數學學科的知識與理論。在該環節中,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所發現的實驗規律進行再次創新與挖掘的過程。
結語:
數學實驗教學設計與實踐在高中數學整體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培養了學生重要的學習與實踐能力,在推動高中數學學科的專業化、科學化和全面化的不斷發展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數學實驗的開展應當以“科學”與“創新”為主,著重培養學生的再創造與再開發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左雙奇.教學實驗——一種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方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7(3)
[2]鐘志賢.面對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