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鳴鳳
摘要:反思是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后對自己學習情況的一種監控,也是學生思維發展的一種比較高級的形式。學生反思能力的形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還可以促進小學生認知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結合實際,關注學生反思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能力。文章結合教學實際,通過數學活動、對比形式以及錯誤實例研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滲透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反思能力;滲透方法
引言
教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只有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改進才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促進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學開展的現階段,關注學生能力的提升,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反思能力,提升學生的能力。筆者認為,教學中要積極創造并尋找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方法,在不斷滲透反思能力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 結合數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
(一) 理論闡釋
反思能力的養成并非朝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教學中借助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小學階段是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況,還需要切合實際分析研究,找出教學中的不同問題,推進教學的高效展開。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整體情況為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并收集學生的作品以及學生的檔案,在不斷引導的過程中督促學生進行自我評估,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在不斷實踐和發展的過程中,切實做好教學的引導工作,督促學生形成反思能力,促進教學的有效發展。
(二) 實例分析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并讓學生自我評估,形成記錄,并評比出優秀的作品,為后期的教學引導做基礎。實踐中,學生學習檔案的建成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梢宰寣W生采用時間順序,將自己這一學期經歷和學習進步的過程做成檔案,并在最后寫上對自己的評價。制作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的經歷反思,并分析出自己的優缺點。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設置評比的模式,選擇幾個優秀的檔案在班級中做展覽用。通過檔案的建立和引導,為學生的學習夯實基礎。學生建立檔案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全面分析和探討,認識錯誤,并在教師引導之下糾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 借助對比形式,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
(一) 理論闡述
小學生所處環境和幼兒時期接受的教育不同,因此在解題過程中的思維模式也存在不同。為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教學中無論學生提出怎樣的策略,我都不及時評價,而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學的解法反思自己,并找出二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出不同方法的優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在對比中,學生開闊了視野、提升了反思能力、也明白自己在解題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繼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二) 實例分析
在講解“8加幾”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情境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加深對學習中問題的印象,了解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梢酝ㄟ^在盒子里放置8個蘋果,其他擺在桌子上,讓學生探討一個有多少個蘋果。班級中的不少學生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1)一個一個的數,1,2,3……14一個一個數出14個蘋果。(2)盒子里有8個,可以從8 開始接著往下數9,10……14。(3)從外面的9個開始數,9,10……14。(4)借助湊十法,先將盒子和外面的湊成10,再加上剩余4個,一共14個。(5)同樣借助湊十法,先將盒子和外面的湊成十個,再加上盒子里面的4個。(6)有的學生借助10+4=14的方式,推出9+5=14,8+6=14。
在學生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在提出自己的策略之后,對其他同學的策略也產生了非常積極的想法。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方式和不同算法的優勢,并反思自己算法中存在的不足,切實做好教學引導工作,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在不斷反思和研究后,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容易理解并喜歡的算法,為日后學習夯實基礎。
三、 借助錯誤實例,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
(一) 理論闡釋
知識的獲得離不開學生不斷的探索和不斷的糾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師不知道如何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也會出現不同的錯誤,影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也許教師看似簡單的題目對小學生而言就顯得非常的困難。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錯誤資源,并結合錯誤資源的內容全面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出現的問題,發現學生出錯的原因,并借助錯誤實例引導,滲透反思能力教學。
(二) 實例分析
教學中有一道判斷題:半圓的周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班級中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這一命題是正確的,其實不然。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借助小組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在引導中,先問一下學生半圓的周長應該由哪些部分組成。在小組探討之后,學生發現原來半圓的周長還要加上一條直徑,并不是圓的周長的一半。之后,我讓學生自主探究出現問題的原因,并讓學生在反思中找出容易出錯的地方,為后期教學夯實基礎。在不斷學習和引導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反思和實踐的情況,做出指導性的評價,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反思能力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重點性問題。因此,在教學展開的現階段,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之下,幫助學生發現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探討分析,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滲透反思能力并不局限于這幾個部分,教師還需要借助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其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滲透反思能力教學,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春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5,22(4):16-16.
[2] 陳建民.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途徑[J].都市家教月刊,2016(12).
[3] 申光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