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
【摘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健康生活”包含“健全人格”,而健全人格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在一生中不斷完善。本文結合初中英語階梯式閱讀材料Fathers Love的教學實踐,闡述了閱讀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必要性。從激發興趣,直面于“人”、依托閱讀,著力于“導”和結合體悟,作用于“心”三個方面,探討了閱讀教學中情境教學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影響。
【關鍵詞】創設情境 體悟情懷 健全人格
語言學家帕爾默提出:“情境教學通常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情境創設的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創收和情感的培養。”Fathers Love這篇閱讀材料向讀者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場景。執教者在閱讀教學中巧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悟情懷,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一、激發興趣,直面于“人”
1.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情境導入是教師導入課文時所創設的一個情景,它對學生開始學習時集中注意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善于引入文本話題,激發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這堂課的課前,教師通過展示學生熟悉的歌曲和卡通畫,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情緒高漲。
2.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教師在教學上要創設“學生參與”的課堂教學環境,努力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保持興趣。這堂課的導入部分,教師向學生介紹父母對自己的照顧,以及對父母的感激,并鼓勵學生談論自己得到的父愛母愛。自由的對話,積極的參與狀態,課堂氣氛活躍。
3.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真正有效的教學,應面向不同學生解決問題時的不同思維狀態,以促成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這堂課的詞匯導入,教師呈現兩張照片,創設父與子融洽相處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學生主動思維,用已有的詞匯和肢體動作描述圖片中的場景。
二、依托閱讀,著力于“導”
1.利用文本,挖掘思考點。Skimming中,教師根據文本,挖掘出思考點,設計出有效的任務,訓練學生靈活運用略讀閱讀策略捕捉文本的主要信息和事實。在此環節中,學生快速略讀文章,找出文章的主人公和兩個不同的場景。
2.利用比較法授之于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生一旦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便受用終生。Scanning中,教師提供本文中9個要點內容,如:relationship,times等。學生通過再讀文章,進行場景內容的比較,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為細讀奠定基礎。在細讀的第一步,學生獲取這些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的細節信息,并通過上下文和圖片猜測一些生詞的詞義。
3.利用情境導之于思。Careful reading中教師采用追問式提問,引導學生浸入文本,在情境中思考。閱讀教學中,使用追問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堂課的Careful reading的第二步,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細讀兩個場景。通過詢問、評價和追問,讓學生設身處地將自己放入情境中,學生對故事人物的不同反應和情緒態度的理解漸漸生成。伴隨著輕音樂,學生深情地朗讀,感受濃濃的父愛。對語篇表層意義的理解轉換到對語篇深層意義的理解。
三、結合體悟,作用于“心”
1.閱讀教學的情境設計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人的思維存在著嚴格的連續性,對于初中生來說,強烈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循著原先的情景思考下去,這是創設課文結局延伸情境的根據。這堂課的Further thinking中,教師提出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兩個問題的設計既是對文章內容的延伸,又是對文章的綜合概括。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充滿愉快與成功,進一步增強了運用外語的信心。
2.閱讀教學要建構知情交融的心理環境。教師在教學中應將教材中所體現的積極向上的情感因素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體驗并升華情感,促使知情交融的和諧統一發展。這堂課的Post-reading的第一步,學生有意識地使用豐富的語言進行讀書報告。學生在分析故事中父子之愛時,已經在對自己在這些關系中的位置和做法進行反思。學生的主動反思將引起他們人生觀的完善和行為的優化。
3.閱讀教學要用“愛”溫暖學生的心,最終獲得體悟。閱讀教學既要基于文本,也要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深層分析理解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這是英語核心素養中提出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寓情感教育于英語教學是師生相互交流、碰撞,融為一體,是不斷生成的動態發展過程。這堂課的Further thinking和Post-reading中,教師引導學生表達思想、表達感情。
四、結束語
英語教學是一項互動性和體驗性較強的教學活動,要做好英語閱讀的教學,教師應該在閱讀的過程中用情感的傳達和引導,使學生通過輕松愉快的導入,情緒狀態、參與狀態和思維狀態得到調動。通過不同的閱讀策略,授之于漁,利用情境導之于思,深入理解文本。在情境設計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建構知情交融的心理環境,用“愛”溫暖學生的心,使學生最終獲得體悟,健全學生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張燕歌.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知情交融策略[J].英語廣場,2015(4).